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場|震后瀘縣福集鎮:商戶忙著轉移物品,肉販還在市場堅守
9月16日凌晨4時33分,四川省瀘縣發生6.0級地震,震中位于瀘縣福集鎮草壩村,臨近的嘉明鎮、玉蟾街道影響也較大。地震發生在凌晨,大多數人從熟睡中被驚醒,驚慌失措中奔逃,有人因此受傷,甚至遇難。
但慌亂只是暫時的,當很多外地人早上起床看到地震消息的時候,瀘縣的搜救工作差不多已經結束了。據瀘縣新聞辦當日發布的消息,截至9月16日12時,瀘縣地震造成3人遇難,3人重傷,輕傷85人,緊急轉移73755人,緊急轉移安置3212人。
9月16日中午,澎湃新聞記者抵達瀘縣福集鎮草壩村時,在這場地震中不幸遇難的老人代爹爹已經入殮,親友們已從各地趕來為他送行。
房前的公路上,賀先貴老人帶著老伴正往村委會走,他們準備去村委會打探,看看有沒有統一的房屋鑒定或修繕政策。賀先貴說,他住的老房子瓦片都掉了。村社干部上午就去看了,作了登記,房子暫時不能住人,他和老伴搬到了二兒子家暫住。
草壩村村委會辦公樓前的壩子里,救援人員、志愿者正在忙碌,有的搭帳篷,有的搬運物資,許多物資車輛正向這里聚集。

16日,龍腦橋小學安置點物資發放區。本文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胥輝 攝
距離草壩村4公里外的福集鎮太和場(原太和鄉)也格外喧鬧,大型電力搶險車、工程搶險車、運送物資的車輛不斷開過場鎮。電力供應尚未恢復,許多商戶用發電機發電,街上到處都能聽到“噠、噠、噠”的發電機聲響。
街邊茶館里,老人們正常地打牌、喝茶,有的商家將麻將桌搬到了屋外,幾個鄰居坐在一起,“嘩嘩嘩”地搓起了麻將。
肉攤老板坐在鋪子前,看到外面來的救援人員,就主動打招呼:謝謝你們,辛苦了。老板說,今天在家里做飯的人很少,肉不好賣,半天只賣出去20來斤。他覺得生意差點沒什么,還能正常做生意已經很不錯了。
福集鎮則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各地救援車輛和人員的涌入,這里比往常更加喧囂。鎮上房屋受損的,主要是樓頂女兒墻(圍墻)垮塌,掉落的圍墻磚塊,又砸毀了下面的房檐,地上磚塊、瓦礫隨處可見。
有的房屋震出裂縫,雨水灌入,一些商家正在忙著搶救里面的物品。街道上,房屋受損嚴重的地區,執勤民警在外圍拉起安全警戒線,民警守在出入口,防止民眾擅自進入遭遇危險。大田南街十字路口,許多電力搶險人員正處理歪歪斜斜的電線桿和凌亂的電線,為恢復供電做準備。
整個鎮上最冷清的是農貿市場,里面除了一個肉販需要將當天凌晨進的肉銷出去,還在市場里堅守外,其余的商販都歇業了,市場空空蕩蕩。但偶爾也有居民進市場買肉,下午四五點鐘,唯一的肉販只剩下三四塊肉和一副豬腸沒有賣出去了。

9月16日,瀘縣福集鎮龍腦橋中心小學安置點,兩位老人在帳篷里聊天。
龍腦橋中心小學帳篷安置點,是瀘縣災區最大的安置點。9月16日,當地需要集中安置的居民被陸陸續續集中到這里,住進了帳篷。下午四點左右,各種生活物資還在往這里集中,有的志愿者正在為居民發放礦泉水和食物。
在學校食堂里,志愿者已經準備了晚飯。負責這項工作的志愿者說,16日當天晚上,這里就準備了夠600人吃的飯菜。由于這次地震受災的主要只有兩個鎮和一個街道,并且沒有出現交通運輸中斷的情況,所以附近的物資能夠迅速地向這里聚集,從當天中午開始,受災群眾就基本都吃上熱飯了。
當地警察、武警、醫生、政府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這里設置了執勤和服務點。當地警方透露,16日,瀘州警方投入了1400余名警力參與搶險救援和震區秩序。
據澎湃新聞了解,瀘縣地震已轉移避險7萬余人,設置安置點89個。居民在安置點落腳的時間,取決于他們的房屋鑒定結果。
目前,當地已經開始全面排查房屋受損情況。四川省住建廳抽調了省、市、縣的專家,成立了應急評估專家組,對受損建筑進行應急評估,將根據評估結果進行相應的處理——或繼續正常使用、或加固處理、或拆除重建。
福集鎮大田西街12-20號樓,修建于上世紀90年代,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這棟居民樓經歷過改造。在9月16日這次地震中,這棟樓變成了危房。17日,當地政府開始組織居民搬家,不能繼續居住在這里了。最終是加固處理,還是拆除重建,需要等進一步的鑒定結果。
公開資料顯示,福集鎮全鎮有3萬余人,該鎮在瀘州市屬于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域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石英砂、石灰石、頁巖礦、煤礦等資源,量大質優。福集鎮不僅是全國文明集鎮,還是瀘州市首批“小康鄉鎮”、“十強鄉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