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九一八事變”90周年之鐵路祭行(下)
黃哲
因為鐵路生,順著大動脈長
“九一八事變”是日寇誣陷當時由其管轄的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被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全面侵占東北的侵略者行徑,側面也反映了在近現代,鐵路是名副其實的大動脈。
作為中東鐵路T字交匯點上的哈爾濱,就因為鐵路,從一座叫做秦家崗的小村莊,變成國際大都市。道里、道外兩個區,因鐵道而得名,一個是從中央大街展開的外僑聚居區,另一個則是中國人聚居的、古老的濱江縣衙所在地。

始建于1906年的馬迭爾賓館是中央大街最有名的店址,全中國獨一份的哈爾濱早餐——“冰棍蘸酸奶就面包”是從外僑處學來。本文圖均為 黃哲 攝
常言道:人往高處走。世界上大多數城市,富貴階層都聚居在地勢高的地段。中東鐵路正是順地勢修在坡下,昔日南側坡上的秦家崗小村,身價陡增。偽滿時期的哈爾濱,無論中國人、日本人還是歐洲僑民,都有個共識:道外是煉獄,道里算人間,南崗是天堂。

哈爾濱南崗是昔日遠東的超級CBD
這話雖然夸張了點,但南崗的地位,從地名就能看出來。從南出口出哈爾濱站,郵政街、銀行街、海關街……魚貫排開。鐵路除了帶來移民和一般的買賣,更是帶來了總部經濟。比如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中國和歐洲的郵政、電報通訊,幾乎都要從這里中轉,是名副其實的“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原中東鐵路大飯店
昔日和上海和平飯店并稱遠東飯店雙雄的中東鐵路大飯店,就坐落在哈站兩個路口外的銀行街口。電影《滾滾紅塵》里,林青霞和吳耀漢就在那座建筑一層餐廳的壁爐旁,吃著天價的大餐。那座堪稱新藝術裝飾風格代表的雨棚下,飾演落魄前偽滿官員的秦漢蹲在那兒,一邊避著紛飛大雪,一邊要飯。昔日幾乎所有來過哈爾濱的名人要人,都下榻過此處。但當我想要先看看房再決定是否入住,結果遭遇了上世紀國營招待所的態度,遂連忙打消念頭。

今天肯德基所在的小樓,昔日的主人是俄籍或日籍的鐵路局局長。
順著正對哈站的紅軍街,再往南和高處行,一座座花園別墅和華美的辦公大樓鱗次櫛比。最為集中的則是被稱為哈爾濱龍脊的大直街。仔細看那銘牌,還是鐵路推出來的:從中東鐵路局局長大人的獨棟別墅,到高級職員的聯排湯豪斯,再到普通職員的公寓樓。除了鐵路局和鐵路文化宮,另外兩座更宏偉的大廈,一座是科學重鎮哈工大,另一座今天是哈工大附中、從前是哈商大——這兩所高等學府,分別脫胎于中東鐵路學堂的工科與商科。

被稱為“大鷹樓”的原侵華日軍731部隊司令官邸兼駐哈聯絡處
最多時,三十多座領事館都坐落在這個街區。拐進吉林街口,一座有著兩只大鷹浮雕的民宅,掛著捷克斯洛伐克領事館舊址的牌子。“牌子沒掛錯,這樓最早是蘇聯領事館、蘇聯人換了更大的樓之后,捷克領事館搬了進來”,一位住戶告訴我。
“這不是紀念館,是罪證陳列館!”
大直街路口,就有開通沒幾年的哈爾濱地鐵1號線。一個多小時后,我從這條線路的南端終點新疆大街站出站,看見指示牌赫然寫著:2號口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
高墻里是空曠的地面,間或分布著毫無人氣的紅磚房、除了煙囪之外毫不顯眼,一條單軌專用鐵路線深入腹地。這一下和我腦海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影像疊合起來。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主入口
只是奧斯維辛和這里有兩點不同,前者方圓幾百米沒有居民,后者不僅被居民區包圍,時有居民提著菜籃子、書包或是狗繩,從遺址腹地橫穿而過。甚至在大部分舊址、遺址所在的第一保護區和凍傷實驗室所在的第二保護區之間,還見縫插針地蓋了一排不矮的國企家屬樓。此外,奧斯維辛幾乎沒有任何大型新建筑,而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本世紀新建的罪證陳列館。
原本部大樓大多是昔日辦公室模樣的陳列,731部隊悍然違反國際公約、從事細菌戰的罪行,必須得到這座新館才能現出原形。比起一看就能明白的注射器、細菌彈殘片、防毒面具等,少人問津的檔案和史料價值顯然更高。尤其是731部隊的“房友會”資料,以及由他們開枝散葉而來的侵華日軍北京1855細菌部隊、新加坡9420細菌部隊的《留守名簿》,都是這兩年新近征集發掘到的力證。

保存在罪行陳列館里的檔案

原731成員所用物品和家信
后勤部門的工作日志則表明:日軍高級干部不僅每餐有咖啡和甜點,這群高級知識分子更是可以白天干著殺人的勾當,晚上進城享受音樂會、歌劇等高雅藝術。當看到原731部隊成員大多得到善終,石井四郎的女兒甚至在多年之后的日記里,還在懷念他們在吉林街別墅里的“幸福生活”,這不禁讓人想到了那句話: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第一次來哈爾濱旅游,就跑‘731紀念館’受教育來了。”休息區一對小情侶面帶笑容、分享著旅行見聞。
“小伙兒,這可不是紀念館,是罪證陳列館。”一位有些上年紀的志愿者,看得出來是實在忍不住了。
“對不起,我錯了,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以后記住了。”小伙子態度還不錯,而且知錯就改。
我告知這位志愿者老師,他的南京同行也像他一樣認真:如果聽到“南京大屠殺”和“紀念館”之間沒有遇難同胞幾個字,也會如此不厭其煩地糾正。

被毀的回水池

鍋爐房

原毒氣實驗室和新建的罪行陳列館
這位哈飛集團退休的老知識分子,把我一直送到大門外,指著不遠處的斷壁殘垣——“那個只剩一底兒的是回水池,還有一面墻的是鍋爐房,最近處那座完好的二層小樓?毒氣實驗室。”如陳列館所示:這支部隊的司令石井四郎在敗亡前,曾接到絕對要掩蓋細菌戰罪行的“最高指令”,于是又對下屬們下令“將石井部隊的一切從地球抹掉,連同你們大腦中的一起”,結果因為引以為豪的建筑質量,反而讓殺人魔窟的細節自己暴露得更為徹底。
“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平房”
隨便查了下地圖,發現這樣的專用火車道在哈爾濱不少,在平房區尤其分叉奇多。“那可不,我們平房都是大廠。火車道都不是直接通到廠一級,都得細到哪個車間”,在家屬區的社區服務站,熱心的社工大姐告訴我。

從平房火車站通向731部隊深處的專用鐵路線
鄰居動力區(現已并入香坊區)命名是因為“三大動力”——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和哈爾濱鍋爐廠的所在。“我們平房也不次,也是三大——‘東東飛’(東輕鋁業、東安發動機、哈爾濱飛機廠),直接整成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而且說起來,我們比動力還早,他們一五計劃才建,我們四十年代就有了。不過,這早其實沒啥可驕傲的,因為是在日本人剩下的飛機修理廠和電機廠的基礎上。”
和731部隊遺址隔著路口對角相望的聯排三層小樓,地名牌上寫著是哈飛宿舍,文物銘牌上則顯示是原731部隊宿舍。昔日侵華日軍的下級軍官和成家的職員,直到上世紀末,五十年內,不知有多少哈飛員工在新婚分房住進這里。

雖然掛著文物牌子,但哈飛宿舍(原731部隊宿舍)狀況堪憂。
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計劃中,有著“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平房”之說,細菌站基地再通過航空等手段,輻射東亞。而這一切的最初前提,還是因為鐵路的到來。
“九一八事變”之后,名義上包括哈爾濱站在內的中東鐵路北段還由蘇聯管轄。日本先是繞開蘇聯,吞并了松花江北、由中國人自主經營的呼海鐵路,把魔爪伸入大興安嶺;接著又修筑拉濱鐵路,直接連通了朝鮮殖民地,而平房鎮就在這條鐵路上;然后建設東江橋和哈爾濱東站,把呼海、拉濱鐵路相連通;等到1935年,從蘇聯手中把中東鐵路買下。日寇實際統治下的哈爾濱,已經成了形狀到行為都名副其實吸取中國人脂膏的巨大五爪章魚。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