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72天變出“菩提的世界”,上博用視頻告訴你奇跡發生的過程
澎湃新聞獲悉,上海博物館“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藝術珍寶展”會展示來自日本京都醍醐寺的精美文物,將于5月11日開幕,展期兩個月,至7月10日結束。
近幾年來,中國考古界已經在嘗試著把考古發掘工作置于公眾視野中。然而,在博物館展陳領域,策展、布展等一系列工作則一直深藏幕后。是觀眾無意探究精彩展覽背后的故事,還是策展者有意要保持神秘感?
上海博物館通過官方微信發布的這則視頻,通過72天里的22次拍攝,以影像的手段實錄了整個展廳從無到有、從空到滿的過程,并通過館長、副館長、青銅部研究員、展覽部、陳列設計部、文化交流辦公室與教育部的工作人員的一系列簡短陳述,揭示上海博物館通為服務公眾的使命、展覽的緣起、策展的思路、布展的過程與將要配合展覽開展的博物館教育活動。
無論如何,上海博物館這次已經主動撩起了一直以來輕輕裹覆著有關展覽幕后一切活動的薄紗。展品抵達、開箱檢查、展廳的設計與施工、文物的擺放,這些內容都在視頻中有所體現。
為期兩個月的展覽可以被視為博物館展現給觀眾的一堂璀璨的藝術珍寶,而這段最終剪輯至不足10分鐘的視頻所展示的博物館人在此前兩個多月里的工作擁有不輸于一堂珍寶的價值。
通過對策展過程的展現,展覽獲得了在時間維度上的拓展;通過手機端官方微信號的發布,展覽獲得了在空間維度上了的延伸。在展覽即將開幕的關鍵節點,展品已含羞展顏,展廳也顯出真容,一方面能夠引起博物館觀眾對展覽的期待,另一方面或許也能讓觀眾對展覽產生更立體、更有深度的理解。
上海博物館策劃組織這段視頻拍攝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拍攝這段視頻的初衷,是想要告訴公眾博物館里不僅有國之至寶、國之重器,還有這樣一群有擔當、有使命感的人,是他們讓這些奇跡能夠在博物館里發生?!?/p>
附:跟拍手記 (上海博物館 莊妤)
2016/5/6 多云
2016年2月25日,開機。展廳的第一個鏡頭是根根樹立的輕鋼龍骨和滿室噪音塵埃。一直嘲笑自己從此活在了醍醐寺時間,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今天,果真見識到一廳一世界:醍醐緣起、肅穆的真言宗道場、慈悲的佛、威嚴的明王,轉眼又是醍醐花見的榮耀與輝煌。本來早已心平氣和,不經意走過《松檜群鴉圖》屏風靜置的轉角,金色的天空下群鴉飛過,倏然撕開時空里一道口子,72天22次拍攝,紀錄空蕩蕩的上博一號展廳里一個展覽的誕生。大浪淘沙后最美麗的鏡頭是博物館里讓奇跡發生的那些人。
視頻及“跟拍手記”經“上海博物館”官方微信號授權轉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