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國政協委員潘剛:將上下學沿途商戶、村社納入兒童防護體系
近年來,危害兒童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今年帶來了一份《關于提升農村地區兒童安全教育工作的提案》,聚焦農村地區兒童安全問題。
潘剛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這份提案是經過兩年考察調研后完成的。
潘剛說,在調研中發現,越是農村貧困地區,在安全事故發生后,第三方權威機構介入越是不足。有的農村地區總是“害怕出事”,除了課本知識,教師能少一事少一事,能不開展活動就不開展活動,免得擔責任、丟飯碗。這反而導致了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工作“越怕越難,越難越怕”。

為此,潘剛提出應逐步完善兒童安全法律法規,明晰兒童安全工作的權責,用法制化推動農村地區學校敢于開展安全教育。潘剛建議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框架下,由國務院制定出臺《兒童安全工作條例》或《學校安全工作條例》,將政府、學校、家庭、企業、公民等在兒童安全教育和治理中的權責、獎懲、組織保障、財政保障等加以明確。
同時,潘剛還建議推進建設基層兒童保護網絡事業,發揮村社在兒童安全治理中的作用。也就是說,在政府財政力量有限的情況下,建議發揮村社在兒童安全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將學校附近和兒童放學回家沿途的村社組織、熱心商戶納入兒童保護防范體系,兒童上學或放學路上遇到危險,可迅速到這些村社、商戶求助,村社、商戶有責任及時通報警方。
另外,潘剛非常認同一個觀點,即“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所以他建議,在兒童安全防范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還要積極宣傳“以孩子為主”的兒童安全觀,用保護和尊重的態度開展農村兒童安全教育。
事實上,兒童安全,尤其是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的安全,是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學校、家庭、企業、社會組織都非常關心的大事。

今年2月15日,國務院又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了“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全社會關愛保護兒童的意識普遍增強,兒童成長環境更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的時間表和行動目標。
潘剛多年來一直非常關注農村地區的兒童安全問題。2014年全國政協會議上,他就曾提交《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建設的提案》。
據介紹,從2012年開始,伊利集團持續實施“伊利方舟”兒童安全公益項目,四年來在全國25個省份舉辦了70多場兒童安全教育活動,也與合作伙伴共同開展了持續的考察、調研。這正是潘剛委員今年提出《關于提升農村地區兒童安全教育工作的提案》的堅實基礎。
潘剛對澎湃新聞記者說,兒童安全是系統工程,需要深入調研,持續推進和不懈推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