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泰晤士報大學榜主編:中國大學越來越強,但缺創造性思維
5月5日,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公布了2016年全球大學聲譽排行榜(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中國內地高校表現搶眼,不僅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以及浙江大學三所高校首次入圍百強榜,清華大學還首次沖入榜單前二十。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創刊于1971年,其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榜與QS、USNews并稱為三大最具影響力的排名機構。近日,該排行榜主編巴堤(Phil Baty)接受了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的采訪,他表示,這些年,亞洲大學的排名上升很快,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大量資金的投入,與此同時,許多西方的大學,尤其是英美大學,受到了資金削減的嚴重影響。這個巨大差異在榜單上明顯顯露出來。
在談到中國的高校時巴堤說,和國際頂尖名校相比,中國的高校有著優質的資源,不過中國的學生往往欠缺創造性思維,可以更多地通過深化、改革課程來逐步培養、提高。
【對話巴堤】
中國高校在吸引頂尖學術人才方面很成功
澎湃新聞:你認為,與歐美頂尖名校相比,中國的大學主要差距在哪里?
巴堤:近些年,中國的大學越來越強,在榜單上排名也越來越高。但是,可能最大的問題還是圍繞著創造力這個話題。中國高校有著優質的資源,在吸引和挽留頂尖學術人才方面很成功,但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化、改革課程來培養學生更好的創造性思維。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一些重要的措施也已經開始落實,所以我對未來還是很樂觀。
完全獨立于任何一個政府或學校
澎湃新聞:和例如QS、USNews等其他一些大學排行榜相比,THE的獨特之處是?
巴堤: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有大約20000所高等院校,隨著大學教育高度國際化,學生們會轉向各類大學排行榜尋求參考。THE提供最復雜也是最平衡的觀點。例如QS,他們在評估一所學校時,用6項指標來衡量,然而THE用涵蓋學校所有主要活動的13項不同的指標來考量。THE 也提供給了學生對他們來說真正關心的信息。比如,我們對榜單上的每一所學校的教學環境,都用5項不同的指標進行了詳細清晰的評定。
澎湃新聞:英國大學通常在THE的排名中比其他榜單表現更好。有人認為,這是因為THE同在英國有所偏愛,你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巴堤:THE是一個全球性的機構,在倫敦、芝加哥、新加坡、墨爾本都有辦公室,也完全獨立于任何一個政府或者學校。
我們現在的排名方法需要經過10個多月的公開咨詢,聽取世界范圍內50多位權威專家的意見。而這些人,恰恰大多都不是英國的。
在許多排名榜單上,用英語教學和發表論文的大學往往更具有優勢,因為英語是商業和學術中最為廣泛應用的語言。THE正努力消除這種先天優勢帶來的影響。比如,我們在分發問卷時,使用15種不同的語言,包括普通話。另外,我們也利用聯合國的數據來進行分發以保證獲得相對正確的調查樣本。
排行榜對理工科與人文學科一視同仁
澎湃新聞:根據THE的排名標準,理工科高校是否比一些以人文學科見長的學校更占優勢?
巴堤:我們的評估方法是經過非常仔細的設計的。當評估科研質量時,同樣會看那些藝術、人文類的學科論文,將他們同等對待。在這次榜單中,社會科學領域學者的數量基本和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者持平。
澎湃新聞:THE之前有出過一個籠統的六大專業的學校排行榜,未來是否會更加細分?
巴堤:排名需要大量的數據,但是我們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今年,我們也會公布一個針對各專業的大學排行榜,將會首次加入商科,并且將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兩者分開,細分為8大類。
澎湃新聞:THE是否只考察英文論文,導致用其他語種發表的成果因此而吃虧?
巴堤:這種說法并不正確。我們在排名時,會考察斯高帕斯數據庫中所有的論文發布數據。這包括了23000篇論文,其中19%不是用英文發表的。更換數據來源也是因為斯高帕斯提供了更廣泛、豐富的論文。事實上,德國大學在去年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上表現很出色。
“THE的大學排名與其規模無關”
澎湃新聞:在2015年THE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加州理工學院排名第一。然而,在其他各家機構公布的排行榜上,加州理工甚至都不在全球前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該校在THE上脫穎而出?
巴堤:其他大學排行榜僅僅是嘉賞那些大的、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大學,然而THE與它們不同的在于,我們充分考慮到每個學校是不同的。每個學校的規模不同、性質不同、專注的領域不同、擅長的專業不同,我們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評估。
THE的大學排名與大學的規模是無關的,所以一些規模較小的、專業性的學校,得以在榜單上位居前列。比如加州理工,香港科技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是一所擁有124年歷史,57位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3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知名學府。然而,在其他榜單上,它始終沒有得到應得的高位排名,因為它的學校規模偏小。
一所學校很難進不代表擁有優質的教學科研水平
澎湃新聞:為什么THE不把生源質量列入評分標準之一?在中國,一所大學的高考錄取難度是衡量這所學校的重要標準之一。
巴堤:一所學校很難進不代表這個學校就提供了優質的教學、擁有出色的科研水平。我們考察的是學校本身情況。此外,我們是在全球范圍內排名,在一些國家,比如德國、挪威,公立學校不是那么難進,是個很開放的體系。所以這些都導致了很難找到一個公平的方法,去將不同國家的入學標準進行比較。
澎湃新聞:THE是否考慮過針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開來排名?比如對于本科生來說,加大教學方面的考察比重,對研究生來說,加大對科研的比重?
巴堤:THE認為,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是那些將最好的本科教學和最前沿的科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的大學。本科生不僅僅需要學會簡單的事實,而且還需要學會怎么去擁有創造性思維,怎樣解決問題。他們需要為一些現在不存在的將來的職業去做好充分的準備, 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在充滿科研氛圍的環境里,經歷一些簡單的試煉,解決一些問題。這也意味著他們需要能夠拓寬知識邊界的頂尖學者來教學。所以THE將教學和科研兩者結合起來,以確保學生可以真正得到大學應該提供的東西。
澎湃新聞:THE不建議讀者講今年的排行榜和去年的進行比較,這是為什么?
巴堤:因為排名方式有了巨大的改變。之前我們使用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布的數據,而現在則使用斯高帕斯(Scopus)。在此次的榜單中,也改進了聲譽調查方法,所以排名的變動很有可能是排名方法不同導致的,而非學校自身原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