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媒集體“嘲笑”中超空門不進?我們可能想多了
中超又在外國媒體上火了一把,這次是因為一個尷尬的空門不進。
上周中超上海申花迎戰河北華夏幸福,比賽第49分鐘,華夏幸福球員董學升的一次空門失準成為了賽后許多球迷吐槽的話題。
幾天后,這個打飛比打進還難的頭球登上了各大外媒的版面,西班牙《阿斯報》和阿根廷《奧萊報》等大報都對此進行了報道,而在國內的翻譯版本中,有些話語甚至“刺眼”。
繼上賽季的“喝水哥”隋維杰走紅全球后,中超又一次因為失誤鏡頭被外媒鎖定。難道在他們眼中,中超真的就是個“笑話”?

嘲笑中超?我們可能想多了
第6輪聯賽結束后,董學升空門不進的話題在國內球迷中間熱過一陣,但很快就漸漸冷卻,但國外媒體的一篇報道卻再一次挑動了人們的神經。
國內許多媒體都援引了西班牙《阿斯報》所刊發報道,不少媒體稱該報打出的標題為:“哈哈哈……中國足球沒有停止笑話”,并表示這是對中超的“嘲諷”,引來不少網友留言評論。
但事實上,如果看看《阿斯報》的原文,就能發現文章的題目并非如此,更恰當的翻譯應該為:“哈哈哈……在中國人們都被這個驚天失誤笑瘋了”。
而在這篇僅有兩句話的文章中,也只是簡單描述了事件經過,并沒有任何評論性的意見。

換句話說,許多人所認為的西班牙媒體在刻意“嘲諷”中超,可能真的只是想多了。
畢竟正如許多國內球迷在留言板上所說,“西甲又不是沒有這種失誤”,就連托雷斯、C羅等人也都曾經歷過空門不進的尷尬鏡頭。
而相比國內媒體的“大動干戈”,這則新聞在外媒上其實并未引起多大反響。《阿斯報》這篇消息至今沒有人評論,阿根廷《奧萊報》也同樣登出了這段視頻,也是觀者寥寥。

“喝水哥”遠比“空門不進”紅
不論是出于什么原因誤解了標題,國內媒體之所以會援引這些外媒報道,無疑也是因為中超雖然購買力強勁,但水平沒有跟上購買力,我們的“神經”還有些脆弱。
的確,這并不是中超的尷尬鏡頭第一次“走向世界”。
去年5月,重慶力帆守門員隋維杰就在客場挑戰遼寧的中超比賽中上演過“奇葩”一幕——悠閑地在場邊喝水,結果目送對方發動快攻打進一球。


這一失球為他贏得了“喝水哥”的稱號,國外的許多媒體也紛紛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對此進行了報道。一時間,中超的尷尬失誤走上了《馬卡報》、《衛報》、《每日郵報》、《赫芬頓郵報》等許多外媒的版面。
要說熱度,隋維杰的這次失誤遠比董學升的空門不進關注度高,許多外國球迷也紛紛在評論區送上吐槽。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次“丟臉”的先例,國內球迷才會對外媒的“嘲笑”分外在意。

外媒看中超不光是“尷尬”
不過,且不論“嘲諷”與否,不可置疑的事實是,在國外,如今中超的知名度已遠超往日。
目前,中超的賽事轉播已進入了巴西、法國等地,而據《揚子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目前在全世界,已經有多達51個國家和地區可以通過電視或網絡觀看中超。
與此同時,有關中超的報道也開始更多地出現在海外媒體的版面,江蘇蘇寧隊外援拉米雷斯就呼吁更多的巴西球迷觀看中超聯賽的轉播。
縱觀外媒的報道,這種有關尷尬失誤的“花邊”新聞也只是少數,外界更多關注的是中超的“砸錢”型崛起,以及中國足球的整體發展。
例如今年的冬季轉會期,四處“豪購”的中超就屢屢登上一些國外媒體的重要版面,甚至頭條。此外,也有一些媒體對中國足球的現狀進行了深度的分析。
英國《金融時報》就曾刊文,將中國足球的發展和政府希望擺脫制造業獨大,發展文化體育產業的戰略聯系到一起;而西班牙《阿斯報》也曾評論,認為中超的“金元時代”是聯賽發展的必經階段,未來會逐漸降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