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規模占比控制在5%以內”,河南多地出招
按照“嚴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的目標,河南多地正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
其中,河南林州市教育體育局9月5日在介紹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時指出,為實現到2022年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規模占比控制在5%以內,該市全面啟動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專項工作,對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規模進行了壓縮。
根據工作部署,林州市公辦教師將有序退出民辦學校。
林州市教育體育局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規范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的要求,民辦學校將進一步規范,實行“六獨立”(即民辦學校要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園校舍及設備、獨立專任教師隊伍、獨立財會核算、獨立招生、獨立畢業證發放)。“地方政府和公辦學校不得向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新增派具有事業編制的教職工。已經派出的,分階段分步驟有序引導退出。”林州市將按照上級政策要求,2-3年內全部落實到位。
另外,林州將逐步加大優質普通高中分配生力度。
林州市教育體育局介紹,分配生制度是為了抑制“擇校熱”,促使各初中學校間均衡發展而采取的措施。以林州市一中2021年招生為例,我們拿出總招生計劃人數的60%,將這些招生指標根據政策規定分配到各個初中學校。學生的中考成績排名只要在本校分配生指標數內就可以低于分數線20分被錄取。
下一步,林州市教體局將在林州市一中60%分配生比例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分配生力度,并嘗試推動林州市二中、林州市實驗中學、林州市林慮中學實行“分配生”制度。林州市教體局提醒,“請各位家長慎重考慮擇校” 。
稍早前的8月5日,河南周口市淮陽區教體局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公告,原為民辦完全中學的淮陽一高初中部、高中部已經整體捐獻給政府轉為公辦學校,目前為該校計劃招生七年級1800人,生源屬于劃片招生范圍。
這標志著該市“民轉公”工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全省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專項工作會議后,周口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周口市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要求停止審批新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已有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逐年調整,將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規模占比控制在5%以內, 2022年底全部完成,2023年全面驗收。
周口將對符合義務教育規劃布局且土地合法、校舍安全、辦學條件好、辦學質量較高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由縣級政府分期付款購買轉為公辦學校。同時,鼓勵規模較大、資金雄厚、師資合格、辦學條件達標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轉型為中等職業學校或普通高級中學。對于規模較小、主動停辦、自愿分流在校學生的民辦學校,可依規轉型為民辦幼兒園。對于辦學條件達標、教學質量高、社會聲譽好、辦學行為規范、綜合評估優良的民辦學校,可申報作為保留的民辦學校,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內。對無合法用地手續、校舍屬違法建筑或規劃布局不合理、辦學條件不達標、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或因其他因素縣(市、區)認為應該關停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予以關停取締;民辦學校違規設立的分校或教學點,一律關停。
據周口市教體局介紹,全市現有義務教育在校生1266704人,其中:民辦義務教育學校462所,在校生達433371人,占比34.2%。通過規范治理,全市將預計保留民辦學校40余所,在校學生近5萬人;預計購買學位2萬多個;收購學校60多所,學位6萬多個;關停200多所,分流在校學生8萬余人。
河南許昌也制定了相關工作方案。
據許昌報業傳媒集團微信公號“許昌時刻”消息,許昌確保在2022年底前,將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內。
經各縣(市、區)教體局排查,全市目前共有“公參民”義務教育學校5所,分別是許昌市第七中學、許昌第一外國語實驗小學、鄭州國慶中學花都學校、襄城縣清華園學校、許昌市建安區第三高級中學。
根據方案,許昌市第七中學2022年秋季開始按公辦學校招生,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規范工作,使許昌市第七中學成為公辦學校。
許昌第一外國語實驗小學2022年底前厘清產權關系,完成許昌第一外國語實驗小學與許昌實驗小學的脫鉤,成為民辦學校。
對于鄭州國慶中學花都學校,2022年底前,鄢陵縣教體局和陳化店鎮政府要終止鄭州中原基礎研究院、鄭州國慶中學對陳化店鎮中心小學和陳化店第一初中的委托合同,陳化店鎮中心小學和陳化店第一初中回歸到原有公辦性質,成為公辦學校。
對于襄城縣清華園學校,2022年底前,結合資產評估情況簽訂回購協議,妥善處理各種遺留問題,將學校轉為公辦學校。
另外,對于許昌市建安區第三高級中學,2022年底前,在規范公有教育資源使用,理清產權關系、清算資產及師生情況的基礎上,依據“公參民”規范工作要求,許昌市建安區第三高級中學義務教育階段達到規范目標。
方案指出,充分考慮到該市5所“公參民”學校分屬不同縣區,學校問題各異,需要統籌安排,因地制宜,穩步予以推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