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創實景沉浸式戲劇在周公館上演,結局取決于觀眾的參與配合
9月28日晚,《思南路上的槍聲——向著光明前行》在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周公館)正式上演。這是中共一大紀念館推出的原創實景沉浸式戲劇。

彩排劇照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鄒娟 攝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獲悉,該劇充分利用周公館所轄兩棟建筑的展陳和辦公空間,以扎實可考的歷史事件為背景,以真實歷史人物為角色設定,以懸疑推理為主基調,深度融合戲劇表演、劇本殺和沉浸式互動體驗等多種藝術手段進行演出,探索紅色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

9月28日晚,這個陽臺有戲
周公館建于1920年代,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思南路73號,這里是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國共談判期間中國共產黨代表處在上海的辦事處。由于成立辦事處時遭到了國民黨的阻撓,故以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的名義對外宣傳,稱為“周恩來將軍寓所”,簡稱“周公館”。1981年,周公館恢復原狀并辟為紀念館。

彩排劇照
此次演出策劃人、中共一大紀念館宣教部開放主管馬瑋佳介紹,《思南路上的槍聲——向著光明前行》呈現了一場1946年以國共談判為背景、發生在周公館的記者招待會。為團結各界人士和對中國革命的支持,揭露國民黨“假和談、真內戰”,周恩來準備發表重要演講。記者招待會邀請了民主黨派、婦女界、工商界、文藝界人士及媒體記者共計50位嘉賓。受邀嘉賓中同時混入了國民黨特務、日本間諜、美國特工等敵對勢力,也有共產黨代表團的便衣警衛,他們帶著各自的任務來到周公館。
此次演出,除了周恩來的扮演者是專業演員馬小凱,其余均為一大紀念館工作人員。馬小凱坦言,與他熟悉的舞臺劇演出不一樣,沉浸式演出都是近景,手勢、體態都要更準確。尤其是語言,馬小凱反復聽錄音,觀摩知名演員的演繹,“周總理跟我發音的位置不太一樣,簡單說,我要加一點點尾音進去。”他說。

總導演姜濤展示自己淘來的歷史資料
總導演姜濤做紅色場館沉浸式實景戲劇已有3年。其稱,劇本完全原創,通過翻閱大量歷史背景,并在此基礎上加入戲劇環節。每場演繹體驗共有50至60名玩家,被分為5組,分別參與到不同的支線劇情中,完成棋局解密、密室逃脫等任務后回歸主線。其中還有隱藏任務需要發現、破解。
總導演姜濤認為,此次演出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觀眾是劇本的一部分。每位工作人員手里都捏著2至3個推進方案,與5組玩家的進度進行排列組合,因此會出現很多種可能性。周恩來的演講會順利進行嗎?最終的結局取決于觀眾的參與和配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