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文茜專欄:感謝,Mr.Trump

川普先生是個不折不扣的“美國土豪”,其行徑直逼當年的“蓋茨比”,炫富、吹牛、不害臊。他破產了四次,但沒有一回是完全真的。和許多“破產富豪”一般,他每回總是先私藏好一筆錢,然后銀行、債權人扣押不了他的財產,接著宣布破產。沒多久,東山再起。
他的行徑不完全是富豪,更像個騙子,但他是一名上流社會的高明騙子。于是2008年金融海嘯后在生存中掙扎的美國中下階層,或者收入消失中的中產階級愛上了他;川普先生的粗話,代替他們發泄對時代、對體制、尤其對華爾街金童的憤怒。“不要告訴我川普騙了銀行;因為尋常百姓只有被理專、銀行騙的份,他居然可以騙銀行,還騙了四次。英雄!了不起!”
是的,粗鄙、罵女記者月經不順;打破美國民主傳統不允許組織網軍的川普,一切行為皆被容忍;因為英雄有各種免責權。英雄以一種獨特的模式征服了脆弱的心靈,所以他的一切行徑,不必遵守凡人的道德,甚至法律。愈狂妄,愈舒爽;愈夸大,愈過癮。美國社會至少有一大批川普迷,不是認同他的粗魯及法西斯歧視主義,而是民眾們自己有恨、無奈,他們需要出口,需要一場徹底的破壞,一輪淋漓盡致的顛覆。
于是“去他的教養”,他們決定擁戴一個半瘋半假的非典型人物,一舉打垮美國這個看似體面其實污穢的體制;衣冠楚楚的華府那端,每個人骨子內皆充滿了無恥謊言。
美國一名卡車司機開了12小時的車來到川普造勢現場,他在北卡是個好父親、甚至好丈夫。記者訪問他熱愛川普的理由,他的口氣一點也不狂妄,有一定教養,且衣著干凈。答案很簡單,他不信任現在臺面上的政治人物,在他眼中臺面上的他或她們全是華爾街的共犯;他相信只有“聰明的”川普,可以把“美國夢”找回來。
無論美國的左派右派、保守派或自由派,都對“川普現象”傻眼。“川普是個大富豪,他代表白人藍領?”以思想保守主義旗幟鮮明的刊物《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把川普形容為“自Caligula(編者注:卡里古拉,羅馬帝國荒淫的暴君)以來最沒品味的滑稽小丑”。是的,人可以支持保守主義,但至少那個人該屬于高尚“質量”的社會群體之一。這個惡心人等,居然代表共和黨。天啊!等同判處共和黨死刑。
關于“川普”現象的討論在美國正熱絡著;我不再多加敘述。但若拉開美國本位主義的框窗,“川普們”早已在世界各地有了分身。他(她)們或許沒有川普的魅力,沒有他的喜感,沒有他的低俗,沒有他的糟糕發型,沒有他胡說八道的本領,但是抓住人們“需要一種完全不同的政治”,繼而利用民眾的直覺幻化成不可執行的“民粹主義”,甚至經濟學教授以其“知識”包裝荒唐的國際經濟主張(希臘、西班牙、法國),奪取中央或地方政權;這種現象過去五年早已在大西洋兩岸,太平洋兩岸全面上演。
“川普”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川普”更不是唯一。
差別只是他居然出現在美國,不是國債倒閉的希臘、西班牙;不是備受恐攻威脅的法國、比利時;不是恐懼俄羅斯擴張的波蘭、匈牙利;不是第三世界民主機制不成熟的社會。
川普現象居然出現在美國,這震驚了美國社會。一個諷刺現象,Mr.Trump就住在自由女神五十幾條街之外,他寬闊一望無際的客廳落地窗,往東可以穿透中央公園,往西可以望向布魯克林大橋、自由女神。
但川普先生的解釋是:“自由”女神只屬于美國白人,非穆斯林,尤其必須貌美、月經順暢的女性,而且沒有墮過胎的女性。
川普站在辯論臺上對許多事的說詞,都是“一槍幾句話就讓對手斃命”式的語言。那些大談外交政策,全球化生產鏈、全球單一市場布局棋盤的對手……知識包袱愈多的人,在他身旁顯得愈笨。
在選舉政治上有句名言:“如果你必須解釋,你就輸了。”于是簡單而容易理解的口號,簡化甚至涉及欺騙的懶人主張,大聲且有力貫穿全美。
政治口號盡管事后想起來令人不齒,但往往在當下,可以創造黑暗中曙光的幻覺。它們呵護著人們在金融海嘯后的沮喪,為世間浮載中的小人物無力感找到了出路。
這不只是一個“不信任”的年代,更是“吶喊”的時代;于是自2011年起,全球的吶喊抗爭占領一個接一個,我們在其中看到了小人物的眼淚,年輕人的茫然,體制不被信賴后的崩解,傳統政治菁英的狼狽,以及:投機政客的掠奪。
人在經濟大衰退后,最本能的本性會發展成極端主義或國族主義的“舊政治”,這似乎是自1929大蕭條至今,永恒不變的真理。是的,我們已走上了“人工智能”的時代,但只要人性不變,時代現象雷同,人就未必有超越過往的智慧。
好吧!為什么我要感謝川普先生?
因為過去五年,由于“川普們”的瘋狂現象發生地不在美國,那些瘋狂者并非登場于“民主典范”(至少內政)的國家;人們對于這個“全球化發瘋現象”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甚至依據各地狀況,給予支離破碎的答案。
希臘,民主傳統不穩固、人太懶、國債太高,所以所以……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早有他們的“天然獨”、高第之城有其特殊文明及歷史傳統語言,所以所以……西班牙“我們的黨”崛起、因為年輕人失業率高達近50%、所以所以……法國極右派“國家陣線”崛起、當地穆斯林人口占10%、未來歐洲可能穆斯林化、所以所以……波蘭,即使前執政黨政績良好、但俄羅斯普丁占領克里米亞強勢作為、再度喚起昔日蘇聯共產高壓統治的記憶、所以所以……而阿拉伯之春,穆斯林們終于響應“民主價值”、年輕人勇敢以Facebook大串聯推翻獨裁近40年的強者、不幸的是接而上演的是當地千年宗派之爭以及極端主義崛起、所以所以……
直到Mr.Trump出現,美國及英國、歐洲許多政治或經濟學者才恍然大悟:“沒有一個東西或現象是特產。”它們看似是各種錯綜復雜因素結合而成的政治變遷,其實沒有一個是特產。川普不是,法國的瑪莉·勒朋也不是。
川普只是“悟性”比別人高了一點,更順勢而為。于是一個污言穢語、億萬富翁、紐約及賭城房地產開發商,變成了美國窮人或“魯蛇”代言者。他高舉經濟的保護主義(主要對象中國、墨西哥、日本)、憤怒仇外的民族主義(反穆斯林、反移民)、威權主義(組織網軍攻擊特定電視臺及主持人、評論者)……在我剛才列舉的哪一個國家及社會,沒有類似現象?
這是一場全球性的“共享民粹主義”。川普和其他國家領袖的差別是他居然出現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美國,而且更精于表演,更敢言,更直接,也相較更“聰明”。
想長篇大論反駁嗎?Sorry,You’re Fired。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