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新手段防電信詐騙:以技術手段追蹤疑似詐騙電話提前預警
4月25日9時許,上海市民馮某接到一個冒充上海寶山警方的詐騙電話,通過1個多小時的通話,他把銀行卡卡號、密碼都告訴了對方。
10點30分許,馮某站在銀行門口,正打算轉賬。突然,他的手機屏幕黑底白字顯示:“[上海市公安局]您接到假冒公安局、檢察院、法院或銀行客服等詐騙電話,切勿輕信,有疑問請撥打110咨詢?!笨吹竭@一提示信息,馮某意識到自己可能接到了詐騙電話。
之后,民警打通了馮某的電話,并讓其立即掛失銀行卡,保住了他卡里的7萬元。民警告訴馮某,他是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的民警,在馮某和詐騙嫌犯打電話時候,監測到了馮某的異常情況。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于3月21日試運行,通過技術手段追蹤疑似詐騙電話,主動電話聯系當事人告知其被騙,還會對始終與騙子處于通話狀態的被害人以“閃信”方式發出提醒。3月21日啟動試運行至4月20日,該中心共接報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700余起,成功凍結涉案資金人民幣404萬元、歐元464.6萬元,勸阻被害人1535人。
至多20分鐘凍結賬戶
自2013年上海嚴打電信詐騙以來,已破獲多起電信詐騙大案,但犯罪分子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例如通過租用境外服務器,撥打網絡電話,冒充公檢法機關和銀行客服電話等,執法也面臨一定困難。
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電信詐騙屢禁不絕的原因,在于電信詐騙的前端設有一個輸送詐騙信息的通道,后端有一個錢款被轉移的金融通道,所以需要金融部門、銀行部門、通信部門和公安部門一起聯手進行打擊。為此,2016年上海的公安、通管、銀監等部門及相關企業聯手組建上海市反電信詐騙網絡創新平臺,統一受理查處電信詐騙案件。
據上海公安局刑偵總隊二支隊警官汪彤透露,相比較傳統的偵查方法,反詐騙中心的響應時間以分鐘計算,可以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汪彤向澎湃新聞介紹,按照一般程序,當被害人發現自己被騙后報案,公安部門立即制作筆錄,需要約30分鐘時間,即使轉賬銀行恰好位于轄區范圍,民警還需申請報批,拿著相關文件再到案發銀行所屬分行蓋章,如果是跨行轉賬還需得到另一家銀行的相關文件,一圈轉下來至少需要5個小時。而犯罪分子發現資金轉入卡里后,可以立即層層分解至多個賬戶,即使較大數額最快2小時也能取光。中心成立后,公安部門能與11家主要商業銀行、通訊公司的工作人員坐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及時聯系,通過各方內部流程極速凍結賬戶,目前,只需要15-20分鐘即可凍結賬戶,未來還有望進一步提速。
安排專人打電話給潛在被害人
目前,中心實行7天24小時全天候值守模式,實現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案件統一受理、統一查詢、統一封堵、統一查處。
據警方介紹,統一受理是指中心與上海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110”報警平臺建立了三方通話機制,將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的市民來電和報警電話,統一推送至中心接處。同時,中心設立了專門的公安內線電話,全市各派出所接報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后,將通過撥打該內線,與中心同步開展受理工作。
統一查詢、封堵是指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牽頭協調下,電信、移動、聯動3家運營商派員入駐中心,采取“一人對接、后臺響應”方式滿足中心的快速處置需求。
統一查處是指即時監控、即時發現、即時出擊、即時打擊。同時,完善防范勸阻機制,針對偵查中發現的潛在被害人,中心安排專人逐一撥打電話進行回訪,耐心開展防范勸阻工作,及時提醒當事人進行銀行賬戶密碼更改、手機系統重置等防范操作。
3月21日啟動試運行至4月20日,中心共接報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738起,涉案金額人民幣9216萬元。其中,“110”報警平臺推送接報案件3594起、全市各派出所接報轉來案件258起。其間,中心梳理出涉案手機號碼1766個、銀行賬戶956個、支付寶賬戶262個、QQ賬戶1045個、釣魚網站496個;成功凍結涉案銀行賬戶102個、支付寶賬戶1個,凍結涉案資金人民幣404萬元、歐元464.6萬元,共計成功勸阻1535人,向外省區市公安部門通報疑似被侵害人線索198條。
2016年4月1日至4月20日,上海全市共接報此類案件63起,日均發案5.25起,環比日均發案下降80.96%;案值36.9萬元,日均案值3.08萬元,環比日均案值下降95.22%。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