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金華完成省內首家學科類培訓機構“營轉非”登記

9月14日,金華市婺城區英華時代教育培訓有限公司負責人倪俞華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兩本全新的證件。 錢江晚報 圖
9月14日下午,浙江金華市婺城區英華時代教育培訓有限公司負責人倪俞華拿到了由區教育局頒發的《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和區民政局頒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這也是浙江首家完成“營轉非”登記學科類培訓機構。
“機構性質明確以后,老師、家長都吃了定心丸,就等政府出臺培訓費用指導價了。我們會嚴格按照政府規定的時間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英語培訓服務。”9月15日,倪俞華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兩辦”有關“雙減”意見和教育部等部門文件精神,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不得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成員分配利潤;同時必須嚴格按照章程開展活動,按時參加年度檢查,主動接受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管理。
金華是浙江唯一的“雙減”工作試點市,8月下旬,該市委常委會原則通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實施方案》;市教育局明確提出近期首要重點工作是要求各學科類培訓機構于9月30日前明確發展方向,年底前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據了解,學科類培訓機構“營轉非”需要經過三個部門的辦理:首先到民政部門辦理名稱預登記,再向教育部門申請換發新的辦學許可證,同時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注銷現有培訓機構的營業執照,最后向民政部門申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倪俞華介紹,他已在金華從事十多年外語等學科培訓教育,目前有5個培訓點。“雙減”政策對培訓機構影響很大,營業時間與生源都受到較大影響。“營轉非”意味著培訓機構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不過由此可以打消此前老師、學生家長和學生們的眾多顧慮,能專心、純粹地為學生提供外語等學科培訓。
婺城區教育局局長李剛表示,區里對學科類培訓機構“營轉非”建立變更登記全流程“一件事”聯辦機制,辦事環節由3個減少到1個,教育換發辦學許可證、民政登記1個工作日可辦結。目前,婺城區有40多家學科類培訓機構有“營轉非”申請意愿。
金華也有部分學科類培訓機構轉型非學科類培訓機構。9月14日,婺城區勵優藝術培訓有限公司完成了全省首個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向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變更登記,完成變更后該機構將從此前兒童英語的學科類培訓向兒童戲劇、美育、口才、讀物、益智等非學科類培訓方向轉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