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僅15.6%調查對象在金融投資中被騙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9月22日發布《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根據報告,調查對象在金融投資中上當受騙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反映國家在打擊金融詐騙犯罪活動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調查結果顯示,15.6%的調查對象在金融投資中有過上當受騙的經歷,84.4%的調查對象沒有上當受騙經歷。根據2017、2020和2021三年的養老金融調查結果,調查對象在金融投資中上當受騙的比重呈下降趨勢:2017年調查對象的受騙比例為30.3%,2020年調查對象的受騙比例為21.47%。這反映出居民的反詐騙意識在提升,同時也反映出國家在打擊金融詐騙犯罪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有上當受騙經歷的調查對象中,接近八成調查對象的受騙金額在1萬元以內,其中,41.56%的調查對象受騙金額在3000元以下。總體來看,大多數調查對象在金融投資中上當受騙的金額較低,這可能是由于小額詐騙更易使人放松警惕。同時,仍有9.21%的調查對象上當受騙金額超過了2萬元及以上。這反映了廣大居民的防范金融詐騙的意識還存在不足,還需繼續提升居民的防騙意識、加強反詐騙措施。
進一步了解金融投資中上當受騙后調查對象的反應,調查結果顯示,有46.78%的人選擇了向公安部門報警,是調查對象的首選。其他的主要反饋途徑包括與商家直接交涉(20.86%)、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求調解(20.44%)、向相關部門提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訴訟(12.45%)等。這反映出居民已經具有一定的維權意識。但也有20.28%的人選擇自認倒霉,這可能是受騙金額較小,以及當前的維權知識宣傳普及不足,維權渠道不夠暢通。
另外,從養老財富儲備方式來看,調查對象普遍通過金融市場上的多元化渠道進行養老財富儲備。具體來看,有50.81%的調查對象養老投資/理財的主要偏好是銀行存款,其次是商業養老保險(27.98%)、銀行理財(26.27%)、房產(21.69%)、基金(15.59%)。此外,有一些調查對象還參加了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也有一些調查對象通過購買股票、信托產品、國債等進行了養老財富儲備,但仍有15.92%的調查對象尚未進行任何養老財富儲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