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跨越24年的“團圓”:警方憑老照片幫助老人尋回被拐兒子

老呂和妻子與失散24年的兒子緊緊地擁抱在一起。警方供圖
“24年啊,我們終于找到你啦!”9月18日,中秋節前夕,在南充市公安局順慶區分局刑警大隊,老呂和妻子與失散24年的兒子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1997年9月5日上午,老呂和妻子在順慶區新生街菜攤上賣菜,3歲的兒子呂某銀在一旁獨自玩耍。一直到上午10時許,終于閑下來的兩夫婦發現兒子不見了,夫婦倆苦尋一上午無果后報案。警方接到報警后迅速開展調查,但一直未能獲取小孩丟失的準確線索。多年以來,老呂一家多次到公安機關打聽呂某銀的消息,卻總是失望而歸。
澎湃新聞從南充市公安局獲悉,今年“團圓”行動開展以來,該局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統一部署,再次通知老呂夫婦采集血樣,并收集了呂某銀丟失前比較清晰的照片。5月,警方通過這張老照片,人像比中廣東東莞市的陳某昌,后經DNA血樣復核,確認老呂夫婦系陳某昌生物學父母。
呂某銀當年被人拐賣至廣東,現已取名陳某昌。陳某昌非常激動,決定中秋節前夕赴南充認親,與親生父母團聚團圓。
兒子被拐24年,中秋前夕終團聚
老呂老家在四川南充蓬安縣。1997年9月5日上午,老呂和妻子在菜攤上忙著做生意,“就一會兒的時間,兒子就不見了”。除了報警,老呂和親戚找遍了大街小巷和南充周邊鄉鎮,但一無所獲。后來,老呂將尋親信息發布在寶貝回家論壇上,詳細講述了兒子當年失蹤被拐的經過。他一直記得,兒子的10根手指中,其中9根手指的指紋是“筲箕”,只有左手大拇指的指紋是“鑼”。
據紅星新聞報道,兒子丟失了,老呂和妻子后來又養育了兩個女兒。目前已在綿陽上大學的小女兒說,她和姐姐從小就知道家里有個哥哥在小時候被人拐走,也正因如此,她和姐姐從小就被父母要求一定要背熟家里的電話號碼。
前些年,老呂和妻子曾多次到公安局采血入庫,一直沒有收獲。今年“團圓”行動開展以來,南充市公安局再次通知老呂夫婦采集血樣,并收集了呂某銀丟失前比較清晰的照片。警方就是通過這張老照片,人像比中廣東東莞市的陳某昌,后經DNA血樣復核,確認老呂夫婦系陳某昌生物學父母。幾天前,順慶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通知老呂,通過DNA比對,24年前丟失的呂某銀找到了。
認親儀式定在9月18日上午,地點在順慶區分局刑警大隊會議室。不少親戚朋友得知消息后,當天也陪著老呂夫妻一路,歡迎24年前丟失的那名男孩回家。
在短暫的認親儀式上,老呂從衣兜里掏出了一張皺巴巴的“證明”。這是南充市公安局順慶區分局2000年3月1日為老呂出具的兒子丟失證明。老呂說,這張“證明”和一張寫有公安部打拐熱線電話、地址的紙張,他一直小心疊好揣在身上,他始終堅信有一天能夠找回兒子。
據了解,呂某銀當年被拐到廣東一個陳姓家庭,當時,其養父家里當時已有5個女兒,呂某銀在養父家中排行老六,之后,養父母又養育了一個男孩和兩個女孩。
呂某銀說,養父母一家對他很好,但自己小時候并不知道自己是被拐來,直到前些年,才從一些鄰居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他對小時候的事情已毫無印象。陪同呂某銀一起到南充認親的叔叔陳先生說,在侄兒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他們也希望侄兒能夠早點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組織專班查找,讓案件偵破迎來曙光
今年以來,感人的重聚場景已多次出現在四川成都、攀枝花、眉山、樂山、資陽、廣安等地的認親現場。
“‘團圓’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先后組織各種形式的認親活動230余場。我們想通過這類活動,讓廣大群眾共同見證與失散親人團聚的喜悅,同時給仍在苦苦尋親的父母和孩子信心、鼓勵?!笔」矎d刑偵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到,截至9月10日,全省公安機關已成功為550名失蹤被拐兒童實現家庭團圓。在開展的拐賣兒童積案攻堅會戰中,逐一倒查隱案、全面深挖舊案,偵破了一批拐賣兒童積案,抓獲了一批拐賣兒童犯罪嫌疑人。
不久前,樂山市公安局成功找回一名被拐兒童。1993年7月8日,夾江縣焉城鎮村民胡某、徐某夫婦2歲十個月的兒子瀟娃被拐。夾江警方開展了大量查找工作,但歷時多年均未查找到下落。2009年,夾江警方再次登記了胡某夫婦的信息,并采集了血樣。2021年1月,“團圓”行動開展以后,夾江警方再次找到胡某夫婦,采集血樣入庫并提高了數據質量。6月8日,經過數據分析比對,失蹤28年的瀟娃終于被找到。
澎湃新聞了解到,由于當年技術水平限制、證據獲取難等原因,仍有一些失蹤被拐兒童沒有及時找回,拐賣兒童積案無法及時偵破。近些年隨著科技發展進步、辦案能力提高,公安機關有能力也有精力全力偵破此類積案。全省公安機關已找回失蹤被拐60年以上兒童1人,50年以上2人,40年以上14人,30年以上202人。
據介紹,在“團圓”行動中,四川省公安廳抓好數據采集質量,持續開展數據比對會戰,抓好工作技戰法提煉,切實提升工作排查精度。各地公安機關認真梳理拐賣兒童積案卷宗、證據線索,綜合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深入研判,尋找案件突破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