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紀錄片《分化》:為什么工作這么累卻賺得這么少

為什么努力工作,錢還是不夠花?為什么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努力就能改變命運?關于貧富差距的討論近年來不絕于耳,這儼然已是全球性難題。2009年研究全球不平等的暢銷書《精神層面》,指出社會分化給每個人帶來的惡性影響,該書在27個國家暢銷,成為當年最受關注的政治書。近日,根據該書改編的紀錄片《分化》(The Divide)在英國公映,導演凱瑟琳·朗德(Katharine Round)拍攝了英美兩國7名生活在底層的工人,揭露低薪所造成的社會分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后果。
7名底層工人的茍延殘喘

《精神層面》出版后,迅速吸引了全球的關注。作者理查德·威爾金森和 凱特·皮克特認為,收入不平等是大多數現代社會弊病的主要因素,如暴力、肥胖、吸毒、抑郁癥、少年懷孕、疾病等。英國前工黨領袖艾德·米利班德在《新政治家》雜志的一篇文章中曾引用了這本書,英國首相卡梅倫也在他的演講中提到了這本書,英國教育大臣邁克爾·戈夫稱,這本書“分析出色”。
毫無疑問,它是2009年受到討論最多的政治書。但是因為書里涵蓋了海量的國際數據,沒有人敢說,“它能變成一部出色的電影!”除了凱瑟琳·朗德?!皩⒁槐緷M是圖表的書改編成一部電影,這是完全瘋狂的想法?!崩实鲁姓J,研究這本書并為紀錄片籌集資金的過程中她產生過動搖,但她堅持了下來,籌集了12萬余英鎊的預算。
影片生動地展現了7個人的生活畫面,5人來自美國,2人來自英國。他們的生活展現了經濟分化如何導致社會分化,從而給每個人帶來危險的后果。影片視野開闊且野心勃勃,回顧了過去35年導致分化加劇的政治和經濟決策,記錄了在經濟分化的國家,勉強糊口的人們遇到的一個個問題,試圖回答電影副標題拋出的問題:“當富人越來越富,會發生什么?”
電影中,珍妮特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沃爾瑪的一名售貨員,因為人手不足常常忙得焦頭爛額,以至于一名顧客說她看起來就像心臟病要發作了。羅謝爾是英國紐卡斯爾的一名護工,因為工作時間太長,她晚上不能回家哄孩子睡覺。她希望自己能拿到更好的報酬,這樣就可以償還用信用卡債務,那是給孩子們買衣服和鞋子等欠下的4000英鎊賬單。利亞是美國弗吉尼亞州里士滿的一名肯德基店員,每周工作六天,仍然付不起房租,疲于應付債務公司的電話。
影片中,每個人都在掙扎,想方設法地提高生活水平。每個人都面臨無窮無盡的壓力。這就是美國和英國這兩個全球收入最不平等的國家中低收入工作者的現實狀況。
華爾街心理咨詢師奧爾登一心想要成功,他辛勤工作,努力攢錢將家搬到一個有門禁的小區,以至于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家后只來得及給女兒們講睡前故事。有一次背部動完手術后,他不等完全康復,第2天早上就出現在了辦公室。

“我想盡可能多地覆蓋書中提及的社會問題,但是要以一種含蓄的形式表達,不能讓觀眾覺得我們在討論社會問題。我想談論那些無處不在的問題——社會崩潰,對犯罪的恐懼,不斷加劇的精神健康問題。我希望這部電影能人性化一些。”朗德說,她希望能將書中探討的問題通過影片呈現給那些“可能從未讀過關于不平等的書籍”的觀眾。
窮人的債務是富人的利潤

《精神層面》的主題是,在分化的社會中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糟糕,所以聚焦美國(前0.1%的富人擁有的財富大致相當于底層90%的人口擁有的財富)和英國(最富有的1000人比最窮的40%人口擁有的財富還要多)是有意義的。
《分化》還聚焦了一些人的不幸福與不快樂,如來自美國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的珍。她最近搬到了有門禁的小區,但她發現鄰居們互相不說話,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和她的孩子玩。珍說,居民們計劃在小區里建起第二道柵欄屏障,將相對貧窮的鄰居排除在外。
該電影在開頭和結尾處穿插了奧巴馬總統2012年的國情咨文,他宣稱:“沒有任何挑戰比這更為迫切。沒有任何爭論比這更重要。我們要么滿足于這樣一個國家,其中越來越少的人富甲一方而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卻勉強度日。或者我們可以重建我國經濟,讓人人都得到公平的機會,人人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人人都遵守同樣的規則。”這個片段令人沮喪,也是個有力的提醒,在下一屆美國總統選舉的準備階段,有多少迫切的挑戰已經解決了呢?
《分化》將英國已故首相撒切爾夫人開始廢除工會的鏡頭和1990年代的一些億萬富翁出現的鏡頭剪輯到了一起,比爾·蓋茨僅僅6個月就賺了100億美元,他的個人凈資產達到250億美元。它還聚焦了沃爾瑪的企業史、英國衛生保健行業的問題、暴力犯罪的影響、英國格拉斯哥的酗酒問題等等,所有這些都讓你天旋地轉。
一般人對超級富豪的了解并不多,美國法官理查德·伯曼說,一名看起來很疲憊的70歲風險資本家,曾給貧富差距的體制做了滑稽又哀傷的辯護:“沒有巨額回報,像我這樣的人誰會愿意每天工作15-20小時?!?/p>
美國債務的增加,以及次貸危機的起源和結果也在影片中談及,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一開始說:“我們當然不希望監管妨礙人們擁有自己的房子”,以及“要實現550萬少數業主的目標”,幾年后金融危機爆發,他又堅決地說:“我們不應該救助那些做出魯莽決定而買下負擔不起的房子的人?!?/p>
前華爾街分析師凱茜·奧尼爾觀察了過去35年美國信貸寬松(政策)的情況,“1980年以前,人們過著簡單的金融生活,現在他們完全沉溺在財務賬目中,他們都欠著債?!?/p>
德意志銀行前副總裁亞歷克西斯·古德斯特恩對債務也頗為不滿,他稱:“債務對我們來說可能意味著‘我需要貸款來上學’或者‘我需要貸款來買房’,但是對我的前同事們來說,這只是他們買賣和打包宣傳的一個產品——他們借此來獲得超額利潤?!?/p>
古德斯特恩對銀行業的厭惡是因為自己曾接觸了它的內核?!跋脒^舒適的生活沒有錯。我也不認為想要變得有錢有什么錯。但是,華爾街的野心是有無窮多的錢,多到你可以拿起電話對任何一個你不喜歡的人說‘去你媽的’?!?
底層勞工:我也想發出自己的聲音

貧富差距帶來了沮喪也伴隨著憤怒。護工羅謝爾渴望地說:“我希望自己不用這么累地工作。我希望可以多看看我的孩子。我不奢望過多么好的生活,我只想生活變得容易一點?!彼l起了一個活動,反對公司迫使護工變成零時合同工,因為護工們經常發現自己收入低于最低工資水平。
珍妮特述說了自己在街角曾經擁有的商店,如何在沃爾瑪搬進街區后就破產的情況,她如何進入這家零售商從事不規則的輪班工作,現在她發現自己處于被驅逐的邊緣,因為她負擔不起抵押貸款。她勇敢地站到沃爾瑪年度股東大會上發言:“我們的CEO去年賺了2000萬美元,是沃爾瑪普通同事的1000倍,恕我直言,我不認為這是對的。”

利亞現在在肯德基和麥當勞輪班打兩份工來償還債務,同樣也在為快餐店員工們爭取更好的收入。
朗德對她的拍攝對象說,她在“制作一部電影,講述經濟與社會關系,以及這種關系如何影響不同收入群體”。大多數人都想參加,這樣他們就可以表達自己的困惑,質問為何他們辛苦工作,收入卻如此微博。
利亞在電話中說:“很高興看到影片傳遞出我們在掙扎的訊息?!彼恐芄ぷ?8小時后可以拿到150美元?!斑h遠不夠,我必須工作,直到我做得更好?!彼?1歲的女兒不理解,為何母親工作這么多卻賺得這么少。利亞說,“我不能陪著她,幫她做點家務。但是賬單要還,我們要吃飯。我不得不工作,否則就要挨餓或者睡大街?!?/p>
“美國是一個極度分裂的國家。我們在底層。上層人越來越富。為什么貧富差距這么大?我們拼盡全力工作。為什么賺的錢還不夠溫飽呢?”利亞問道。她希望人們能看看這部電影,“清醒過來,明白真正的生活岌岌可?!薄?/p>
“我們都應該快樂生活。美國夢是有家庭,有房子,不用擔心忍饑挨餓,不用擔心付不起賬單,不用擔心養不活孩子。如果公司的CEO們放棄他們的權利,提高工人的工資,這些夢想是可以實現的?!崩麃喺f,“我不奢望成為百萬富翁。不奢望擁有珠寶、皮草、滑雪旅行或其他的什么。我只希望能夠時常帶我的孩子去看看電影?!?/p>
在紐卡斯爾,羅謝爾也興奮地看到自己的生活被拍成了電影?!叭绻阋粺o所有或者籍籍無名,有時候人們不會聽你說什么?!彼f,“我希望人們意識到我們也會發出聲音。我很害怕,但我也可以發聲?!?/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