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在B站最火的男人,怎么會是孫紅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財經”(ID:DTcaijing),作者:張倍笛;編輯:唐也欽,設計:戚桐琿、張 燦。
要問2021年夏天最火的男演員是誰,答案一定是孫紅雷。
畢竟手握2021年暑期檔最爆的劇——《掃黑風暴》。《掃黑風暴》有多火?一眾曾經狂罵超前點播的“理性”觀眾,現在為了它一集接一集給騰訊視頻送錢。
而孫紅雷也成了這部劇的防偽標簽。有網友吐槽,我看了20集也沒看到孫紅雷出場,原來是看錯了劇,看成了《打黑風暴》。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對于逛B站的年輕人來說,孫紅雷成為今夏頂流,跟《掃黑風暴》無關。
孫紅雷在B站到底怎么紅的?
如果你也有在B站閑逛的習慣,最近一定經常刷到孫紅雷的視頻。這些視頻播放量動輒百萬,主角是孫紅雷17年前在電視劇《征服》里飾演的黑惡勢力——劉華強。
《征服》原片段,在短短2分鐘內演繹了“一個西瓜引發的血案”。
穿著黑色夾克的劉華強,騎著一臺黑色小摩托來買瓜,下車后就對攤主連續發出靈魂叩問:“這瓜多少錢一斤?”“你這瓜保熟嗎?”
攤主回著“兩塊一斤”“不熟你劈我瓜”,熟練地把瓜放到貼了吸鐵石的秤上。結果劉華強直接掀了攤主的秤,還隨手拿起桌上的刀把西瓜劈開。

(賣瓜攤主,圖片來源:《征服》)
攤主氣到發飆。但劉華強才是真狠人,反手一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攤主的兩個小弟,一個暈血倉皇后退,另一個大喊“殺人啦!殺人啦!”。劉華強騎著黑摩揚長而去,最后還不忘對著鏡頭邪魅一笑。
劉華強買瓜之所以經典,一方面是因為荒誕,被截取的故事沒有前因后果,從買瓜開始,到殺人結束,沖破了正常的行事邏輯;另一方面,賣瓜攤主的形象和行為,也不是啥好人,看到這樣的“惡”被更大的“惡”消滅,爽度拉得很高。

這樣經典的作品,前幾年就在B站鬼畜區出現過。但直到2021年7月14日,劉華強宇宙才算真正迎來了開山之作——《誠 信 商 家》。
在這個視頻中,你能看到UP主用堪稱偷天換日的剪輯大法,把原視頻硬生生剪成了四個不同結局的故事。在最后一個故事里,身中一刀的攤主還說著“歡迎下次光臨”,劉華強對他露出感動的笑容。

(圖片來源:B站閱讀理解5級讀者評論)
5天以后,劉華強宇宙迎來最重要的一部作品,由UP主夜雨繁星y制作的《薩日朗!!》。
在這部作品里,“薩日朗”諧音“殺人啦”,與原視頻形成奇妙的連接。UP主用精湛的人工調音技術,把“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替換成了“你這瓜包熟嗎?你是故意找茬?”,全程平仄對應縱享絲滑。
就是不知道同樣入駐b站的烏蘭托婭老師心情如何。

(圖片來源:B站)
自此,劉華強宇宙宣布攻占B站鬼畜區。
如今的劉華強宇宙里,《征服》買瓜片段的每個動作與表情都被拆解成獨立的段子,“華強買瓜”這個劇情被應用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你能看到劉華強化身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救下慘遭歹徒搶劫身中數刀、身患老年癡呆的水果攤老板,值得水果攤最甜的一個瓜作為獎勵。

(圖片來源:B站)
還能看到科幻大片,手拿各種熱武器最后化身超人老鄉的瓜攤老板,用一雙激光電眼打退了鋼鐵俠中國分俠劉華強。

(圖片來源:B站)
就連黑龍江一姐張美玉女士,都要來這個瓜攤與劉華強來一次命運般的邂逅。

(圖片來源:B站)
到現在,劉華強宇宙已經貢獻出超過3個千萬級播放量、數十個百萬級播放量視頻,任誰都得來一句——
“劉華強在B站上是真的頂流啊!”

DT君特意在上班時間(?)看完了播放量TOP 20 的視頻,驚訝地發現,這二十個視頻在使用相同素材的情況下,居然每一個都有獨特風味,也難怪B站的同學們化身知網,給了UP主們查重率百分之零的優秀評價。

(圖片來源:B站)
看劉華強時,B站的年輕人在想什么?
在一眾UP主的努力下,B站的小伙伴表示,劉華強已經承包了他們的暑假。

(圖片來源:B站)
評論區也已經被賣瓜攤主傳染,以“你故意找茬是不是啊?”來識別自己人。
早上刷一遍劉華強,中午刷兩遍劉華強,晚上刷三遍劉華強,這就是許多小伙伴每天的日常。家屬光憑視頻里隱隱傳來的摩托車馬達聲,就能推算出自家崽又在刷買瓜。

(圖片來源:B站)
到底是怎樣的魔力,讓大家愛不釋手?
我們采集了劉華強播放量TOP 20 視頻中的近8萬條彈幕,找到了一些熱門關鍵詞。

在這些關鍵詞里,我們看到年輕人表達的兩種情緒。
一是愉悅。
在不同劇情的劉華強視頻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屏幕上出現最多的關鍵詞。
人們流轉在他人的創作中,被精妙的創意與反轉擊中笑點,嘆服一句“臥槽”“離譜”,被刺激出多巴胺,不斷想要更多,然后再來“億遍”,獲得簡單的快樂。
二是尋求認同。
彈幕中還高頻出現了很多場景限定詞,如果沒有在B站看過劉華強二創視頻,就無法理解。比如“薩日朗”“買瓜“彳亍”“異性”,都是大家在看劉華強二創視頻時挖出來的梗。而“KKSK”來自二次元,是日語“喜歡這部分”的縮寫,B站的小伙伴往往會在視頻精彩片段使用這個詞,以表達贊美。
這些都是專屬于自己人的黑話。通過這些黑話,年輕觀眾們才能確定,自己不是獨自一人快樂,而是在參加一場眾人的狂歡。排隊發送外人看不懂的話,擁有同樣的趣味,我們就屬于一個集體。
年輕人為什么喜歡看劉華強?
如果是經常刷B站的朋友,應該會對孫紅雷的走紅之路感到熟悉。在這之前,趙本山、雷軍、唐國強等前輩,都因為經典作品被大量二次創作而成為當時頂流,并在B站留下了《改革春風吹滿地》《Are You OK》“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等經典作品。
鬼畜在其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鬼畜視頻里,創作者會將視頻素材原有邏輯打破重組,對畫面和音頻進行簡單剪輯和重復播放,與背景音樂達成同步效果;如果創作者的技術水平更高,還會加上一些特效。以劉華強的視頻為例,大家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思路,對原視頻進行拆解,與其他流行元素拼貼,形成一個新的主題。
年輕人喜歡看劉華強,其實是喜歡看鬼畜。鬼畜視頻一般搞笑又洗腦,無限量向年輕人供應不用動腦的快樂和談資。前面我們提到,大家在觀看過程中表達的情緒主要是愉悅和尋求認同。逗樂和社交都是年輕人剛需,擁有最廣大的市場,這是鬼畜等二次創作文化越來越繁茂的基礎。
而且,二次創作往往更能踩中年輕人的嗨點和痛點,因為它們是年輕人自己深度參與創作出來的共同情緒。
1992年,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盜獵者:電視迷和參與式文化》中提出了參與式文化。數字技術的出現,打破了只有專業生產的局面。讀者或觀眾可以主動去閱讀文本。他們“盜獵”出對自己有用或有快感的片段,從有限的文本材料中拼貼出具有自我社會經驗烙印的作品。
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布渠道,創作權不斷下沉,“點贊”“轉發”機制又進一步刺激了創作欲,我們進入人人參與的時代。
每個公開發布的二次創作作品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盜獵者”重新混制,提供承載普通人共有情緒的素材;“腦補者”豐富意義,賦予作品供更多人討論的“梗”和生命力;“游戲者”參與狂歡,造就一場洶涌的傳播熱潮。

(在《內向顧客》作品里,評論對up主創造的社恐劉華強感同身受)
年輕人不需要知道劉華強在《征服》這部劇中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也不用知道他為什么買瓜時要砍了瓜販。在參與式文化的宇宙中,劉華強是薛定諤的人,由UP主和觀眾來共同賦予他新的意義。
我們也可以說,年輕人不是愛看劉華強,而是享受與遠方同伴共創的群體表達和快樂狂歡。
劉華強會過氣,但一起找樂子不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