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雷雨》《榆樹下的欲望》首演,北京人藝“三喜臨門”
9月24日,之于坐落于王府井大街22號的首都劇場而言,是個特殊的日子——1956年9月24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排演的《日出》在首都劇場上演,以此為標志,首都劇場成為了北京人藝的專屬劇場,至今已65個年頭。

首都劇場。本文劇照、排練照均由李春光拍攝。
2021年的9月24日,剛剛啟用不久的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也以兩部作品的首演共同慶賀這樣一個對于北京人藝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這一天既是北京人藝啟用首都劇場65周年的紀念日,同時也是北京人藝首任院長、戲劇家曹禺的111歲生辰冥誕。

北京國際戲劇中心

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外的曹禺先生雕塑。攝影 王諍
是日入夜,在首都劇場,由巴金原著、曹禺改編、李六乙執導的《家》仍在上演;而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兩出中外經典大戲——濮存昕、唐燁執導的新排《雷雨》,任鳴、叢林執導的新排《榆樹下的欲望》,分別在中心內的曹禺劇場、北京人藝小劇場首演。

《家》海報

《雷雨》海報

《榆樹下的欲望》海報
65年前的那一天,一部《日出》揭開了首都劇場新的序章。65年后的這一日,三個劇場,三部經典戲劇的同時演出,宣告著另一個嶄新時代的開啟。一座包含了首都劇場與北京國際戲劇中心的微型景觀模型正在首都劇場的大廳公開展示,往來觀眾無不駐足,留影紀念。擁抱經典,不忘初心,堅守藝術傳統,勇于開拓創新——在首都劇場開業65周年之際,北京人藝以這樣的演出安排,告慰曹禺先生的在天之靈,更彰顯出中國戲劇重鎮的今夕實力。

一座包含了首都劇場與北京國際戲劇中心的微型景觀模型,正在首都劇場的大廳公開展示。攝影 王諍
曹禺誕辰紀念日,打撈“未刪改”的《雷雨》劇本
“說不盡的曹禺,演不完的《雷雨》”,9月24日,曹禺誕辰紀念日當天,北京人藝新排《雷雨》在新落成不久的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上演。

曹禺劇場
選擇這樣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無疑代表著北京人藝對老院長曹禺先生的致敬。而濮存昕、唐燁導演,龔麗君、白薈、李洪濤、王俊淇、陳紅旭等主演組成的全新主創陣容,更代表了北京人藝不斷探索,賦予經典的無限可能。

《雷雨》劇照
曹禺先生的《雷雨》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被以各種藝術形式搬上舞臺。用導演濮存昕的話說,此番新排,不單純是重新解讀一次這個故事,更多的是深入挖掘北京人藝的文本資源。“老院長的這個劇本,要一直演下去。”曾經在劇中飾演周萍的濮存昕,一直有一個自己心中的“雷雨”夢:“動念是在四年以前了,兩年前真正著手籌備。我們曾經引進過白俄羅斯國家模范劇院的《婚禮》,是他們劇團為這個劇排的第17個版本。我覺得我們人藝,也可以有很多版本、不同解讀的《雷雨》。這才是我們人藝的態度。”

濮存昕飾演周樸園
在這個新排的版本中,曾經飾演周萍的濮存昕“升級”為老爺周樸園,同時“升級”的還有曾經飾演繁漪的龔麗君和曾經飾演四鳳的白薈,這次,她們分別成為了魯侍萍和蘩漪。熟悉的演員,熟悉的角色,但是演員與角色,角色與角色的關系,都給了觀眾想象之中,卻又意料之外的感覺。濮存昕飾演的周樸園,作為一個曾經有過留洋經歷的封建家長,在教育孩子等很多方面又具有西式思想,讓人看到的不再是以往認識中冷漠、刻板的周樸園,而是一個開放與壓抑交織在一起的復雜人物;龔麗君飾演的魯媽,在隱忍背后,更多了堅韌和獨立,她的每一次出場與行動,都帶著過往生活印記和豐富的情感后景;白薈飾演的蘩漪,更加外放和大膽,她從心底的吶喊更具悲劇力量。

白薈飾演蘩漪
李洪濤飾演的魯貴,也不再只有小人物的奸猾,而是多了跟四鳳之間的父女親情,多了這個人物在自己立場上生發出的合理性。而一眾年輕演員的加入,也讓人看到北京人藝新生代在塑造角色方面的能力。王俊淇飾演的大少爺周萍,膽怯懦弱,陳紅旭飾演的四鳳,質樸善良,無一不讓人心生憐憫。“每個人都是溫暖的。” 在導演看來,曹禺用詩化的語言,賦予了筆下每個人物無限的愛與悲憫。“劇場是一個產生奇跡的地方,觀眾是為了尋求奇跡才走進劇場。”濮存昕說道。

陳紅旭(左)飾演四鳳、李洪濤飾演魯貴
在《雷雨·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版)中,曹禺寫道,“《雷雨》對我是個誘惑。與《雷雨》俱來的情緒蘊成我對宇宙間許多神秘的事物一種不可言喻的憧憬……(劇作本身)所顯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報應,而是我所覺得的天地間的‘殘忍’。”
全新演繹的《雷雨》立意從青年曹禺創作之初進行探尋,對一部超越時代的經典作品進行返璞歸真的演繹。本劇的另一位導演唐燁則講述此次創作的目標——“解密曹禺在作品中體現的情懷和精神內涵”。“比如,周樸園為什么要搬家?其實是揭示了一個大主題,暗示了他對家庭風波的知曉。比如魯侍萍在劇中唯一一次叫了“樸園”,這背后又是怎樣的情感?還有周萍手里的槍又是誰給的?這些細節我們都是從曹禺先生1934年的未刪改的劇本中找到的。他們就像一個個線索,把它們串起來,讓我們生發出對角色的不同解釋。”同時,這一版不僅增加了序幕和尾聲,更在角色及人物關系上也有了新創造。

《雷雨》排練現場,導演唐燁(右)為演員說戲。
龔麗君作為“天字一號蘩漪”,過往演了幾十年。此次順其自然,演起了侍萍。身份放下了,身段沒放下。就澎湃新聞記者現場觀摩,戲里周樸園和侍萍相認,說了五件舊襯衣,點出繡梅花“萍”字后。周樸園看著相框中的老情人,老去的情人終于忍不住喊道,“你找侍萍嗎?樸園,侍萍在這兒!”這句臺詞,應該是此版中的“新詞兒”。加得好,帶出了那一瞬的昨日重現,帶出了舊情難忘的心頭底色,以及周樸園開支票花錢消災破壞繾綣氣氛前兩人間的那份熟絡。謝幕時,龔麗君除了欣享掌聲,更收獲謝幕階段的第一聲叫好。實乃觀眾對往日戲中人的追懷,亦是對今日人中戲的禮贊。

龔麗君(左)飾演侍萍、濮存昕飾演周樸園
除了演員的表演,整個舞臺呈現都突出了“詩”的概念。舞美和音樂都成為設計的亮點——“讓舞臺的布景和音樂一起參與到表演中”。舞臺上方的“云”成為舞美設計的視覺中心,層層疊疊間,浪漫唯美又具有強烈的表意功能。一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無錫當地的古董沙發被搬上了舞臺,成為一個重要的意向——它代表了封建家長規制的家庭秩序,也見證著愛與恨的滋生蔓延。

新排《雷雨》中的“關鍵道具”古董沙發。攝影 王諍
按照曹禺先生原作中本身就寫有的音樂提示,劇中既使用了評彈《釵頭鳳》片段的鋪墊,又將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的元素相融合貫穿其中,最后則以鋼琴和弦樂作為結尾,“這是一種天堂般的聲音,是曹禺先生詩情的憐憫。”兩位導演如是說。該劇將上演至10月17日。作為曹禺劇場上演的第二部作品,“老戲”《雷雨》仍然在“新”上下足了功夫,讓觀眾看到北京人藝在傳統之上的當代表達。

《雷雨》劇照
《榆樹下的欲望》再探人性幽潭 “優秀的演員在舞臺上會發光”
9月24日,北京國際戲劇中心內的人藝小劇場將迎來開幕之作——尤金·奧尼爾經典《榆樹下的欲望》全新登場。無論是劇作本身的魅力、二度創作的全新解讀,還是于明加、鄭云龍、李麟、羅熙、劉奕、曾泳醍、王堃、朱少鵬、李雪歌等一眾北京人藝青年演員與特邀演員組成的亮眼陣容,都讓這部作品備受期待。用經典打造劇場,也用經典培養演員,是此次北京人藝選擇該劇為新的人藝小劇場開幕的用意所在。

于明加(左)飾演愛碧、鄭云龍飾演伊本
眾所周知,同樣深諳莎士比亞經典戲劇的秒諦,同樣都有著深厚的古希臘文學積淀,美國戲劇家尤金·奧尼爾和中國戲劇家曹禺皆是各自國度的“莎士比亞”。同時,奧尼爾從不諱言瑞典戲劇家斯特林堡對其戲劇創作的影響,而曹禺也曾多次提到奧尼爾對他的戲劇創作有著深刻的影響。此間傳承,生生不息。新排版《榆樹下的欲望》在劇作誕生近百年后再度幕啟,立意向觀眾展示最為純粹的戲劇本真人和人性幽潭。

北京人藝小劇場
位于北京國際戲劇中心的人藝小劇場,是一座擁有200多個座位的“黑匣子”式劇場。觀眾進入其中,除了可以近距離感受來自舞臺的藝術沖擊,還可以與演員實現近距離“同呼吸,共命運”。此次開場劇目《榆樹下的欲望》是尤金·奧尼爾的經典悲劇,自誕生之日起至今在全世界范圍內久演不衰。2007年,北京人藝將其搬上舞臺,在位于首都劇場南側的“人藝小劇場”首演。十四年之后,新的“人藝小劇場”再次上演這部作品,不僅延續了人藝與觀眾之間的戲劇記憶,更代表了人藝不斷創新的藝術態度,“十四年過去了,我們對生活對作品的理解會不一樣,所以這次的創作是全新的。”導演任鳴、叢林如此表示。
土地和肉體,耕種與生殖;權力和欲望,禁忌與誘惑;復仇和救贖,占有與永恒;陰謀與愛情,生存還是毀滅?嫉妒與復仇,放逐自我還是接受審判……這些關鍵詞不僅是世界文學創作的“母題”,更映射著亙古不變的人性。在《榆樹下的欲望》的舞臺上,傾斜的地面殘破不堪,粗糲的墻體外布滿著榆樹枝蔓的根莖,像極了人體凸起爆裂的血管,甚至那幾件簡單原始的家具,都無一不在體現作品中的欲望與野性。震擊人心的音樂律動,也與舞臺一起營造出劇中氛圍,讓觀眾有一種身在其中的舞臺觀感。

新排《榆樹下的欲望》舞臺空鏡。攝影 王諍
“優秀的演員在舞臺上會發光。”導演任鳴和叢林稱。表演無疑是這次舞臺呈現的核心。人藝青年演員于明加飾演的愛碧,有鮮明的欲望和真摯的情感,在舞臺上時而熱烈如火點燃全場,時而痛徹心扉讓人為之動容,每一個動作與呼吸都在完成表達,“演戲其實是演邏輯,我的每一個心理依據都一點一點展現給觀眾,把點串起來,成為一條清晰的線。我心中的愛碧有很多面,她面對這個男人,有少女的一面,有情人的一面,有少婦的一面,還有母親的一面,她那種復雜的情感,要清晰地展現給觀眾,觀眾才能理解她的行為。”于明加說道。

《榆樹下的欲望》排練現場,導演任鳴(右一)為演員說戲。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人世間赤裸裸的詛咒,往往會成為反噬自身的讖語。之于愛欲焚身的愛碧和伊本而言,“我們”既是懷私分賬的共謀,又是攜手投火的闊契。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劇作呈現上,從兩人逾越道德的邊界,到禁忌之戀的“結果”孩子出生,再到殺死“我們的孩子”——這些強情節的橋段,反而在舞臺上都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事情”發生后,人要面對的抉擇和必須要承受的命運。正所謂“往往都是事情改變人,人卻改變不了事情”。

《榆樹下的欲望》劇照
劇中男主人公——鄭云龍飾演的伊本,身上既擁有悲劇人物內心的脆弱、敏感,又有充滿戲劇張力的外部激烈爆發。起伏之間,可以看見演員對角色塑造的豐富層次 ,“我一直在尋找伊本的內心依據,他的憂郁和壓抑背后是什么。這里不是用生活戲的表演方法,還要結合很多想象。比如他對母親的情感,一直就像信仰一樣,有了這些內心情感,他瞬間才能爆發。”鄭云龍表示,“只有自我投入,才能去打動觀眾。”

《榆樹下的欲望》劇照
據悉,該劇將上演至10月17日。其中,9月24日至10月3日、10月9日、10日、16日、17日為于明加、鄭云龍、李麟主演,其余場次則為曾泳醍、劉奕、李麟主演。兩組演員風格不同,各有特色,相信會帶給觀眾們不一樣的新鮮體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