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巴塞爾藝術展今開放,看遍布城中的雕塑與“意象無限”
2021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于當地時間9月24日早上正式對公眾開放,并將持續至9月26日晚上7點。對此,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也分享了此次巴塞爾展會最值得期待和關注的6個展會亮點,包括遍布巴塞爾城中的雕塑“城市之旅”單元,62件大型裝置、雕塑作品的“意象無限”單元等。
馬克·斯皮格勒認為,疫情預防措施可能會鼓勵更多的本地人群,“我們正在舉辦一場安全的展會。我們認為展會將更具歐洲風味。”
澎湃新聞了解到,今年的巴塞爾展會共有來自33個國家的272間藝廊參展,分別在“藝廊薈萃”(Galleries)、“策展專題”(Features)、 “藝創宣言” (Statements)及 “限量編制”(Edition)展區中展出,其中,首次亮相參展的藝廊共有24間,占整體參展藝廊數量的十分之一。這些新參展的藝廊呈現更聚焦藝術史料方面的作品,包括來自米蘭的Cardi藝廊、倫敦及香港的Ben Brown以及紐約的Mignoni藝廊,同時,這24間藝廊之中也有以當代藝術為焦點的,如布宜諾斯艾利斯的Isla Flotante,倫敦的Emalin或紐約的Bodega and Company。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現場
與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采取相似的措施,此次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是一個混合體,同時設有在線展廳和實體展位。同時,此次展會提供了聯合展位,供2家或多家畫廊共同分享,同時也有“衛星展位”的設置,那些未能到展會現場的畫廊主和畫廊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展位上的平板電腦與藏家溝通。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馬克·斯皮格勒 (Marc Spiegler) 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在線部分僅限于參加展會的畫廊。我們希望以數字方式擴展展會,而不是舉辦兩個展會。兩者都需要畫廊付出非凡的努力。”
據《藝術新聞》消息,直至巴塞爾藝術展開幕的一個月前,圍繞該展會的不確定性一直在持續,國際旅行限制越來越復雜,瑞士當局的公共衛生政策越來越復雜,而巴塞爾藝術展一直在努力安撫畫廊的情緒,并且首次設立了160萬美元的“團結救濟基金”。馬克·斯皮格勒表示,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這個團結救濟基金將分配給任何對展會銷售感到失望的畫廊。斯皮格勒說,對于參展商來說,有兩個主要問題依然存在,銷售的不確定性和到場收藏家數量的減少。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現場
由于許多參展商沒有旅行保險來支付酒店隔離費用,巴塞爾藝術展承諾承擔這一費用,并將為任何檢測結果呈陽性并留在瑞士進行檢疫的參展商承擔額外的酒店和旅行重新預訂費用。巴塞爾藝術展設立的160萬美元基金的運作方式是,每家畫廊(理論上)都會得到承諾的10%的展位價格減免。這筆減價不會自動發放,而是由巴塞爾藝術展預留作為救濟基金。展會結束后幾周,在最后的發票發出之前,巴塞爾藝術展將詢問每個畫廊是否愿意選擇加入或不加入這項基金,這取決于他們的銷售情況。如果畫廊對自己的銷售情況感到滿意,那么他們的部分將保留在基金中,并將分配給那些銷售情況不佳并選擇加入基金的畫廊。這個分配系統將由一個獨立的審計師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2021年的巴塞爾藝術展是否會虧損?斯皮格勒回答說:“我們的目標是要有一個盈利的展會。顯然,我們選擇將這些利潤的一部分貢獻給畫廊。但我們并不打算在虧損的情況下辦展。我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對我們的利潤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在這個困難時期支持我們的畫廊真的很重要。”
巴塞爾藝術展六大亮點
在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對外開放之際,馬克·斯皮格勒也分享了此次展會最值得期待和關注的6個展會亮點。
“城藝之旅”
“城藝之旅”是總監馬克·斯皮格勒從來不會錯過的一個展區,他特別提到由Samuel Leuenberger策展的三件作品,包括邁克·尼爾森(Mike Nelson)的《The Asset Strippers》、立陶宛組合Pakui Hardware針對人工生命創作的作品,以及美國藝術家邦尼·羅杰斯(Bonny Rogers)以巴塞爾城中隨處可見的石像怪為靈感的雕塑作品。

2021年,邦尼·羅杰斯(Bunny Rogers)作品《Neopets Techo Statue》(2021)于“城藝之旅”展區現場圖,圖片由巴塞爾藝術展提供。作品由Société藝廊呈獻

2021年,邁克·尼爾森(Mike Nelson)作品《Untitled (Intimate Sculpture for a Public Space)》(2013)于“城藝之旅”展區現場圖,圖片由巴塞爾藝術展提供。作品由Franco Noero藝廊及neugerriemschneider藝廊呈獻
“意象無限”
對于來自藝術界的觀眾,巴塞爾藝術展獨當一面的“意象無限”展區一定讓大家尤為期待,今年該展區首次由圣加侖美術館(Kunst Halle Sankt Gallen)總監Giovanni Carmine策展,共有62件將徹底顛覆傳統藝術展位的大型裝置項目,其中參展藝術家包括Carrie Mae Weems, 瓦莉· 艾斯波爾(VALIE EXPORT),池田亮司及三人藝術團體General Idea等。

《A Brief History of Known》(2021),納利·華德,作品由立木畫廊及常青畫廊于 “意象無限” 展區呈獻,圖片由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Sailing to Post History》(2019),Braco Dimitrijevi?,作品由The Mayor Gallery于 “意象無限” 展區呈獻,圖片由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data-verse 3》(2021),池田亮司,作品由阿爾敏·萊希畫廊(Almine Rech)于 “意象無限” 展區呈獻,圖片由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Messeplatz項目
這次巴塞爾展會的公共藝術項目Messeplatz由Samuel Leuenberger與Giovanni Carmine策展,將為大家帶來兩個別具一格的表演項目:阿根廷藝術家塞西莉亞·本戈利亞(Cecilia Bengolea)取材自加勒比傳統舞蹈館的現場表演;英國藝術家Monster Chetwynd,取材自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的傳統表演創作,表演者身處巨型透明球體中,在Messeplatz廣場上滾動漫游。

《TEARS》(2021),Monster Chetwynd,于Messeplatz廣場上演出的情況,視頻由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Oneness》(持續性項目),塞西莉亞·本戈利亞,于Messeplatz廣場上演出,圖片由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光映現場”
如果你是電影迷,一定記得關注今年由Philipa Ramos策展的“光映現場”,從9月23日起將陸續播放一連串精彩短片及特別放映,參與藝術家包括Hilma af Klint,瓊·喬納斯(Joan Jonas)與安娜·門迪耶塔(Ana Mendieta)等。

《L’homme descend du signe》(1975),Roberto Matta,作品由佩斯畫廊于 “意象無限” 展區呈獻,圖片由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
“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也是另外一個觀眾們頗為喜愛的活動,今年邀請藝壇重量級人物包括丹尼爾·布倫(Daniel Buren)及雷切爾·懷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以及最能代表當代藝術的Sophia Al Maria及曾吳,來與大家分享當下全球藝術市場最值得關注的議題。
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現場與網上展廳
最后,當然少不了首次在巴塞爾展會同步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現場(Art Basel Live)與網上展廳,即使你不能親身到現場,也能實時體驗現場的氣氛。網上展廳目前已經開始向公眾開放至9月26日早上六點,在此期間共有100多間藝廊帶來的1400多件作品供大家線上參觀體驗,興許你喜愛的那件作品就在那里等待著你的到來。同時,巴塞爾藝術展還精心準備了其它精彩的網上活動。

巴塞爾線上分享
更具歐洲風味的巴塞爾展會
對于在疫情下舉辦的展會,馬克·斯皮格勒對《紐約時報》表示,疫情預防措施可能會鼓勵更多的本地人群,“我們正在舉辦一場安全的展會。我們認為展會將更具歐洲風味,同時,今年對觀眾也更年輕了。”
據《藝術新聞》報道,多家參展的經銷商發布了的VIP預覽首日穩定的銷售情況,歐洲買家帶來的大筆交易彌補了美國和亞洲走藏家的明顯缺席。厲蔚閣聯合創始人多米尼克·列維(Dominique Lévy)在首日結束后表示:“我們的訪客大多是歐洲人,但我們也見過一些美國客戶。能夠參加的藏家真的愿意花時間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總部設在紐約的立木畫廊的聯合創始人大衛·莫平(David Maupin)說:“這只是第一天,我們的展位幾乎已經賣完了,歐洲人回來買東西了,也包括機構。我們已經與十多年前的客戶重新接觸了。”據悉,在展館二樓的畫廊傾向于以低價位的作品來吸引年輕人,柏林的經銷商約翰·科尼格(Johann Konig) 也在快速銷售。

厲蔚閣展位,圖片來源:厲蔚閣

香格納畫廊“衛星展位”現場
亞洲藏家的缺席并不意味著沒有收獲。五家總部位于亞洲的畫廊其畫廊主不能親自出席,以“衛星展位”的形式出現。總部位于上海的香格納畫廊的勞倫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通過展臺上的平板電腦與收藏家交談。盡管是非常規的設置,但這家已經參加了20年巴塞爾藝術展的畫廊在展會開幕后的幾個小時內就賣出了丁乙的兩件作品。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創始人、收藏家喬志兵自2007年第一次前往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后今年是第一次未能親自到場,他表示,此次雖沒有親自前往,但也通過線上直播參與了本屆藝博會,他補充道巴塞爾藝術展在藏家服務上,特別是對無法到場的藏家的服務也有許多提升。但當然,未能親自到場則使購藏作品的過程更具目的性,“驚喜的發現少了。”他說道。而當被問及在旅行限制的時代是否是中國藏家收藏西方當代藝術的好時機時,他給出了否定的回答,“曾經有一段時間,西方畫廊會把作品優先考慮給亞洲藏家,但現階段并不是這種情況。”
(本文綜合自巴塞爾藝術展公號、《紐約時報》、《藝術新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