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南省回應災害影響:87萬公頃農作物受災,正搶種補種改種
9月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近期河南遭受特大洪澇災害,河南將如何在防災減災中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對此,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周霽表示,近期,河南遭受了極端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河南災情牽動國人的心。國家各部委調集人員、物資、資金支持河南,兄弟省份奔赴河南實施救援,社會各界捐款捐物,無私奉獻,催人淚下。
“在這里,我真誠地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一億河南人民,感謝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在一線參與搶險救災的同志們,感謝社會各界和媒體朋友們對河南的關心支持。”周霽稱。
周霽表示,災后重建目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作為全國糧食生產的重要基地,這些年來,已連續四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300億斤,小麥生產穩定在700億斤以上,今年夏糧喜獲豐收,產量達到760億斤以上。但這一輪的極端強降雨洪澇災害對秋糧影響比較大,受損農作物面積約87萬公頃。
周霽表示,在國家各部委的關心支持下,特別是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河南省及時搶種、補種、改種,也就是把這次災害的損失爭取降到最低點,確保今年糧食產量繼續突破1300億斤,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民生責任。當然,這一輪災害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環節,所以圍繞綜合能力提升,正在著手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興修水利設施。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一輪強降雨也使河南的水利設施有5900余處損毀,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加固搶險,蓄滯洪區分洪口、漫溢決口等嚴重損毀的地方已全面搶修完畢。現在正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編制災后重建總體規劃,也就是指導河南把后續的災后重建工作做得更系統、更科學。在水利方面,把病險水庫的加固問題,區域性流域性干支流的加固問題、疏浚問題,還有蓄滯洪區系統治理的問題,一并開展,提高河南抗旱排澇綜合能力,提升應急抗災能力,既要抗旱還要防洪。
二是守牢耕地底線。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住農田就能保住糧食生產。在這方面,河南堅決守牢1.22億畝耕地和1.02億基本農田。在國家支持下,河南正在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和高效節水灌溉農田改造,計劃到“十四五”末能形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4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農田,保證糧食生產1300億斤的基礎。
三是強化種業支撐。種子是糧食生產的“芯片”。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河南正在依托國家生育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種業現代化農業產業園等幾個“國字號”平臺,聚焦創新資源,保護好種子資源,實施技術突破,也就是從源頭上,要把河南建成種業大省,從種業源頭上保障糧食安全。
四是做強特優農業。河南“地下”有資源,“地上”有農作物,要做好“地上”文章,這些年通過不斷努力,農產品深加工已經成為河南的重要支柱產業,大家熟知的思念湯圓、三全水餃、雙匯火腿腸、好想你棗這些產品享譽海內外,后續將圍繞這些優勢企業招引嫁接,把河南的比較優勢不斷放大,延伸河南農產品生產加工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提升比較優勢,在比較優勢中也調動種糧積極性,鞏固好糧食生產的基礎,最終扛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也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抗災能力,提高優質農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