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葦渡江”是傳說,但真有人練成獨門絕技:兩根毛竹過大江

這兩天在網上流傳的一組照片將杭州建德市51歲的方恕云抹上了傳奇色彩:只用兩根毛竹,他就能渡江而去。
最先看到這一幕并發上網的是驢友“老姚_nz58D”,他覺得自己遇到了武俠小說中的絕技“水上漂”。
但不少跟帖網友認為這是“有圖無真相”:“江面上風大,人不可能站在毛竹上”;“毛竹是圓的,施加外力就會轉動,根本沒法站,更不用說渡江”;“這不真成‘一葦渡江’(傳說禪宗達摩祖師在岸邊折了一根蘆葦,立在葦上渡過長江)了?可信度太低”……
記者在杭州建德市見到了傳說中的“水上漂”,他叫方恕云,建德市梅城人。
腳下的毛竹是“航船”,手里的毛竹劃水兼作平衡桿
5月15日,新安江梅城段江面上風很大。方恕云將一根毛竹推入水中——毛竹長約7米,有28個竹結,頭尾兩端相比其他毛竹要均勻。
他先試探性地將一只腳踩在毛竹中段,再將另一只腳踏上去——但大風影響了“登船”,一次、兩次,他要不停地適應風造成的不平衡。
第三次,還沒等人看清,他已站上毛竹。
他的腳并不是以內八字或外八字站立,而是腳心站在竹竿上,雙腳保持正常站立的同方向,身子稍往左轉。
他手中平衡用的竹竿也不是左右輪流劃,而是依據風力、水流、重心做不規則劃動。
在大家的觀望中,毛竹向對岸而去,速度比想象的快得多——大概能達到一分鐘三五十米。
岸邊的人遠遠望去,只能看到江心站著一個人,手里拿著一根細竹竿。
“趕緊回來,風太大,要下雨了……”不少人沖江心喊。老方似乎聽到了,連續幾次右側下竿,毛竹掉頭朝岸邊而來。
“幫個忙,踩住竿梢!”方恕云雙手握桿,雙腳用勁,毛竹平向移到岸邊。瞧準機會,他一腳跨上來,另一只腳在毛竹翻滾前也踏上岸來。
圍觀的人看得奇了,連說不可思議。
“沒什么,練多了也熟悉了?!狈剿≡普f,風太大,不太好劃,前后20分鐘,頂風劃了至少300米,盡管遇到幾次失衡,但沒出現更嚴重的情況。
“獨門絕技”緣起于一次回家經歷
方恕云身高1.7米,體重55公斤。他說,毛竹渡江是平時的消遣,偶爾也作為回家的交通工具。
2014年,他結束打工回家后開始學捕魚、釣魚,也更了解水性,“有一次回家晚了,沒車了,正好江邊有根從上游漂來的毛竹……”
那天,他毫無懸念地落了水,但也感覺到,只要控制好平衡,毛竹的浮力能載他過江。
之后,他就對“江上行走”產生了興趣,找來毛竹在江上練習,“落水多少次也數不清了?!?/p>
兩三個月后,腳下的毛竹漸漸聽話起來,他站在毛竹上的時間越來越長,能劃出1米、5米、15米……
“現在即使再晚,沒了渡船、沒趕上班車,我都可以回家?!狈剿≡普f,他在江兩岸都備有毛竹,隨時能用毛竹過江。
“前腳平踏,壓在毛竹前方,后腳腳趾頭勾住毛竹,保持整體平衡?!狈剿≡普f,平衡感不行的人沒法練。此外,衣服要緊身,以減小阻力;要會看水流、浪頭和風向。
毛竹也有講究,“要長在深土里的,胸徑粗;長度不能小于4米,這樣浮力大。”他會把看中的毛竹泡在水中超過48小時后洗凈,并標上琢磨出來的平衡點。
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杭州余杭區第二高級中學的物理老師張國忠說,只要毛竹夠粗,浮力能承受一個成年男子的重量,“以一根30節、中段直徑30厘米的毛竹為例,它能承載的重力超過70公斤,只要掌握平衡、不讓毛竹在水中旋轉滾動,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用毛竹渡江是有可能的。”
當然,方恕云是練了許久才練成的,一般人,特別是小朋友千萬不要模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