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縱觀廣州酒店發展史,剖析酒店社會責任感

澎湃號文首: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次方點評”(ID:cifangdp)。
承擔社會責任是經濟、社會進步對酒店提出的新要求。
文 I 文茵
酒店作為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一座酒店就是一段歷史回憶的縮影,每當談及城市地標時,酒店也常常是不被繞過的話題。
本文筆者以廣州市代表性酒店在不同時代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為例,闡述在面臨社會問題時酒店如何靈活應對,希望可以給讀者更多的思考。

歷史上酒店的社會使命
據中國飯店協會統計,截止2021年1月1日,廣東省的酒店客房數在省級行政區排名第一,其省會城市廣州是世界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伴隨著時代變遷,市場盤子不斷擴大,對于酒店的需求和特點也會發生變化,每個時代酒店所肩負的使命也不同。
民國初期·名流會所·東亞大酒店
廣州東亞大酒店1914年由旅澳華僑馬應彪集資興建。初建時,民國剛成立不久,當時的廣州是中西交流的國際大都會,被稱為“百粵之冠”的東亞大酒店也以外洋內中的華麗裝飾風格,彰顯著珠三角的財力與潮流。
東亞大酒店以其富麗豪華享譽東南亞、省港澳,也因是廣州解放第一面紅旗升起的地方,其光榮的革命歷史名揚國內,1994年被立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東亞大酒店,圖來源于網絡
抗戰時期·實業救國·寶石大酒店
隨著炮火侵襲,中國民族也到了存亡關頭,酒店業不僅僅是消費二字那么簡單,在外來勢力侵蝕和戰火紛飛的夾縫中,成為了愛國商人不懈實業救國的時代縮影之一。
19世紀30年代初期“一代船王”許愛周,在法國大馬路建起占地面積872平方米的寶石大酒店,其售票廳、候船廳和食宿均設在酒店內,獨創了從食宿到售票候船全站式服務。借此促進了南方航運的發展,戰時藥物等重要物資正是通過這個入口去往前線。寶石大酒店位于大街中心,富麗堂皇,名氣大,成了“法國大馬路”的代名詞。

廣州灣光復慶祝車隊經過寶石大酒店,圖來源于網絡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華僑大廈
新中國成立后,一方面國民經濟恢復,另一方面深受著愛國華僑的關注,珠三角成為最開始的落腳點。
華僑大廈于1957年建成開業,是全國第一家專門接待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高級酒店。座落于廣州海珠橋畔,是解放以來廣州最大的新建筑物,建筑面積18000多平方公尺,大廈中間八層,兩翼各六層,面對海珠廣場,內部有二百八十多間住房,可住旅客七百人,造型端莊大氣,接待過無數前來投資、探親的華僑同胞,為新中國發展積蓄了重要力量。

華僑大廈,圖來源于網絡
改革開放時期·招商引資·國展中心酒店
時代風云變幻,80年代改革開放,成為時代最強音。那個時候的深圳,外商云集、遍地商機,而會展行業作為經貿發展的重要一環,深受政府重視。
市政與外資在相關領域的合作,1989年6月2日深圳展館“鼻祖”——國展中心及配套酒店順勢而生。國展中心酒店成為“引進來”時代的記憶符號,其組織國際經濟和貿易展覽會及有關投資、技術合作洽談等業務,也為后來深圳會展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展中心酒店,圖來源于網絡
經濟騰飛時代·產品走出去·珠海長隆橫琴灣酒店
隨著經濟的騰飛,目標越變越大,廣東經濟已經不滿足于引進來,更是要走出去。于是,橫琴新區及免稅區相繼開放了、越來越多的民族企業,也開始擁抱全球化。
在此之下建立的珠海長隆橫琴灣酒店,不僅是橫琴新區第一座度假酒店,而且是中國最大的海洋生態主題酒店,由世界最頂級的建筑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園林景觀設計師傾力合作完成。以國際一流為標準,更是以主題式風格,去引領世界酒店行業的發展潮流,證明民族品牌正大步走向世界。

珠海長隆橫琴灣酒店,圖來源于網絡
縱觀歷史,廣州作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領域,酒店的社會屬性決定了其不僅僅是一門經營生意。酒店是一個城市乃至國家的窗口企業,其良劣直接與地域掛鉤,所以這也就決定了在面臨社會問題時,酒店需積極站出來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當下酒店行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
拉回當下,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伴隨著國家政策相繼出臺,對酒店行業提出了哪些要求?酒店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1、促進就業,提高生活水平
就業,一頭連著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上半年就業數據顯示,1-6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98萬人,同比增加134萬人,已經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3.5%;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從2月份的5.5%,逐步回落至6月份的5%,失業水平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然而,在就業形勢整體穩定的大背景下,我國就業市場仍面臨著一些招工難、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問題。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李長安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要繼續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高質量發展對高質量勞動力隊伍提出更高的要求。

圖來源于網絡
酒店行業常被稱作是職場上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寶藏”,其發展速度和就業率將遠遠超出大部分傳統型行業。
例如,2019年OYO酒店致力于助力返鄉創業,帶動下沉市場就業。OYO酒店首席人力資源管凌震文表示,OYO已經在中國創造了20萬個就業機會,遍布中國的大江南北,從一二線城市滲透至三四線甚至更下沉的縣鎮鄉村,通過人才本地化戰略,帶動當地的精準就業。
再如,從廣西起步的東呈集團,據數據統計,在廣西區域擁有超7000名員工,其中女性員工超過5000人,占比高達73.66%。從70后到90后,各個年齡層的女性,或是扎根前臺、或是堅守后勤戰線,不斷推動女性就業環境優化。
酒店行業就業容量大,據國家旅游局統計,世界上每一分鐘都有一個旅游酒店業的職位產生。作為全球十大熱門行業之一,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未來10年中國旅游及旅行業將創造出1360萬個直接就業崗位和5410萬個間接就業崗位。
2、民族特色,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根植于豐厚的文化土壤,酒店是傳承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伴隨著民族文化覺醒力量不斷涌現,酒店正嘗試在“文化自信時代”下,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力,構建并重塑審美下的文化表達。
例如,雷迪森品牌,是中華大地上較早一批的中外聯姻酒店,在發展進程中,雷迪森品牌不斷推演“傳統文化+酒店文化+品牌文化”的融合,衍生出了一店一文化主題的系列品牌。比如舟山普陀山雷迪森莊園,其坐落于明萬歷年海曙禪院原址,酒店將文化融入建筑,將建筑隱入自然,推崇禪修體驗,酒店承載了向賓客展示本土風情與向國內賓客提供國際品質體驗的使命。

圖來源于網絡
除此之外,暻閣酒店,將傳統美學與現代設計融合。在布局上返璞歸真,其室內設計采用自然色彩的原木色、黑、灰作為主色,結合東方美學傳統,打造了大量留白空間。融入水池景觀、羅漢松植物、白云巖石等自然元素,移步異景處處充滿和諧與質感,置身令人猶如身處充滿自然禪意的庭院。

圖來源于網絡
3、環境保護,綠色酒店
2019年,我國智慧環保行業市場規模近585億元。在當前消費需求的大環境下,隨著“綠色”“環保”等關鍵詞成為一股潮流,傳統酒店也日益向著綠色環保方向發展,當環保遇上酒店,酒店就不是純粹的酒店,而是一種綠色體驗。
三亞海棠灣陽光壹酒店,位于海南島海岸線上,其不僅大量使用了具有海南當地文化特色材質作為裝飾,比如床板、鐵皮、藤條。還搜羅回收巨木支撐起大堂,簡約自然的設計風格,巧妙搭配未經處理的當地石料和木材,房間內部還配有再生木制成的房卡、再生衣架、回收玻璃再利用制成的水瓶和玻璃杯等無處不在的生態物料,將環保提升到賞心悅目的程度。

圖來源于網絡:五種不同類型再生木制成的房卡
在國民經濟的提升和疫情的喚醒下,環保、健康已成為各行各業的主題。酒店只有不斷洞察消費者需求,創新酒店消費體驗,才能贏得消費者對品牌的強烈認同感。
淘寶公開數據顯示,僅環保布袋2018年的成交同比就翻了一倍還多,環保家裝建材的消費則大漲51%,節能環保的LED燈同比增幅也超過五成。
基于此,結合當前環保消費大趨勢,北京王府井文化東方在酒店設計過程中,不僅將建筑的美學表達得淋漓盡致,也將綠色生態的理念規劃其中。利用太陽能電池板最大化使用清潔能源、循環再生水沖廁和灌溉,以LED燈替代普通燈泡,以及在走廊、電梯和其他公共區域安裝光傳感器……以最大程度減少能源的消耗。
除此之外,源于自然環保的理念,酒店在保證奢華品質的同時營造著綠色的生活場景。精選同樣有可持續環保理念的品牌進行合作,用玻璃瓶和可重復使用包裝替代一次性塑料包裝,同時對客房內的盥洗用品也選用可持續環保材質。

圖來源于網絡
綜上所訴,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也是。酒店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在眾多方面都涉及社會責任,就要求酒店人需要更專業更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雖然在這些方面酒店可能會在前期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進行打造,但是贏得了群眾與口碑,這些終將都會反哺到經營收益,財利雙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