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成立,國網董事長劉振亞擔任主席

國家電網公司所力推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從概念落到了組織。3月30日在京舉行的2016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上,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下稱合作組織)正式宣告成立。該組織由國家電網公司獨家發起成立,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擔任首任主席,總經理舒印彪擔任三位副主席之一。
在29日舉行的合作組織一屆一次理事會上,出席會議的理事單位有:國家電網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山東大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日本可再生能源協會、俄羅斯電網公司、巴西電力公司、氣候議會、伯明翰大學、西門子股份有限公司、ABB集團、摩根士丹利、埃森哲等。
該合作組織的另外兩位副主席分別是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和日本可再生能源協會會長孫正義。
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期間,國家電網公司、韓國電力公社、日本軟銀集團、俄羅斯電網公司共同簽署了《東北亞電力聯網合作備忘錄》。
據新華社報道,東北亞聯網是把蒙古、中國東北和華北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可再生能源基地與我國華北、日韓等負荷中心連接起來,實現地區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
近年來,劉振亞本人早已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網概念的代言人。但凡其所到之處,劉振亞都會大力推介宣講全球能源互聯網。他用“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來概括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本質,稱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是清潔能源在全球范圍大規模開發、配置、利用的基礎平臺。其中,特高壓電網是關鍵,智能電網是基礎,清潔能源是根本。
劉振亞提出,特高壓電網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的主網架,世界各大清潔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都在特高壓輸送范圍內。北極風電可以通過特高壓向亞洲、歐洲、美洲送電,構建亞洲-歐洲-美洲互聯電網;北非、中東太陽能可以通過特高壓向北送電歐洲、向東送電亞洲,構建歐洲-非洲-亞洲互聯電網。其他各洲之間、國與國之間都可以通過特高壓等多種方式實現互聯。跨洲跨國電網互聯具有顯著的時區差、季節差、電價差效益,將大幅提升清潔能源的安全性、經濟性和穩定性,實現能源生產全球化、配置全球化、貿易全球化。
劉振亞還為該設想劃定了國內互聯、洲內互聯、洲際互聯三個推進階段:從現在到2020年,重點加快各國清潔能源開發和國內電網互聯建設;到2030年,重點推動洲內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和電網跨國互聯;到2050年,重點開發“一極一道”能源基地和推動電網跨洲互聯,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