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字貨幣全球實踐③歐洲進展略快于美國,但各成員國態度不一
【編者按】
數字貨幣作為時代創新的產物,初露崢嶸。數字貨幣為何而生?在數字貨幣領域搶先試水的國家如今境遇如何?未來的貨幣競爭會呈現怎樣的格局?
對全球央行而言,數字貨幣也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創新試驗,前景可期,卻依舊充滿著不確定性。澎湃新聞特此推出“數字貨幣全球實踐”年終報道,向讀者呈現數字貨幣在全球各地實踐的最新面貌。
從全球的視角看,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擴張迅速,以及2019年夏天臉書的Libra計劃橫空出世,都是央行們開始啟動,或是加快數字貨幣研發的重要原因。
新冠疫情暴發后,非接觸支付成為全球絕大多數地區的趨勢,部分歐元區國家也改變了看法,對央行數字貨幣的態度都轉向了行動,但不同央行的態度和決心仍然存在微妙的差異。美國和歐元區的現金使用占比總體仍然較高。
歐洲進展略快于美國
今年7月14日, 在第一階段公共咨詢后,歐洲央行決定批準數字歐元項目,并啟動為期24個月的調查階段。該項目旨在提供可以替代加密的更加穩定的貨幣。歐央行執行委員會委員帕內塔表示,兩年后歐央行將啟動開發數字歐元,這將耗時約3年,數字歐元將在2025年或2026年面世。
根據歐洲央行當天發布的新聞公告,在該階段,歐洲央行與成員國央行組成的歐元系統將對數字歐元進行設計開發,評估優先應用場景和潛在市場影響,與歐洲議會等機構研究相關法律框架,保護使用者隱私并避免對歐元區居民、機構乃至整體經濟帶來風險。
歐洲央行強調,數字歐元將是對現金的補充,而非替代。數字歐元將像現金一樣安全,不會出現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
歐洲央行與歐元區內各國央行對電子歐元技術上的可行性做了各種試驗工作。實驗顯示,歐元現在用于支付的基礎設施與分布式賬簿技術(DLT)每年可以執行3000億筆零售交易。實驗也顯示,也有不同的可行辦法能夠保護隱私,例如將數據進行隔離和密碼學技術。最終實驗顯示,結算系統所需要的能源幾乎是微不足道的,而諸如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需要消耗的電力比希臘或葡萄牙一國都多。
歐洲央行指出,調查研究為期2年。數字歐元的設計需要確保金融穩定,從而需要確保其成為支付的手段,而非用于投資。中心化的賬本更簡單,操作起來也更有效,而分布式賬本則更適用于點對點的交易,還可實現離線交易。也就是說,當前階段預計將持續到2023年。屆時,歐洲央行將會對是否正式推出數字歐元給予明確答案。下一階段就將開始開發數字歐元,而開發可能需要3年的時間。
央行數字貨幣是不是一場國際競爭?
歐洲國家較美國更積極,部分緣于美歐之間還有數字稅爭端。尤其是法、德兩國財長認為,讓臉書搶占全球支付市場,可能會給美國科技巨頭更大的先行者優勢。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2018年4月歐洲議會演講中都提到“數字化歐洲”的建設是實現“歐洲主權”的關鍵領域之一。2018年5月,歐盟推出《一般數據保護條例》,成為歐洲規則制定的新標桿。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其施政綱領中明確提出建立適應數字時代的歐洲,并強調歐洲聯合為新一代技術制定標準,并成為全球規則。
歐元是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截至2021年二季度,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為20.54%,而第三季度為20.5%,而美元的占比卻下降至59%,為25年來的最低水平。而在國際支付市場,特別是得益于歐元區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歐元占據的市場份額幾乎與美元“并駕齊驅”,有時甚至可以反超美元。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統計的10月份數據顯示,美元的國際支付比例由9月份的39.45%下滑至10月份的39.16%,歐元的國際支付市場占比為38.07%,比9月份的37.9%提升了0.17個百分點。
IMF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各國央行在國際交易中使用的其他貨幣對美元形成競爭,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正在下降。如果央行儲備的貨幣構成變化足夠大,那么外匯和債券市場將受到影響。
從更長期視角來看,自歐元1999年誕生以來,美元資產在央行儲備中所占比例從71%下降到59%,降幅為12個百分點。同時,歐元所占比例在20%上下波動,而其他貨幣(包括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和人民幣)所占比例在去年第四季度升至9%。IMF表示,從更長期看,美元幣值基本沒有變化、而美元在全球儲備中所占比例已下降這一事實表明,各國央行確實在逐步減持美元。
1998年6月,歐洲央行開始運行,歐洲央行和當時的16個成員國中央銀行共同組成了歐洲央行體系。1999年1月1日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得以建立,11個國家加入了這一體系。
“歐元之父”蒙代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曾透露,意大利、法國、德國和英國都想尋回失去的力量,他們也都意識到他們是無法獨自實現這個愿望的,但是他們聯合起來可以成為更大的政體和經濟體。歐洲貨幣的統一正是推動這種趨勢的工具和力量。
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教授桑德納(Philipp Sandner)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指出,除了前述原因以外,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進展的加快也加速了歐美國家態度的轉變。因為歐洲央行在這方面發展非常緩慢,預計歐洲央行要到2026-2028年才會開發出數字歐元,或許要落后中國4-6年。中國在開發數字貨幣基礎設施的前沿,中國會成為第一個發行數字貨幣的大國。
至于歐美為何會落后,桑德納認為,歐美與中國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中國只要認為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會放到戰略規劃當中,做事情都有規劃。這也是中國能夠領先于歐洲和美國的地方。歐洲和美國對科技的重視不是策略上的,而是視市場而定,看市場的需求如何。因此,歐美也落后了。歐洲高速增長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歐洲人也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所以在當前的階段,能夠接受較低的增長。但是發展中國家仍需要有更高的增長才能創建社會所需要的基礎設施。
各國對電子支付態度不一
不過,在數字歐元項目上,歐元與其他貨幣的主要區別在于,它被多個成員國同時使用,各國的經濟形勢也各不相同。例如,此前,德國、奧地利央行行長堅持現金應為零售支付的主要手段,公開研發央行數字貨幣恐怕會成為不鼓勵歐洲公民使用現金的信號。而一些歐洲小國卻明顯走在了前沿。
2020年7月立陶宛成為歐元區首個發行數字貨幣的國家。立陶宛將其數字貨幣命名為LBCoin,并基于區塊鏈技術生產,也是該國試點具有國家支持背景的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項目的一部分。立陶宛央行副行長Marius Jurgilas表示,LBCoin與所謂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非常相似,在中央銀行開始改變其對數字貨幣的思維前,LBCoin可能是測試央行數字貨幣的不同形式的試驗場。
2020年2月,瑞典央行也宣布啟動一項為期一年的電子克朗(e-Krona)試點,該項目將使用分布式賬本技術。不過瑞典央行副行長史金斯利(Cecilia Skingsley)今年9月表示,在5年內出現央行數字貨幣電子克朗的可能性很低。
此外,2020年10月愛沙尼亞央行也宣布已啟動了一個研究項目,研究如何建立數字貨幣的基礎設施,該基礎設施將與愛沙尼亞電子政務系統中使用的KSI區塊鏈技術兼容。
匯豐銀行全球經濟學家波默羅伊(James Pomeroy)向澎湃新聞表示,歐洲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可能會影響數字歐元開發的速度。例如,德國和意大利是大量使用現金的經濟體,因此它們不具有足夠的發行數字貨幣的動力。數字貨幣的好處可能是巨大的,但可能會有更多的公眾反對——即便有數字貨幣作為替代選項,人們仍選擇使用現金。同樣,如愛沙尼亞和芬蘭等歐元區經濟體在數字化程度非常高。因此,歐洲在數字支付方面的進展可能會受到阻礙。
桑德納肯定地表示,確實大多數德國人普遍都喜歡用現金。這或許是德國、乃至歐洲相比于中國更極端的地方,在德國50多歲的人是非常傳統的——他們在學習新的技術上有困難。不過,20-30歲這個年齡階段是主要使用移動支付的群體,他們會用Apple Pay和Google Pay。所以不同的年齡階段還有一些不同。總體上,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還是在增長的,只不過要花更長的時間。要隨著年輕人的年齡增長,社會對新技術的態度才會轉變。而瑞典或是瑞士或許會成為歐洲第一個無現金社會。
對隱私的保護或是數字歐元的最重要特征
去年10月,歐洲央行發布首份數字歐元報告,詳細闡釋了數字歐元的定義和技術方案。在此前進行的民意調查中,數字歐元的隱私保護、安全性以及適用范圍成為歐洲民眾關心的問題。歐洲央行數字歐元工作組負責人法比奧·帕內塔表示,數字歐元在應用中必須保護個人隱私,歐洲央行也將在數字貨幣設計過程中謹慎考慮金融穩定性、兼容性等方面的問題。
帕內塔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介紹了可行的保護用戶隱私的辦法:第一,可以對用戶數據進行隔離處理。例如,可以先向開戶行發一個支付交易請求,該行收到請求后向支付執行模塊發出一個代碼,執行模塊再將轉賬金額從一個代碼劃轉到另一個代碼。對于交易執行者來說,它并不知道這筆交易中付款人和收款人的真實身份,在這筆交易完成時,支付鏈條上沒有一方可以獲取所有的交易信息。第二,可以實現小額線下支付,在此情況下,除了收款方和付款方的電子錢包,再沒有第三方會記錄交易數據。有望在離線狀態下完成70歐元或100歐元以下的小額支付,對于這類小額交易,可以不做身份驗證。
桑德納也表示,他可以設想,對隱私保護的側重會是數字歐元與其他數字貨幣系統最不一樣的地方。歐洲央行對待隱私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對于隱私的態度也植根在歐洲人的心中,尤其是老一輩的群體。他們非常根深蒂固的觀念是,除非用紙幣支付,都是不安全的。另一方面,數字貨幣已經在發展了,歐洲央行也必須趕上這一趨勢,關注金融科技的發展,這在技術上的可能的。與此同時,歐洲是個高度監管的社會,這些監管使得科技創新很難得以付諸實踐。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采用新科技會更容易些。歐洲都還沒有啟動,但越來越多的央行會逐漸啟動,它們會領先歐洲5-10年。
桑德納分析稱,鑒于中國2014年就開始研究央行數字貨幣,歐洲央行確實需要加快速度,否則會動作太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