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澳總理被罵慘,65國力挺中國,英國要“搶”美國訂單?
這個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所有人只能利用今天,但卻不能預知明天。
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才讓國際局勢備受關注。
9月26日,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進入到第6天,在這一天,世界又發生了3件值得關注的事。既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

第一件,在聯大上吹噓“尊重人權”后,澳大利亞總理被罵慘。
26日,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講話。期間,莫里森花了不少時間,吹噓澳大利亞信仰“自由”,尊重個人權利。
然而,就在莫里森往自己臉上貼金之際,澳大利亞警方連日來卻在抗議活動進行暴力鎮壓。
為此,澳活動人士埃文斯制作了一段視頻并上傳至網絡,諷刺澳大利亞政府,并喊話莫里森“清醒點”。
這段視頻以莫里森在聯大上的高調發言為背景音,而視頻畫面則是澳大利亞警方毆打民眾的片段——一名年輕女子因沒戴口罩被警察掐住脖子,一對夫婦因在海灘上摘掉口罩而被警察撞倒在地,警方還向已無還手能力的示威者臉上噴射胡椒水。

埃文斯的視頻發布后,很快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網友紛紛對莫里森展開“炮轟”。
一名澳大利亞前議員嘲諷莫里森“生活在一個平行宇宙”。還有網友調侃稱,莫里森應該在聯大上承諾“恢復澳大利亞的人權”。
因莫里森政府應對疫情不力,澳大利亞的疫情形勢持續嚴峻,疫苗接種率更是在所有發達國家中排名倒數。
與此同時,由于疫情遲遲無法得到緩解,澳大利亞多地只能一再延長封鎖時間。
就拿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來說,由于已持續封鎖近9個月,墨爾本已連續數日爆發大規模反疫苗抗議活動。
面對情緒激動的抗議者,澳大利亞警方出動騎警、水炮車、裝甲車甚至直升機進行強行鎮壓。
嗯,也許這就是莫里森口中的“信仰自由,尊重個人權利”。也不禁感嘆,澳大利亞的抗疫失敗,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第二件,反對以“人權”為由干涉中方內政!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65國力挺中國。
在26日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十八屆會議上,巴基斯坦代表65國做共同發言,強調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別國內政是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
這65國都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雙標化。反對利用虛假信息,對中國進行基于政治動機的無端指責,反對以“人權”為借口,干涉中國內政。
值得一提的是,除這65國外,還有20多個國家以單獨發言的方式支持中國。共有近百個國家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中國正當立場的理解和支持。
中國得到這么多國家的支持與力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反而是意料之中的事。因為我們始終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此次巴基斯坦等65國的力挺,再次表明中國和平共處外交政策的成功。也表明美國等西方國家,打著“人權”幌子粗暴干涉別國內政的老把戲已經行不通了。
在世界多極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合作與共贏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把朋友變得多多的,把敵人變得少少的。能夠預見的是,在中國和平共處的外交方針下,支持和力挺中方的國家將會越來越多。
當然,敢于對美國和西方說“不”的國家,也會越來越多。
第三件,潛艇風波尚未平息,英國又要“搶”美國訂單?
美法英澳潛艇風波還未過去,又有新的劇情發生了。
26日,英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英國海軍將以澳大利亞作為核潛艇的前沿部署基地,以便讓印太地區保持更長久的存在。

該官員表示,此舉是美英澳基于“奧庫斯”協議合作的一部分。如果能使用澳大利亞的基地,英國“機敏”級攻擊核潛艇將得以在該地區進行深度維護,而不必返回千里迢迢的蘇格蘭母港。
除了將在澳大利亞設立基地外,英國國防部還宣布,正式啟動下一代代攻擊核潛艇的設計工作。
目前,英國海軍在役攻擊核潛艇共有2個型號。其中老舊的“特拉法爾加”級已逐步退役,“機敏”級則是其主力,該級計劃建造7艘,目前已有3艘服役,另外4艘在建。
在美英剛宣布向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澳大利亞剛撕毀此前與法國簽署的潛艇訂單之際,英國就緊接著宣布啟動下一代核潛艇設計計劃,這背后的信息量不可謂不大。
十一處認為,在潛艇風波尚未平息之際,英國就宣布這一計劃,是想要向澳大利亞傳遞兩個信號。

1,目前英國有退役和休整狀態的核潛艇,可以隨時租借給澳大利亞。
2,如果澳大利亞有需求,英國完全有能力接受澳大利亞的訂單,為其生產像“機敏”級這樣先進攻擊核潛艇。
基于以上兩大信號,有分析認為,英國此舉可能是想“搶”美國的訂單。
對于美國而言,雖然從戰略角度(針對中國)來說,澳大利亞采購自家或是英國航母的區別不大。但從利益角度來看,就相差十萬八千里的。
此前澳大利亞取消的法國潛艇訂單,總額大約為660億美元,而且都是常規潛艇。現在澳大利亞要采購核潛艇,其訂單金額至少不會低于這一數字。
要知道,這不是幾億美元,也不是幾十億美元,而是近700億美元。這對于美國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白宮不計較,美國的軍火商們會眼睜睜地看著英國從美國手中“搶”走核潛艇訂單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到澳大利亞下訂核潛艇的那一天,沒準這次的潛艇風波將會重演,只不過主角換成了美國和英國罷了。
事實已經證明,西方國家之間所謂的“盟友情”,其實根本經不起現實的考驗。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切實利益問題,吃相都不會好看到哪里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又何嘗不是西方霸權分崩離析的前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