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聰明人雖然你學不會
聰明人雖然你學不會 原創 吳主任 吳主任

“希望大家以后抬頭看星星的時候,會想起有一個曾為你帶來小小歡樂的朋友。”
這是電影《梅艷芳》預告片里的一句話。我的思緒閃現無數過世的名人。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小小的歡樂,有時還是觀念層面的顛覆,盡管多數時候實際上是無意識的改變,潤物細無聲。
也不知道為什么,我還想起前陣子去世的趙英俊,想起他在去世前拍攝了一個告別視頻。沒有絲毫情感的印記,我當時看到的只是一個陌生人的遺言。
他說了很多實在的話,比如海賊王的結局已經等不到了。多么具體的不舍,真實得讓你一瞬間竟然也沒那么傷感了。自然也會覺得可惜,不針對他,而是任何一個人在年紀輕輕壯志未酬時的死去,都會讓人覺得遺憾。
這種時候“意義”又緊急填滿了大腦。是否存在一種時刻,一個人在臨時之前對這一生十分知足?在自身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人在死亡來臨之際,大腦里閃現的會是什么?是不是多數功成名就者臨死前的真心話都是,我真的還想再活500年?
單論成就,華人里能高過梅艷芳的女藝人不多。雖然無從得知,但會好奇,梅艷芳在得知自己時日不多的那段時間里,她在想什么。
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她忍著病痛依然出現在舞臺上,并不那么完美地完成了一場場完美的演出。臺下的觀眾一無所知,但那些瞬間的歡樂是真實的。病魔在梅艷芳堅持表演的時間里也無可奈何。
大概也有幾個當年沸騰在梅艷芳演出現場的觀眾已經不在人世了。還活著的人,過著庸常的生活,偶爾回憶過往,好像只是擔心記憶進一步模糊。
但當時的開心是真的。
小時候我經常聽到村里的長輩們八卦,誰誰誰每年在鬼節給去世的親人擺滿了過于豐盛的祭祀食品。也沒見活著的時候給伺候好了。
抬頭已經看不見星星了,看見了,也未必能聯想到哪個逝去的名人。最近看見星星的時候有幾個中年人看見了科比?但中年人會一遍又一遍地欣賞精彩視頻,載入史冊的進球和比賽。視頻文件讓科比成為永恒,讓梅艷芳成為永恒,讓無數曾經帶來歡樂和力量的人成為永恒。
正如喬峰和韋小寶讓金庸成了永恒。所有創作者下意識的野心,在身后留下足以打敗時間的作品。
偉大而純粹的理想主義。只是也讓人忍不住問,這一切跟作者本人又有什么關系呢?人們熱烈地談論梵高的作品,感嘆天才悲慘的一生,但這些與梵高有關的所有信息,已經和梵高無關了。
可怕的虛無,誘人墮落的力量。也難怪有一種說法,無神論者最沒底線。
想到這些,想到那些毫不猶豫出賣靈魂的人也想到這些,一切變化也就不奇怪了。
聰明人,不需要掙扎,只是一閃念,擁抱現世實實在在的金錢財富,說什么有差嗎?誰會被歷史記住,百年后都歸零。
哪怕是希特勒也絕不會覺得自己是壞人。聰明人的一閃念,是視角的躍遷,是喝完茅臺之后的微醺滿足,是對失去的恐懼,是熟練的算計。
這時總會冒出問題:聰明人這話語變來變去是真誠的嗎?我認為沒有答案。“真誠”兩個字極為含糊,不存在兩個人有完全一致的感受。反正也不重要了。任何一個人,只要采用“大棋觀”視角問題,大概是真誠的。真誠的“大棋觀”。
聰明人,就是這樣,緊跟時代的腳步。這種轉變是一次三豐收,收獲了俯瞰全局的思想高度,收獲了流量,收獲了財富。尤其牛逼的是,聰明人會覺得自己的理念已經進化到了一種平常知識分子無法理解的高度。
境界不夠,十幾年來不間斷讀書和思考,我也沒摸到“大棋觀”的門。但確實可以學習聰明人身上的這股狠勁,就是強烈的虛無反過來對當下的刺激。既然都會老去死去,終究灰飛煙滅,那就值得區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以及更加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畢竟這夜空早就擠滿了歷史明星。誰會想起誰?
原標題:《聰明人雖然你學不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