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開始,不少上海市民陸續收到一條微信:“15-25號室外不要曬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盡量減少郊外,戶外活動。飛機灑藥治白蛾。”不少網友看到這條消息后,第一反應就是把它轉發給家人朋友,提醒他們別出門,避免受到農藥噴灑的影響。在北京、青島、南京、杭州等城市,“飛機灑藥治白蛾”的流言也在瘋傳。難道此次灑藥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這條傳言是真的嗎?
對此,
上海市林業局發布辟謠聲明:從未發布任何此類信息,上海亦沒有“園林辦”。同時,上海高樓林立、鐵塔成林,不適合飛機灑藥,并且上海從來沒有實施過飛機灑藥。從5月13日上午開始,全國各地的林業、環保部門也開始紛紛辟謠。周末,大家都可以放心晾曬和戶外活動。
那么,我們來看看,這條謠言究竟是怎么流傳出來的?
記者在國家林業局官網上查閱到一份題為《2016年美國白蛾疫區公告》的文章,羅列了全國數百個區縣名單。據悉,這些區縣是今年或受美國白蛾疫情影響的區縣。其中,上海沒有任何一個區縣在此公告上,并且在2014年和2015年的公告中,上海各區縣也未曾出現。
那么,這個謠言是否無中生有?記者順藤摸瓜,在安徽省林業局的官網上找到一份通告。
原來,在皖北地區確有“飛機灑藥殺蟲”這回事。在通告中,“飛機灑藥殺蟲”被稱為“飛防”,它是通過飛機噴灑農藥的一種大面積、短時期壓低蟲口密度的方法。通告的內容具體如下:“飛防時間為2016年5月15日至25日。飛機起飛時間一般為早上4點至上午11點,下午3點30分至晚上7點30分;其次,飛防期間注意事項中也明確指出,在飛防區域內不得在室外晾曬食物、放置飲用水等。”
以上事項基本與微信中所傳播的信息別無二致,只是少了地點這一個關鍵信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告指出,
所用飛防藥物是符合國家無公害標準的生物藥劑。該藥劑高效低毒,對人、畜安全無害,對環境無污染。但影響蟹、蝦、蛇的生長發育,對桑蠶、蝦蟹、蜜蜂、土元、螞蚱等昆蟲具有滅殺作用。從事蝦、蟹等甲殼類動物,蜜蜂等昆蟲的養殖戶,要提前做好有效安全預防措施,在飛防區域內的養蜂戶要在5月15日前離開飛防區域。
顯然,這又是一個移花接木式的謠言。從其傳播路徑看,
最初是一個皖北地區的區域性的通告信息,后來被到處傳播,再后來“拷貝走樣”,被加入了各種地域信息,終于變成了全國流傳的謠言。最后,我們來看看這個惱人的美國白蛾是什么?美國白蛾又名美國燈蛾、秋幕毛蟲。美國白蛾成蟲長這樣——
它是世界性檢疫害蟲,可危害包括林木、果樹、花卉、農作物和蔬菜等在內的300多種植物。幼蟲期數百頭到上千頭毛毛蟲集中取食,甚至可以連續幾個小時進食,幾天時間就可以將樹葉啃食殆盡;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每年這個時候,美國白蛾對農作物影響很大,全國內多個城市都會采用飛機灑藥的方法來防治。
從12日晚上到13日上午,“飛機灑藥治白蛾”以病毒式傳播的速度擴散。現在,謠言已經被識破,請大家都不要再傳播了。
這條謠言,頗有點惡作劇的味道。其實仔細看來,還是破綻不少。比如,謠言中出現的“園林辦”,在上海是沒有這樣稱謂的機構的;白蛾這種昆蟲,在上海或許有零星蟲情,但肯定沒有泛濫成災到需要“飛機灑藥殺蟲”的程度;另外,這類信息如果需要發布,通常都會有政府部門公告,而不會僅通過微信來口口流傳。
(原標題:飛機灑農藥,周日莫晾曬?權威部門發聲,事情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