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月齡男嬰誤吞開口別針來滬就診,醫生用胃鏡鉗從其口腔取出
一枚長約1.5厘米且開著口的別針,竟然被5個月大的寶寶吞進肚子。所幸家長及時將孩子送到上海醫院救治,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5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接診患兒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悉,患兒入院時,這枚別針已經在其胃里停留了3天。該院消化科醫生使用胃鏡異物鉗,順利將別針從其口腔取出,避免了手術帶來的創傷。

X光檢查發現別針在腹中
院方透露,這名患兒為5個多月大男嬰。4月28日早晨,這名患兒突然出現嗆咳,臉色呈青紫色。母親馬上將孩子倒立并拍背,隨后癥狀好轉。隨后,令家人大為吃驚的是,固定在孩子圍兜上的一枚別針不見了。隨即,父母將其送往當地醫院,拍X光片發現別針就在孩子的肚子里,但始終不能確定是胃部或腸道里。
2天后,家屬將患兒帶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急診治療。經過X光影像學檢查,清晰可見一枚長約1.5厘米左右的別針,而且是開著口的。“根據消化道異物處理流程,該別針屬于尖銳異物,無論在胃里還是腸道里,都有損傷消化道黏膜甚至刺穿消化道壁造成穿孔的可能,屬于急診胃鏡處理的范疇。”院方相關人士透露。
4月30日晚上8點,已下班的消化科醫護趕回醫院,給患兒行急診胃鏡檢查。果不其然,別針就在其胃里。令人揪心的是,別針還開著口,針尖兒裸露。“這種情況很可能因為胃的蠕動導致針尖兒刺入胃壁,導致穿孔、出血、腹膜炎、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等嚴重并發癥。”
術中,胃鏡室醫生、護士通力合作,用胃鏡異物鉗牢牢抓住別針,順利將別針從口腔取出,避免了手術帶來的創傷。值得慶幸的是,開著口的別針并沒有給孩子造成傷害。
兒童異物入口頻發
院方透露,近年來,兒童異物“誤入”消化道事件頻發,令人擔憂。導致異物進入消化道的原因很多,如進餐倉促,邊進餐邊打鬧,或是兒童出于好奇誤吞。而常見的被吞咽異物有硬幣、果核、紐扣、圖釘、鑰匙、小玩具等,尤其是兒童常口含玩具打鬧,使其誤咽。
“這些異物引起消化道黏膜糜爛、潰瘍、穿孔的幾率較大,要及時就診。如果小朋友誤服尖銳物品,如釘子、玻璃、帶尖鉤的物品或紐扣電池這樣的腐蝕性異物,需要立即去醫院就診。因為這些異物隨時可能鉤住甚至穿透、腐蝕消化道壁,造成嚴重的消化道損傷。”院方透露。
就在不久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通過胃鏡從一名患兒的消化道取出4枚磁珠。由于磁珠間的吸力,將患兒食管下段與胃底部胃壁緊緊吸在一起,導致受壓部位食管潰瘍和胃潰瘍。
幾個月前,該院胃鏡室還為一名8月齡患兒取出誤吞的鋼環。當時鋼環卡在患兒十二指腸球部,呈“C”形打開狀態,且兩個尖銳的金屬頭部已經深深地刺入胃壁內。
院方提醒,當孩子不慎咽下異物,感到胸口或上腹部疼痛且吞咽困難,應立即禁食禁水,同時去醫院就診。醫院同時提醒家長,孩子無危險意識,監護人需要提高警惕,讓孩子遠離危險物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