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北吳橋紅頭文件規定“周六上班”是人治思維的體現
河北滄州所轄的吳橋縣最近下發通知,要求各鄉鎮黨委、政府,縣直各部門周六不再放假,正常安排調度各項工作。(5月20日澎湃新聞網)
梳理媒體報道不難發現,類似的事情去年在陜西延安也發生過,而且要求周末上班的理由也大同小異:工作任務繁重。1995年3月25日國務院第174號令決定,從1995年5月1日起,實行5天工作制。在此語境下,時隔20余年,一些地方重又規定周末必須上班,在言之鑿鑿的背后,不光是剝奪他人依法休息權利的問題,更是人治思維的體現。
就拿吳橋縣來說,媒體報道,這份名為《關于將周六納入工作日安排的通知》,是“根據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研究的意見”出臺的,時隔一天取消這個規定,也是“意識到了該事的嚴重性了,縣委書記劉振華要求取消該通知”。事情自始至終都是個別領導人的意見。既然前后都是主要領導,多少代表縣委集體的意見,而《地方黨委工作條例》中明確規定:黨的地方委員會工作職責是“在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和同級黨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領導本地區的工作”,“應當通過召開全會的方式討論和決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重大改革事項、重大民生保障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凡屬應當由全會或者常委會會議討論和決定的事項,必須由集體研究決定,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無權擅自決定”。如此事關是否依法行政和妨礙他人依法休息的事項,不可謂不重大,顯然應當開會討論決定。不經過集體討論決定,僅僅體現少數領導成員的想法,于黨紀國法并不相符。
更加令人疑慮的是,一般情況下地方政府都請有法律顧問,也內設有專門的法制辦公室。這些都是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保障的。在如此完備的情形之下,違法文件頻頻出現,要么是職能部門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尸位素餐,本身就是擺設;要么在領導面前,權大于法,法律做了讓步,根據“需要”可有可無。
其實,“人治”思維的危害顯而易見。一來與依法治國要求背道而馳。如一旦產生破窗效應,凡事“看人不看法”,法律就形同虛設,依法行政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二來容易助長權力失范,如果凡事不分青紅皂白、靠領導發話行事,勢必擠兌法制,帶來權力失范,甚至產生貪污腐敗。
因此,倡導依法行政勢在必行。作為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一定要樹立法治理念,任何決策都要依法依規進行,切不可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做出與法律規矩不相容的事情來。否則,即便是初衷再好,鞭笞和棒喝也在所難免,更或朝令夕改消減政府公信。吳橋的“短命”通知就是例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