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一個家庭生與不生的糾結

元丁
2016-03-08 16:13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智庫 >
字號

【題記】

我生性喜靜,不愛折騰,所幸求學、工作、成家之路還算平穩、順利。五年之前,單獨生二孩的政策沒下來,全面放開生二孩的政策更是杳無蹤跡,而我卻意外地懷孕了!于是,我中規中矩的生活軌跡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延伸,我,成為了一位超生的媽媽……

家庭遇上了大難題

2010年6月,一個尋常的清靜早上,我與老公開玩笑地說:“莫非懷上了,這個月超過10天沒來了。”一向經期準時,超過10天,這讓我心里犯嘀咕了。老公不以為然地隨口答道:“早幾天晚幾天沒事吧?要不,你測測?”

那天下班,我接了女兒放學,就去藥店買了一盒驗孕棒回家。我悄悄關上了衛生間的門。第一支是二道紅!第二支是二道紅!第三支還是二道紅!我的心緊了一下,“我懷孕了!”這念頭猶如一道刺眼的閃電,在我腦海中倏地閃過。我居然懷孕了!這是我生下女兒八年多后的第一次懷孕。生下女兒后,我和老公都有采取避孕措施,因為我們都不想意外懷孕。可是,這是老天爺跟我開玩笑嗎?還是眷顧于我?我們辦公室五個女同事,今年三個依次懷上孩子,別的辦公室同事還打趣說:你們辦公室今年送子觀音垂青,人丁興旺呀!還真是,連我這個已經38歲的半老徐娘也懷上了。

每次,與同事、朋友聊到孩子的話題,就免不了聊到獨生子女政策,聊到獨生子女政策,就免不了被問:“如果政策允許,你會不會多生個孩子?”每次,我總是毫不遲疑地表態:“政策允許,我當然不會只要一個孩子呀,一個孩子多孤單、寂寞,而且容易被嬌寵,對品格發展不利啊。”

真的是老天爺知道我喜愛孩子,獎賞我?但,那是在政策許可下,我才會要呀!我和老公都在國內受過高等教育,他博士畢業,我碩士畢業,長期在所謂“體制內”的單位工作。當下,我們倆同在一個高校工作,女兒8歲,上小學二年級。生活談不上富,也談不上貴,可日子還算平淡寧靜,自得其樂。我們倆都沒有沖破體制政策的心思,也沒有精力。

晚上,等女兒睡后,我悄悄告訴老公:“我真的懷上了!”“真的?怎么可能?”他馬上轉頭盯著我的臉,我十分嚴肅地點了點頭。他不作聲了。一會兒,我又故作輕松地問他:“你要孩子,還是工作呀?”他望著天花板,半晌,說:“要孩子。”我心里還是一陣喜,他沒有說“要工作”,可見,他是喜歡孩子的!但是,他在猶豫,在遲疑,在糾結,我知道。因為,我也在猶豫,在遲疑,在糾結。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倆都不再提這個話題,似乎什么都沒有發生。而我心里在默默期待他下決心要這個孩子。

7月份,媽媽從老家打電話高興地告訴我大姐的女兒考上大學了。“媽,我懷孕了!”我的消息讓媽媽一下子沉默了。但很快,我聽到了她老人家堅定的聲音:“孩子,既然懷上了,就不能打掉,那是一個生命!”我的媽媽是第一個支持我生下孩子的人。“生下來!”那是我內心最微弱、卻也是最真實的聲音。媽媽的話,給了我莫大的力量和安慰,我差點哭出來。媽媽信佛,她相信人的生命有神在看管,孩子都是有緣而來。而墮胎無異于扼殺一個生命。我的媽媽何嘗不知道她女兒再生下個孩子,會付出什么樣的代價,但她堅信,工作丟掉可以再找,錢沒了可以再掙。

7月下旬,我和老公帶著女兒從臺灣旅行回來。一個多月過去,我以為老公已經默認了要生下孩子。一天晚上,女兒睡后,他神色凝重地握著我的手說:這個周三,我陪你去醫院,咱們還是不要了吧。他說這段時間考慮了很久,生下來,我們倆不僅可能丟掉工作,丟掉房子,還會影響到女兒,怕她感情上接受不了,而且擔心她失去獨生子女的身份與“福利”。我反駁他,自從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以來,堅持生二孩、生多胎的人就沒停過,別說那些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些的農村人,別說那些有錢不怕罰的明星和商人,就是公務員隊伍、知識分子群里也有啊。我滔滔不絕地給他舉出許多事實與例子,想說服他,也是想說服自己,我們丟了工作,丟了房子,也是能把孩子養大的!對女兒,也并非是傷害,她在這世界上有了手足同胞,成長的道路不再那么孤單,豈不是更好?而且多了個弟弟或妹妹只會讓她更加學會愛,學會責任,學會謙讓,這不是美好的品德嗎?更何況我們也絕不會因為多了一個孩子而減少對女兒的愛呀!他沉默了,最后,他說先去醫院檢查下吧。

我跟他去了醫院,也想知道胎兒發育的情況。在市里的婦幼醫院,醫生給我做了B超,胎兒已經12周多了,發育良好,我內心一陣欣喜。醫生問:這是第幾胎?我說:第二孩。醫生又問:想生下來嗎?我說:想!在旁邊的老公說:還是不要了。醫生要我們先考慮考慮,如果要生,就去做產婦登記;要打掉,就要去預約床位做手術。

在醫院大堂,我們爭執了許久。但我沒有大聲斥責他,我沒有爆發。我是很想要這個孩子,但還缺少破釜沉舟的勇氣。對于一個喜愛孩子的人,他心情的沉重,我知道。但,只要他站在身邊支持我,前方不管有多少風雨與泥濘,我都能和他一起去面對。

他去了樓上預約床位。我無力地坐在大堂椅子上,眼淚悄無聲息地流著,心里很慌。怎么辦?孩子有緣而來,我怎能與他錯失!我希望奇跡發生,希望有人能阻止他。過了一陣,他來了,對我說:別哭了,沒有床位了,先回家吧。當時我是什么感覺?我覺得自己要飛上天了,心底在大聲的歡呼!在回去的路上,他一反來時的沉默,神情輕松,主動和我聊起現在許多人去美國、去香港生孩子的事情。我感到了老公態度的轉變,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心里暗自歡喜,卻一直不敢追問緣由。回到家,他不再提打胎的話。經常自己一個人在書房盯著電腦看上好半天。

坐著廣九去香港產檢

8月中旬,他跟我說,已經在網上給我預約好了香港一家醫院。原來這段時間他一直埋頭看電腦,是在網上查看香港生子的一些資料與信息,還默不做聲地找好了醫院。看來他是下定了決心要這個孩子了!他就是這樣一個不愛言語,只重行動的典型理工男。

他讓我去香港做產檢,拿份醫院預約生產的證明,這樣到時就可以順利去香港醫院生孩子。但是他不能陪我去產檢,根據我的預產時間,為了到時能在香港醫院有寬裕的時間陪伴我,他得留出通行證上兩次赴港的機會,兩周的時間。我只能獨自一人前往了。一個毫無方向感的人,一個人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找醫院做產檢?我心里七上八下。老公安慰我不要擔心,他幫我買好了機票,設計好了行程,醫院地址和醫生的姓名都寫在了紙上。

我在廣州二姐家停留了一晚。我們家三姐妹,我有幸是老幺。兩個姐姐都知道了我的消息,和媽媽一樣支持我生下這個孩子。第二天,坐廣九直通車兩個小時到了香港紅磡火車站。入關時,香港入境處的警察把我從隊伍中叫了出來。我穿了一條寬松的裙子,自以為“隱蔽”得很好。

在2005、2006年時,就聽說廣九這列火車上,經常來來往往坐著許多大腹便便的孕婦。香港入境處的警察早就“火眼金睛”了。跟著他到了旁邊的一個辦公室,因為不知所以,心里有點小緊張。他問我有沒有醫院的預約書,我說沒有,這次去就是拿預約書的。他又問了醫院名字,仔細看了我的證件,最后跟另一位同事商議了一下,就把我帶到了快速通道,跟我說:“這邊快,慢慢行,再見!”他的語氣和態度一直是平和認真的,沒有一絲為難和傲慢。這讓我對香港公務員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在火車站,我坐出租車順利到達了醫院。來到婦產科,很安靜,在排隊等候的幾位準媽媽,講的都是普通話。按預約時間,我見到了醫生,一位三十出頭,十分干練的女醫生。詢問了我的基本情況,在自己辦公室給我做了B超檢查。她告訴我胎兒正常,是男孩。護士又幫我抽了血,主要檢測有沒有攜艾滋病毒。她問我要做其他檢查嗎,我說不要。于是她很快跟我定好了剖宮產的時間,開好了生產預約書,告訴我拿齊證件到時按約定時間過來就好了。原以為會要做一大堆檢查,結果沒有。原以為我一個高齡產婦,她會囑咐我很多事項,也沒有。也許在香港我這個年齡生產也沒什么特別吧。我輕松地跟老公打電話報信,當天從紅磡坐廣九直通車返程了。

從香港回來后,我媽媽風塵仆仆從老家來了,她始終放心不下,怕我們打掉孩子。有媽媽在身邊,我的心境更加安定了。

“我們離婚吧!”

9月開學之前,我跟老公商量好了,過了開學前幾周的忙碌期,我就跟學校辭職,他教完下學期課后再做打算。爭取不驚動學校,不給領導添麻煩。說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是世界上最嚴苛的生育政策,一點也不夸張。在國有企業、事業行政單位內,只要有一職工超生,單位的老大——第一把手,就要面臨“株連”的命運,會遭遇“一票否決”,有可能丟掉官職。

9月下旬,我如期辭職了。單位的領導和同事一片愕然。以為我不適應教書秘書的這份工作,因為我以前是做編輯的,來到這個崗位才兩年。誰會想到我會放棄一份穩定的工作去生第二孩呢?畢竟我們夫妻倆都在事業單位,只是普通薪水階層呀。后來,老公告訴我,他們學院曾經有一位女教師,為了生二孩,也悄悄辭職走了。生了孩子后,學校才知道。原來,有先行者,咱們選擇的路也不孤單。心中對學校那份隱約的愧疚不免也釋懷了一些。

過了一段內心寧靜的日子,10月中旬的一天,我接到社區居委會一個電話,問了我的名字和我老公的名字以及學校,然后就掛掉了,莫名其妙。又過了兩天,老公從學校下班回來說,他們學院辦公室主任找他談話,問我是不是懷孕了?建議我們打掉孩子,否則會影響到他的工作。學校怎知道了?思來想去,應該是9月我去做了一次產檢引起的。產檢前,有護士找我去登記了一些信息,沒留心眼的我如實報上了真實的姓名與電話。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沒想到這時老公笑著安慰我:“沒事,不要擔心,你好好養著就行!”

但是,他的壓力來了,找他談話的領導一步步升級,學院院長,學校人事處處長,學校主管計生的副校長,校長,書記。學校的意思,只要我墮胎,不影響他的前程,而且我還可以回校去工作。如果堅持生,他不能辭職,面臨開除,而且我們的住房要回收。

在學校上完課,老公不敢去食堂吃午飯了,怕同事們問他這起“新聞事件”。只好待在實驗室,請人幫他買飯。最要命的是說要收房子,這是我們的軟肋。薪水階層的我們就這么一套房子,是分校分配的,以優惠價格買下的教師福利房。我們的房子交完了款,拿到了房產證,還精心地搞了裝修。學校真要以超生為由收回房子,我們能據理力爭嗎?如果房子收回,一家老小住哪里?女兒讀書怎么辦?一屋子的家當堆哪里去?

我開始與老公想解決“危局”的辦法。一是去開個假的準生證;二是去開張假的墮胎證明。四目相對,我們倆覺得茫然無望。“我們離婚吧!”我對老公說。以前聽說過假離婚生二孩的故事。當時覺得是生二孩者的執念與決絕。現在才體會到那夫妻之間的無奈與苦楚。只要假離婚,我回老家去生孩子,他就可以繼續在這城市工作,女兒可以繼續在這讀書,房子也不會被要走了。“想都不要想!”老公看也不看我說,“假離婚也不行!”他的態度讓我不再敢多說一句。有一段時間,他茶飯不香,整日郁郁寡言。

我們學院的領導和工會主席上家里來了。辭職時,書記還真情地挽留了我,心里有點對不住她。她拿了一張關于計生的政策資料來,讀給我聽。我說政策了解,我們是意外懷孕,糾結了很長時間,才做出的決定。她看出我們態度的堅決,沒有多說了。后來在學校碰到我老公,她還關切地詢問我們的現狀。

學校看我們沒有動靜,給老公下最后通牒:給兩個月的時間考慮。那兩個月是怎樣的煎熬,時時擔心學校會來要房子。我開始在網上查看家里周邊租房的信息。我們家離女兒學校近,即使租房,也想讓她繼續平穩地在現在的學校讀書。我也開始在網上不停地尋找許多超生者的事例,想在同行者的身上求得精神上的一點慰藉和鼓勵。在北方一所高校里,還真有那樣一位勇敢的超生者,他自己學法律,教法律。已有一女,卻公開生下了第二孩。學校停了他的課,每月只剩幾百元基本工資。但他堅持不辭職,也堅決拒交“社會撫養費”。所幸,他的身邊有一群支持他的學法律的朋友和同事。他是在用生活的踐行來吸引人們對獨生子女政策不足的關注,我欽佩他和他妻子的膽識和勇氣。

這期間,我的身體出現了一點點小狀況。牙齦開始出血。吃著吃著飯,會出血;說著說著話,會出血;什么也不做,也會出血。一流起來,很長時間止不住。晚上不敢睡覺,因為一醒來,就會發現滿嘴都是淤結的血塊。上網一查,有孕婦牙齦出血的情況,因為孕婦體內黃體酮含量增高和口腔供血量增加,導致了牙齦毛細血管擴張、彎曲、彈性減弱、血液淤滯等原因而引起。也與身體缺少維生素C有關。知道怎么回事,內心就沒那么慌張了。我開始吃獼猴桃,吃菠菜。持續了將近兩個星期,出血突然停止,再也沒反復過。

12月底的一天,老公打電話給我:“沒事了,學校說我還可以繼續工作,不追究了。”他的語調是那么的輕快,幾乎要笑出了聲。我突然覺得天高云淡,有登高吶喊的沖動。學期結束,老公還是向學校提出了辭呈。學校扣下了他和我的人事檔案,扣下了他所有可以報銷的科研經費。房子的事卻也沒有再提。

家里來了個“雙非”兒童

終于可以一門心思地待產了,再也沒有做過產檢。我的媽媽總說女人生孩子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是老天爺賦予所有女人的最神奇的本事。只要母親身體健康,孩子就沒什么問題。受媽媽這種生育觀念的影響,31歲生女兒時,我選擇了順產。女兒在我肚子里,姿勢很規范,乖巧得很,但就是遲遲不肯出來。超過預產期一周后,我去醫院打了催產針,經過16個小時的陣痛,她才肯降臨。

這一次兒子卻不能順產了。選擇了在香港生下他,而我只能以自由行的身份去,一次最多待七天。無法預料他是否會在預產期如期而來。

預約手術的時間是2月7日,正好是兔年的正月初五,香港農歷新年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們一家在廣州過了年,正月初五上午,老公帶著我和女兒,坐廣九到了香港。他堅持要帶女兒來,要她一起迎接家庭新成員的到來。

到了醫院,馬上住進了產房。與我第一次來醫院做產檢時安靜的印象不一樣。才正月初五,來這里生產的孕婦絡繹不絕,各個產房滿滿的,聽語言,絕大部分來自內地。醫生給我做了最簡單的產檢,檢查了胎位,聽了胎音,測試了我的心跳和血壓。按預約時間,下午準時把我推進了手術室。一會兒主刀醫生來了,她微笑著拍拍我,“沒事,別緊張啊!”我點點頭,真的放松了不少。有護士給我左手臂吊水,我漸漸覺得心跳放緩,平靜下來。麻醉師給我做了全身麻醉,問我要不要睡覺,但睡著了就不能看到寶寶出世的珍貴瞬間了。我當然不要睡覺!四肢和身體離我越來越遠,醫生們說話的聲音也飄蕩起來。但我的思維很清晰。他們一邊談著假期里旅游的趣事,一邊很快地忙碌著。醫生要麻醉師幫著扯一下我的肚子,我整個身體像一張帳篷一樣被抖動起來,有點不舒服,但不痛。我聽到了哇哇的哭聲,兒子出來了!他們給他量完身高體重后,把他抱出去報喜——給爸爸和姐姐看。醫生給我處理完傷口時,兒子又抱回來了。她熱心地拿出手機給我和孩子照相,說會發到我的郵箱,留個紀念。后來,我看著和兒子的第一張照片,發現自己眼里噙著淚。

護士姑娘把我推出產房時,我冷得牙齒打戰,“好冷!”“不是冷,是麻醉的作用。”很快我躺到了住房的床上,她們給我蓋上了毯子,頓時覺得一股暖流擁住了我。那個下午和晚上我沒見到兒子,但很快,兒科醫生來報告了兒子的情況,告知了我兒子的血型,身體情況正常。老公告訴我兒子被抱到育嬰室去了,還給我看了女兒和兒子的合影。兒子被護士舉著,張著嘴在哇哇大叫,女兒帶著一個大口罩,只露出一雙大眼睛。這是他們姐弟的第一次合影。

我的產房是普通產房,住著八個人。全部是內地來生二孩的,有東北的、安徽的、浙江的、深圳的、廣州的、東莞的……住在我對面床位的產婦36歲了,孩子出生后天天有人來給她送飯,陪她聊天,以為是香港的親戚。后來才知道是中介服務。在網上,香港生產中介服務機構的廣告很多,不僅在醫院照顧你的飲食,而且幫你辦好孩子在港的出世紙、回鄉證、回港證等一切證件,一條龍服務,很周到。

第二天中午,護士姑娘通知媽媽去育嬰室喂寶寶。場面真是壯觀呀。此起彼伏咿咿呀呀的叫聲,媽媽們一排排坐在椅子上等著自己的寶寶。一會兒護士們把寶寶一個個抱來了。要不是媽媽和寶寶手上都寫著產婦的名字、編號,寶貝們還真不容易認出來呀!我兒子穿著一條裙子似的白色長袍,裹著一條粉紅毛巾毯。小家伙眼睛都不肯睜開。我把他嘴巴湊到胸前,他不肯吃奶。因為一出生用的是奶瓶,不習慣吧。媽媽和寶寶親子接觸30分鐘左右,寶寶們就被護士們抱回去了。晚上6點,媽媽們又被叫去喂乳一次。兒子微微睜開了一下眼睛,但依然對媽媽的奶頭不接受。看到很多寶寶吃起了母乳,我著急了,問護士姑娘怎么回事。護士盯著我胸前看了兩眼,說沒事,多幾次就好了。

第三天下午,醫生就要我出院。產科床位緊俏得很,身體沒問題,醫生決不會讓你多住。兒科醫生也盡職地過來詳細地報告了兒子的情況,很幸運,我們母子倆可以同時出院了。

老公帶著女兒把我和兒子接到了酒店。我的女兒不喜言辭,但她開始興致勃勃地幫媽媽給弟弟泡奶粉;站在旁邊看媽媽給小不點拍拍睡覺,比兒子大八歲的她滿心歡喜與好奇地接受了弟弟的到來。第二天,老公抱著兒子去辦出世紙和回鄉證,他擔心我的傷口,不讓我去,要女兒陪同。我囑咐女兒:要注意保護弟弟的頭,不要被人撞著啊!她認真地點點頭答應了。回來后,爸爸給我講,姐姐的任務完成得很好,走在街上時,不管路況如何,她都緊緊跟在弟弟的小腦袋這邊,護著弟弟的頭不被人碰著。大寶與二寶的故事,我有所聽聞,也曾有點擔心,看來是多余了。

住酒店的第二天,拿到了兒子的出世紙(內地是出生證明)、回港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就這樣,我們家出了一個所謂的“香港雙非兒童”(父母都不是香港人而在香港出生的兒童)。自2001年,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判定首宗內地人赴港生子,其香港寶寶有居港權后,赴港生子的“雙非”寶寶就逐年遞增,2001年,“雙非”兒童有620人,2004年達4102人,2008年為2.5萬人,2010年急升到3.2萬人。2013年,因香港醫療資源不堪重負,本地孕婦預約產房難,香港特區政府于是實行了內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零配額政策”。而此時,“雙非”兒童總數已達到20萬左右。

出院后的第五天,老公抱著兒子,我牽著女兒,我們租了一輛來往港深兩地雙排號的車子離開了香港。

開啟嶄新的“港漂”生活

兒子滿月后不久,老公到深圳一家公司工作。我的媽媽和大姐幫我一起在浙江帶孩子。兒子1歲多時,老公又很幸運地在一家香港傳媒公司謀得一份技術總監的職位,成為香港專門人才引進計劃的受益者。于是,2014年2月,兒子剛過3歲生日,老公帶著受養人身份的我和女兒,帶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兒子,來到香港生活。

不久,我的媽媽辦了探親的港澳通行簽證,可一次在港連續居住三個月。利用這個政策,媽媽又繼續在香港幫我一起照顧兒子,每三個月出關辦一次簽證。因為在兒子1歲半時,我摔了一跤,右膝蓋粉碎性骨折,做了兩次手術。我當時跑步還不行,媽媽擔心我一個人看護不了出門就愛跑的兒子。

老公開始為兒子找幼稚園。以居住地為中心,方圓一里內的幼稚園倒不少,由近到遠,一家家寄信、打電話去申請學位。香港幼稚園數量多,但一般規模不大,而且孩子生下來就可以去排隊申請心儀的學校,2歲八個月就可以入學。一個個學校給我們的回復都是:“不好意思,學位已滿,請到別的學校看看。”后來在離家1里行程以外找到了一家幼稚園,面試很快通過,雖然只是下午的半天班(香港本地幼稚園有全天班和半天班),還是給他交了學費報了名。到了快開學的9月初,一個離家只需五分鐘步行的幼稚園,說多出了一個全天班的學位,問我兒子要不要去?當然要去啊!雖然已報名學校的學費不能退了,但我和老公還是喜滋滋地帶著兒子去見了新學校的校長,毫不猶豫地又一次交了學費。

女兒來香港時是小學五年二期。她先入讀了保良局的一所小學,是香港政府專門為新來港的學生準備的,學制一個學期。宗旨是讓新來港學生盡快熟悉香港的生活環境,了解這里的文化與體制特點,所以學習壓力不大,老師經常帶著他們去參觀政府辦公地、博物館、科學館,去游覽香港主要景點。一個學期后,根據學生的表現與成績,教育局把學生分派到所轄的一些學校中,但是絕大部分要留一級。因為學校怕影響他們的升中成績。香港的小升初,主要是看學生五年二期和六年級兩個學期的成績。保良局學校結業后,學生也可以自己去找學校。一個學期下來,女兒廣東話會講了,繁體字會寫了,英語口語和聽力也提高不少。爸爸帶她去離家較近的一家官立小學面試,校長看了她以往的學習成績,了解了她有乒乓球的特長后,居然同意讓她順升六年級。這位開明的女校長,一直讓我和老公心生感激。女兒在六年一期全年級總成績排名第九,第二期全年級總成績排名第三。校長兩次在她的成績單上親筆寫上“Well Done!”的評語表示鼓勵。小學畢業,女兒申請到了一所BAND1 A中學讀書。(香港教育局把小學畢業生成績進行排名,根據名次前后,依次劃分為BAND1、BAND2、BAND3三個成績等級。所謂BAND1A學校,就是招生的學生成績均為BAND1等級的學校。)

來香港四個月后,我在一個普通話教育中心找到了一份教孩子中文的工作。自回歸后,香港人學習普通話的積極性陡增,很多家長讓學生課余來補習普通話和中文。但這份工作讓我七八點出門,晚上七八點才能回家,星期六還要上班。兒子的接送、所有的家務都扔給了我70多歲的媽媽。現在,我辭去了這份工作,讓勞心勞力的媽媽回老家好好休養一段時間。最近,我考到了保險牌照,與香港一家較大的保險公司簽約,開始做理財顧問的工作。雖然這對不善與人、與數字打交道的我來說,不啻是個巨大的挑戰!但是這份新工作給了我可貴的自由時間,既可以工作又可以料理家庭,未必不是一個美好的開端呢?

后記

寫這些文字時,我住在香港不足40平方米的家里,兒子如一只活脫歡快的小鹿,在狹小的房間里跑來跳去。一會兒跑到我跟前說一句:“媽媽,我愛你!”忽地又跑開來。他與女兒性格迥異,愛說,愛表達情感。

曾經有人問我,生二寶覺得值不值?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生命中許多事情沒法掂量,正如許多事情沒法預測一樣。第二個孩子的到來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意外。因對生命的敬畏與感恩,我放開懷抱接受了他。他的到來令我平靜的生活掀起波瀾,但也正因此,我生活的長河變得更開闊,令我看到了沿途更多的風景。單憑這一點,我要感謝孩子的到來,他給我開了一扇門。沒有他的到來,我不知道自己對生活的承重能力有多強,也不會知道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原本可以放下……

時光流走,紛擾離去,沉淀于心的只有感恩!感恩生活對我的慈悲,一路行走,有親情的溫暖,有家人的陪伴,有奇跡的發生!

那一天,我絕望無助地坐在醫院大堂,等著他去預約床位打胎時,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在兒子2歲多時,一次朋友的聚會上,他道出了原委。他去詢問有沒有床位,一位護士小姐得知是要預約打胎而不是生孩子時,沒好氣地搶白他:生孩子的床位都沒有,哪有床位給你墮胎!就是那位護士小姐的一頓罵,激發了他要孩子的決心。看看,這難道不是生活中的小小奇跡嗎?
(本文摘自方英、儲冬愛等著的《四十再當媽?》,澎湃新聞經廣東人民出版社授權刊發)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安国市| 义乌市| 虹口区| 石屏县| 习水县| 永嘉县| 类乌齐县| 苏州市| 布拖县| 平泉县| 上犹县| 阳山县| 内江市| 赞皇县| 舒兰市| 安阳县| 邹平县| 应城市| 城口县| 绥江县| 渭南市| 谢通门县| 上高县| 鄂托克旗| 逊克县| 庆元县| 科技| 新巴尔虎右旗| 达孜县| 兴义市| 祁门县| 新营市| 镇赉县| 开远市| 龙海市| 磐安县| 中西区| 洪雅县| 项城市|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