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推進預算改革
了解政府做了什么以及要做什么,了解所有消耗公共資金的機構怎么花錢,了解政府收了多少錢、怎么收錢以及要收多少錢,最便捷的方式莫過于閱讀預算報告。這些年來,預算改革就是照這個方向努力并取得重大進展的。預算改革“全面規(guī)范、公開透明”的目標定位也是這么來的。
國家所花的錢主要來自稅收。稅收“取之于民”,是否做到“用之于民”,預算能夠給納稅人一個交待。國有資本屬全國人民所有,作為“股東”的人民,有權利了解國有資本運作、盈利與分紅狀況。政府性基金以及其他收入,與公共權力或公共財產總是有密切聯系,人民同樣有權利了解這些資金的取得與支出情況;社會保險基金更是人民的保命錢,人民應該了解基金的運作狀況。現代化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政府運作的公開說明。同時,這也是人民知情權得到滿足的需要。
預算改革非常復雜,任務相當艱巨。預算法的修正以及相關管理制度的確立,說明預算改革的進步。財政部門在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中的作用是其他各方所不可替代的,但預算工作的好壞,并不只取決于財政部門。預算改革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社會對預算改革應有足夠的耐心。法令可以影響社會,但不會一下子就改變社會。預算改革的完成,需要的不僅是財政部門的力量,而且還需要耗費公共資金的政府各部門的配合,需要人大政協更好地發(fā)揮作用,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
預算改革涉及不少專業(yè)技術問題。編制以權責發(fā)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披露政府資產和負債信息、反映政府現金流狀況等等,是前所未有的工作。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了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即使可以借鑒,也需作適當調整,才能真正反映中國的實際情況。政府收支分類制度也亟待進一步完善。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必須基于基礎信息。一些基礎信息尚不健全,包括政府資產、地方債務等信息都還在整理之中。這些工作需要專業(yè)技術支撐,需要方法創(chuàng)新,需要一定的時間。
預算改革與預算工作的進展絕不是簡單地說“Yes”或“No”就夠的。對預算報告的評判也是如此。重要的是縱向比較,要看到改革和工作的進展,看到下一步改革的可能進展。預算改革只要是沿著目標方向前進,就值得鼓掌。預算工作只要與改革的精神相符,同樣值得點贊。當然,這絕非改革可以任意滯后的解脫。橫向比較同樣不可或缺,公共資金的收取與支配使用,也反映公共服務效率的高低。預算改革因此需要時間表,且必須按照時間表的要求穩(wěn)步推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