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方口味圍攻月餅界光明頂,終于不用再吃難吃的廣式月餅了

文 | 華商韜略 澤瑾
今年的中秋節月餅,你下單了嗎?
過去,月餅市場由京式、蘇式、廣式和滇式稱王稱霸,在“哪種月餅最好吃”這個中秋節限定話題上,這四大類月餅互不相讓,都擁有一票從小吃到大的忠實粉絲。
然而如今的月餅市場,已經遠遠超越了這四大傳統品類,甚至快要超出人們的“認知邊界”。
無論是爆火的閩南大月餅、內蒙奶皮子月餅等小眾家鄉口味,還是“致命”的螺螄粉月餅、臭鱖魚月餅,亦或是與NASA聯名、和各大博物館合作的禮盒月餅,都贏得了一大批新晉的狂熱擁躉。
這屆月餅,越來越“卷”了。一場圍繞口味、創意和包裝的“月餅之戰”,正在悄悄打響。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2.3萬家月餅相關企業存續、經營,其產量也在逐年提升——從2015年的32.8萬噸,增加到2019年的36.4萬噸;月餅的銷售額也在5年內飆升至196.7億元,直逼200億元大關。
然而,盡管中秋節催生了體量如此龐大的月餅市場,但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加強和細分市場的不斷成熟,月餅企業想從中分到一杯羹也并非易事。
口味上的創新,是月餅們“卷”起來的主戰場。近年來,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小眾月餅“殺出重圍”,成為爭奪消費者的第一大殺器。
譬如最近在小紅書上很火的內蒙奶皮子月餅,就依靠著濃郁的奶香和加熱后綿密的拉絲,讓網友聯想起內蒙獨具特色的“奶味”;溫州的橋墩月餅也是當地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傳統特產,巨大的餅身、酥松的外殼再加上鮮肉、蛋黃等豐富餡料,給消費者帶來獨具特色的浙江味道。
但是光靠地方特色未必持久,想要在越來越卷的月餅屆長紅,能被大眾接受的創意屬性也必不可少。要想成為出圈爆款,形狀、造型、內餡甚至是話題,總得有一個與眾不同。
前有盒馬工坊的螺螄粉、冷鍋串串月餅的獵奇口味,后有上海精神病院跨界推出的“精神餅”——前者的怪味大受年輕消費者追捧,而后者憑借“金鑲玉”的造型和精神病院月餅的反差屬性,引得無數消費者蜂擁而至,本來的78元內部員工價,據說已經被炒到千元以上。

據統計數據,蘇寧和京東兩家電商平臺2020年的月餅銷量均較去年同期上漲約120%左右,而其中占據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就是禮盒月餅。隨著月餅的禮品屬性越來越突出,各家月餅在包裝設計上費盡巧思,附帶的禮品也成為吸引顧客的“制勝法寶”。
故宮博物院的月餅包裝盒圖案華麗精巧,可以作為收納盒使用;金沙遺址博物館的月餅自帶考古盲盒,成功和文創潮玩深度綁定;而好利來的“宇宙漫游”月餅的包裝盒,甚至自帶一款飛行器造型的精致香薰,科技感十足。
月餅的內卷年年上演。不斷推陳出新的特色口味、各種匪夷所思的話題熱點以及別出心裁的包裝設計,已經讓人分不清是旺盛的消費需求催生的月餅市場,還是月餅的“卷”刺激了人們的獵奇體驗。
無論如何,激烈市場競爭的最終受益人,還是廣大消費者。
今年中秋,別忘了來一口“卷起來”的月餅。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