- +1
中國新富2/3資產用來買房,安全感來自“政府一定會救市”
正在崛起的中國中產階級對于投資有何偏好,傾向于如何配置自己的資產?
5月24日,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信理財公司發(fā)布了《中國新富理財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年均稅后收入在人民幣12.5萬至100萬之間的新富階層對現(xiàn)金和房產等有形資產有特別強烈的偏好,尤其是房地產,新富階層所持有的房地產要兩倍于他們所持有的非房地產資產。
對于如此重房地產的資產配置組合,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提醒:風險很大。“現(xiàn)在好像除了國內的投資者,地球人都知道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很大。”朱寧說。
1/3的投資者為保障退休后的生活
白皮書預計,2020年,中國新富群體的人數(shù)將達到2億8千萬,并貢獻35%的中國消費總額。
目前,中國新富階層投資者并不是一個同質化的群體,他們擁有豐富多樣的投資動機。42%受訪者將提高生活水平作為投資目的。此外,33%的受訪者希望保障他們的退休生活,還有12%的受訪者希望藉此資助子女及其后代的教育。
朱寧說,“攀升的醫(yī)療和教育成本給這個群體帶來壓力,而投資恰恰可以給這些方面提供支持” 。白皮書顯示,以退休為例,中國大陸的中產階級投資者希望積累超過179萬美金(折合1110萬人民幣)以保障舒適的退休生活,然而中國現(xiàn)有養(yǎng)老金制度所能提供的保障遠遠低于這個預期。
這種現(xiàn)實使得中國大陸的投資者產生了為退休生活積攢財富的愿望,然而,他們的投資選擇卻非常有限。研究表明,現(xiàn)金和房地產等有形資產很受歡迎。在房地產資產之外,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占新富階層投資者的可投資資產比例高達45%,同時,他們所持有的房地產資產要兩倍于他們所持有的非房地產資產。
風險意識不高“認為政府一定會救市”
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中國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空前火爆,這將會對未來中國新富階層的資產配置造成何種影響?
朱寧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eper.cn)記者采訪時表示,在2013年時,許多投資者已經表現(xiàn)出對中國房地產市場風險的擔憂,一部分人開始拋售其所持有的房地產資產。但在去年下半年,恐慌性購買和剛性需求集中爆發(fā)等多種因素卻再度炒熱了中國房地產市場。
“我個人認為,許多城市已經存在很大的房地產資產價格高估現(xiàn)象。”朱寧說,“現(xiàn)在好像除了國內的投資者,地球人都知道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很大。”
朱寧認為,中國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普遍不高,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只要無論是股市還是房地產,只要投資出現(xiàn)虧損,政府一定會救市。而這種盲目的安全感對于投資是非常不利的。
“從此前權威人士的講話中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呈現(xiàn)L型的長期走勢是肯定的。中國不會再過度看重GDP的增速,所以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各方面的轉型都可能來臨。”朱寧說,許多人依然想當然地認為,在中國政府不會坐視房價下跌,但未來繼續(xù)持有這種觀點對于投資來說可能會有很大風險。
“現(xiàn)在,高房價已經開始擠壓創(chuàng)業(yè)和實體經濟,這對中國經濟是不利的。”朱寧表示,未來房地產市場應當有所調整,“但需要注意調整的手段和力度。”
嘉信理財公司國際服務及特殊業(yè)務拓展部執(zhí)行副總裁麗薩?亨特提醒,中國新富階層投資則的投資組合不夠多元,這也意味著風險很大。“就房地產投資而言,如果它的比例是其他資產的兩倍,那么絕對算不上是一種分散性的組合。”麗薩解釋。
此外,白皮書還顯示,只有8%的中國新富投資者擁有海外資產,這也顯示出中國新富階層投資渠道的狹窄。
“受國內行業(yè)與政策環(huán)境的影響,中國投資者總體上尚未能實現(xiàn)多元化的資產配資”,朱寧說,“比如,中國還沒有建立成熟的債券市場,這就限制了投資者的選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