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大幕開啟,發改委“三公”經費增850萬
新華網北京4月15日消息,今日(4月15日),財政部對外公開其2016年部門預算,也拉開了2016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的大幕。據悉,今年報送全國人大審議的中央一級預算單位的部門預算共計100個,未來幾天將陸續向社會公開。
財政部今年“三公”經費預算6146萬元,公車購置費為零
財政部介紹,今年各部門將繼續向社會公開部門收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等8張預算表,從中可以看出各部門收支總體情況,以及財政撥款收支預算安排情況。除涉密信息外,今年公開更加細化,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項級科目,其中基本支出進一步細化公開到經濟分類款級科目。
此外,社會關注度高的“三公”經費,仍按“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公開。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細化公開公務用車購置費、公務用車運行費兩個項目,增加透明度。如財政部,2016年預算安排的“三公”經費為6146.48萬元,與去年預算執行數持平,其中公車購置費為零。
財政部介紹,今年中央各部門還將繼續公開本部門職責、機構設置,并對部門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機關運行經費安排以及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占用、預算績效等情況予以說明,對專業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解疑釋惑。
發改委今年“三公”經費預算4396.88萬,較去年增850萬
據中新網消息,數據顯示,發改委2016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4,396.88萬元,比2015年預算數增加850萬元。
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發改委2016年財政撥款收支總預算129,875.36萬元。
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撥款101,841.26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200.00萬元,上年結轉27,834.10萬元。
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5,095.28萬元,外交支出28,478.59萬元,科學技術支出13,179.98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493.58萬元,節能環保支出1,562.10萬元,住房保障支出3,365.83萬元,結轉下年700.00萬元。
發改委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1,841.26萬元,比2015年執行數減少5,544.40萬元,下降5.16%。
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45,164.50萬元,其中:人員經費32,773.65萬元,日常公用經費12,390.85萬元,
數據顯示,發改委2016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4,396.88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3,330.08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491.13萬元、公務接待費575.67萬元。2016年“三公”經費預算數比2015年預算數增加850.00萬元,2015年“三公”經費預算執行數比2015年預算數增加400.00萬元,主要是因公出國(境)費有所增加。
因公出國(境)費2016年預算數比2015年預算數增加850.00萬元。主要是發改委相關工作職責和重點任務增加所致。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發改委,有關涉外任務持續增長;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工作不斷加強,赴外協商談判任務大幅增加。為此,相應增加2016年因公出國(境)費預算額度。2015年預算執行數比2015年預算數增加400.00萬元,主要原因是:2015年發改委參與建立多項國際合作機制,出國出訪任務大幅增加,相應追加2015年因公出國(境)費預算額度。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2016年預算數與2015年預算數、2015年預算執行數相同。
公務接待費2016年預算數與2015年預算數、2015年預算執行數相同。
衛計委今年“三公”經費預算4000萬元,較去年減少
據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家衛計委2016年“三公”經費預算數為4058.70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628.99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2224.23萬元,公務接待費205.48萬元。
另外,衛計委2016年預算數比2015年執行數減少344.64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比2015年執行數減少71.01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減少161.25萬元,公務接待費減少112.38萬元。
今年是中央部門連續第七年推進部門預算公開,也是按照新預算法公開中央部門預算的第二年。2015年共計100個中央部門在預算法規定的時間內,于4月17日公開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今年公開時間提前,公開內容也更加豐富和細化。
新修訂的預算法第十四條規定,經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批復的部門預算、決算及報表,應當在批復后二十日內由各部門向社會公開,并對部門預算、決算中機關運行經費的安排、使用情況等重要事項作出說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