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2萬輛駕培教練車年內全部要裝計時設備,未裝不得教學
2016年底前,上海所有教練車必須全部安裝好計時培訓車載設備,并接入政府部門的監管平臺。2017年1月1日起,教練車未安裝車載設備并接入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臺的,不得從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教學活動。若在一個月的限期內未完成整改的,相關駕校將面臨停業整頓的處罰。
5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部分駕校獲悉,近日,上海市城市交通運輸管理處、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聯合下發《關于本市全面施行計時培訓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上述規定?!锻ㄖ愤€明確,自2017年1月1日起,上海將全面應用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臺開展行業服務、行業監管工作,并接入國家交通運輸部駕駛培訓數據交換與服務平臺。
“這也意味著,從明年開始,上海駕駛員培訓行業將全面開始實施計時付費、先學后付的培訓模式,整個駕培行業也將全部納入政府監管之中?!睒I內人士表示,但是,由于上海80%的教練車均為私人承包車輛,因此,在新規的具體執行過程中,預計有部分教練車不肯安裝車載設備,或者安裝了車載設備后,并不采取計時收費、先學后付的培訓模式?!澳壳?,這項新規的具體操作細則,相關方面還在研討之中,或許會有多種形式的計時培訓模式并存。”
明年起不裝車載設備不得教學
《通知》明確,第一階段(2016年5月31日前)為培訓機構自行承諾期,第二階段(2016年6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為培訓機構履行承諾期和自行達標期。第三階段(2017年1月1日起)為駕培行業計時培訓全面運營期。
2016年5月31日前,培訓機構未按要求報送開展計時培訓經營服務承諾書的,市運輸管理處在行業內進行通報,并向社會公眾提示學駕風險。同時,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和市運輸管理處將該培訓機構列為行業執法監管重點。
2017年1月1日起,培訓機構未全面履行守法經營義務的,教練車未安裝車載設備并接入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臺的,不得從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教學活動。培訓機構未按要求落實國家和本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資格條件》(含安裝車載設備并接入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臺教練車未滿20輛的),不得從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經營活動,市運輸管理處將責令限期整改(期限一個月),整改期間,暫停培訓機構經營活動。逾期整改不合格的,市交通執法總隊將依法吊銷培訓機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同時,將查處情況及時通報公安、工商、稅務等相關管理部門,并向社會公眾公告。
具體培訓模式仍在研究
何為計時培訓車載設備?“這是安裝在教練車內的一整套設備,具體包括計時、視頻、音頻等設備,不僅可以記錄學員的學時完成情況、里程、項目等,還能通過視頻、音頻進行監控、管理,無論是駕校內部還是政府管理部門,都可以在系統后臺進行監管?!鄙虾R患掖笮婉{校的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上海10家試點計時培訓的駕校,都已安裝了這種設備,而在傳統駕校中,也已有個別駕校安裝了這種車載設備,但主要用于駕校內部管理。
早在2014年7月,擁有500多輛教練車的上海通略駕校就已在所有教練車上安裝了計時培訓車載設備,“我們之所以提前安裝車載設備,一方面是為了加強駕校內部管理和保證學員學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隨時做好實施計時收費、先學后付的準備?!蓖择{校負責人表示。
“為了完成交通部制定的目標,上海相關部門這次是下決定帶有強制性地在整個行業進行全面推廣。”上海駕培行業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根據現在的計劃,運管部門首先要求所有教練車安裝車載設備,在今年年內做好全面實施計時收費、先學后付的準備,但至于具體的操作細則,比如是否要采用現有的計時試點模式,還是采取傳統與計時相結合的模式,目前都仍在研究中。
上海計時培訓試點最早開始于2008年,榮安駕校試點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前期投入成本太高,一直沒有得到推廣。2013年,一種全新的“計時培訓”系統在翔茂駕校展開試點,駕校對所有學員的全過程信息化監管,主要著重于計時培訓和管理。與榮安模式相比,由于投入成本相對較低,具備推廣的可行性。隨后,試點范圍逐步擴大,榮安朱涇、安亭、成達、大眾、旗忠等駕校都紛紛啟動計時培訓試點,目前上海試點駕校已有10家。
新規能否順利實施關鍵看落實
盡管與傳統駕校培訓模式相比,這種分段計時的培訓模式能保證學時和學車質量,考試通過率更高,但卻“叫好不叫座”,受推廣成本較高、80%教練車為私人承包不愿改革、政策傾斜力度不大等因素影響,計時培訓模式在上海全市范圍的推廣難度較大。根據交通運輸部的要求,到2016年底,這種計時培訓模式的駕駛培訓機構覆蓋率要達到50%以上。(詳見澎湃新聞此前報道)
既然在上海駕培行業內推廣計時培訓的難度較高,政府部門是否僅憑這一紙《通知》就能完成推廣任務?
多名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新規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一些難題,能否順利實施,關鍵還要看包括具體操作細則、實際管理和處罰力度等多個方面的執行效果,是否落實到位,是否能真正推動整個駕培市場在轉變培訓方式的過程中優勝劣汰。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上海大約有2萬輛教練車,但實際使用的只有70%左右,另外30%只是為了獲取開班額度,但并不真正運營。雖然根據政府部門的要求,所有教練車今年都必須全部裝好車載設備,但預計能夠真正安裝車載設備的也就是在實際使用的教練車。此外,私人承包的車輛也不一定會全部安裝。
“除了安裝,更關鍵的問題是裝好以后,究竟是否會真正實施計時收費、先學后付?!绷硪晃粯I內人士表示,很有可能會有一部分教練車雖然安裝了車載設備,卻如同擺設一樣,并不去使用,而依然用傳統的培訓模式。
“特別是對于那些私人承包的車輛來說,計時收費、先學后付的培訓模式,會讓他們的成本大大提高?!痹撊耸空f,僅從學員學時來說,計時培訓的學時就能達到目前傳統模式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此外,安裝、使用車載設備的教練車還將納入政府監管平臺,教練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被監控?!按伺e必然會引發部分教練的不滿和反對?!?/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