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稿|和風徐徐,紫荊燦爛
9月的維港,海風正柔。
中央惠港青年措施頒布后,全國青聯委員林琳馬上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做了分享。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港澳青年粵港澳大灣區服務熱線開通,“港青在大灣區學習、工作和生活遇到問題,有人及時解答,這是金錢不能給予的關懷。”
為促進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根據中央統一安排,全國青聯推出具針對性的惠港青年八條措施。
這些舉措有望拓寬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的管道載體,推動香港青年與內地全面交往、廣泛交流、深度交融,增進香港青年國家認同,增強自身發展信心,已在香港青年中引發熱烈反響。
香港華菁會常務副秘書長、香港青年聯會常務會董溫凡留意到措施涵蓋實習、交流、就業,實則是一個分層次循序漸進的過程,且每一個階段的針對性措施均有具體數字目標,“由此更感受到中央對幫助香港青年的良苦用心”。

6月29日,在香港尖沙咀一條街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一起迎風飄揚。 本文圖片均為新華社 資料圖
“香港青年既是得益者,也是貢獻者”
青年興,則國家興。
正在北京大學攻讀中共黨史專業研究生的香港青年徐天賜,夢想有朝一日可進入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工作。對于香港學生而言,這一目標原本“遙不可及”,但改變正在發生。
9月16日上午,在中央統一安排下,有關部門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香港舉辦中央惠港青年措施宣講會,發布并解讀中央惠港青年八條。有超過150位不同界別香港青年代表出席宣講會。
中央惠港青年八條包括:香港青年內地實習計劃,5年內為港青提供1萬個實習機會;香港青少年內地交流計劃,5年內為香港青少年提供2萬個赴內地交流的機會;“千校萬崗”香港青年專項行動,5年內為香港青年提供1萬個就業崗位;“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項目支持計劃香港專項活動,5年內支持不少于120個香港青年創業項目;向香港大學生開放申請中國電信獎學金渠道;為香港青年開放更多全國性青年科創賽事渠道;開放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鐘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等獎項的申請渠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服務陣地。
人人皆有機遇。現場有青年表示,此次發布的中央惠港青年八條內容具體、流程清晰,很有吸引力。希望今后能參與內地交流計劃,結識更多內地青年朋友。
有青年認為,大灣區為粵港澳三地青年聯合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可能、拓展了更大空間。與內地同齡人攜手共進,方能不負時代、不負國家、不負香港。有網民留言表示,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香港青年應告別政治狂熱、抓住機遇,做好今天、贏得明天。

9月1日,在深圳市福田區南園小學,從香港理工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專業碩士畢業的香港青年黃曉蕾在英語課上與孩子們互動。
“每一條措施都非常好!”全國青聯副主席、香港經濟民生聯盟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梁宏正表示,這次的惠港青年措施非常有針對性,涵蓋了不同年齡層的青年。他說,中央十分關心香港青年的發展,一直想方設法讓青年人把握未來機遇,幫助香港青年了解國家發展情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長遠來說,新推出的惠港青年措施將為香港青年發展提供很好的平臺和空間。
不少香港青年有意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生活,但對內地文化和生活環境陌生。全國青聯委員、香港菁英會內地事務研究會主任李子樹表示,這些稱心到位服務可以助香港青年一臂之力,讓青年更安心和用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大灣區一展拳腳。
全國青聯委員、香港教聯會副主席穆家駿表示,現在機會放在眼前,相信未來香港青年無論是升學、就業還是創業,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甚至祖國內地其他省市都有更多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包括惠港青年八條在內的一系列中央挺港措施接連推出,為香港青年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香港工商總會青年網絡會長江鈺琪表示,香港青年要跳出“舒適區”,以“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急迫感,主動到內地尋找機遇,以自己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同時成就自己。
“我們香港青年應該更自信地、更有擔當地發揮自己所長,響應國家未來發展建設的所需。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格局下,香港青年既是得益者,也是貢獻者。”李子樹說,在惠港青年措施出臺之際,香港青年只需勇敢邁出第一步,抓住國家發展機遇,未來的道路必然更廣闊、更精彩。
中央惠港之聲頻傳
源源活水,惠港利民。
除了前文提到的八項惠港青年措施,一波中央惠港政策已齊聚香江畔,為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鋪路搭橋”。
一個月內,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到港宣講、“前海方案”落地、“跨境理財通”正式啟動……中央惠港之聲頻傳。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9月13日受訪時表示,這為香港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有利于增強港人對國家的向心力。

8月23日,在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嘉賓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首場宣講活動前合影。
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到訪香港,與各界人士展開交流。在林鄭月娥看來,這令香港各界對“十四五”規劃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看清香港的定位。
她指出,香港納入國家規劃并非首次,但此次“十四五”規劃有關香港的內容最豐富、對香港的支持力度也最大。香港必須要不斷鞏固優勢,完善需要提升的空間。“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土地開發,應該有更進取的一些鼓勵金融發展、支持香港科技創新發展的政策,也可能需要投入更大的資源。”
拓展土地空間成為帶動香港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近日公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明確,前海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發展空間擴展至原來的8倍。
大潮起珠江,前海浪奔涌。林鄭月娥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前海擴展后為香港提供更大腹地,為香港專業服務提供者帶來更多機遇,也為香港經濟提供更大動力。港府會更積極、進取、主動地去參與前海建設方案。
“前海的法律和稅務已接近香港模式,對招攬港澳和國際人才很有吸引力。”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禹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龍安認為,“前海方案”將支撐香港在金融、法律、人才等方面進一步發揮優勢。
林龍安表示,去年12月,其集團深圳總部已成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合孵化空間,“希望借‘前海方案’的東風,積極促進兩地人才流動”。
林鄭月娥則從基建連通、政策貫通、機制互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分析了該方案將給香港各界及特區政府施政帶來的變化。
“民心相通最重要。”她說,希望此次前海擴區能夠增強香港同胞的向心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