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恒指一周上漲逾千點,AH股溢價創5個月新低

4月15日一大波經濟數據發布后,滬指窄幅震蕩收跌0.14%。總結本周,滬指仍然累計獲得3.12%的漲幅,是近4周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周 。
與A股密不可分的香港市場,本周表現同樣出色。4月15日,恒生指數微跌0.1%,收于21316.47點,終結“7連漲”行情。但就算是這樣,本周恒指還是足足上揚了1139點,升幅高達4.64%,并成功了站上120天均線。
值得留意的是,在恒指7連漲的同時,AH股溢價指數也走出了7連跌。AH股溢價指數,是根據其中成份股的A股及H股的流通市值,計算出A股相對H股的加權平均溢價或折讓程度。指數的數值越高,表示A股溢價越高,也就是A股相對H股來說越貴;而指數越低,則表示A股折讓越大,即A股相對H股越便宜。因此,該指數的下跌,代表A股與H股之間價差縮窄,A股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就更大。
截止至4月15日收盤,AH股溢價指數微升至131.9,仍然處于近5個月低位。不過,投資者并不能高興得太早,以100為基準計算,意味著目前A股相對H股仍有31.9%的溢價幅度。
外資的流動速度也出現投資趨于謹慎的跡象。本周以來,滬股通在前4個交易日的資金凈買入規模均在10億元以上,分別達到13.40億元、12.07億元、35.61億元和19.07億元。而這一數據在4月15日驟降至2.95億元。
相比之下,港股的吸引力似乎更小,4月15日,港股通資金凈流入規模僅為0.46億元,而在4月13日和4月14日,外資甚至通過港股通的渠道先后流走3.37億元和2.66億元。要知道,上一次港股通資金凈流出的情況,還是發生在2015年10月27日。
美盛環球資產管理公司發布的2016年環球投資調查結果顯示,高凈值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劇烈波動性深感憂慮,在能夠提供最佳投資機會的國家排行榜中,中國從2014年時的第2名,滑落至2016年時的第11名。
不過,美盛中國和香港區主管曾劭科派出一顆定心丸,他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盡管我們看到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風險更加關注,但他們并沒有因此減少對中國市場的投資熱情,從我們的客戶當中,還沒有看到有外資撤離中國的跡象。”
事實上,放眼亞太區其他市場,本周內普遍漲勢不俗。
其中,表現最好的是日本股市。當地時間4月15日,日經225指數連升3日之后收跌0.37%,報16848.03點。全周計,日股共上升1026點,大漲6.49%。盡管日本南部熊本縣在4月14日晚間發生強烈地震,拖累當地公用事業股下挫,但市場普遍認為對大市影響有限。
澳大利亞標普200指數在當地時間4月15日上升0.76%,收報5157.50點,一周累計大漲4.45%。
全周表現最弱的恐怕要數臺灣股市,即使表現不敵周邊市場,臺灣加權指數仍在一周內累計上升1.86%,并且終結了連續3星期的下跌走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