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數據帝|上海減少的外來常住人口是哪些人?

chenqin
2016-03-0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
? 市政廳 >
字號

2月29日,上海發布《2015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至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5.27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33.62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81.65萬人,同比下降1.5%(14.77萬人),2014年度外來常住人口為996.42萬。外來常住人口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占比,下降了0.5個百分點,降至40.6%。這也是上海十五年來首次外來常住人口負增長。

有些人不敢相信這個現象:明明感覺越來越擠,越來越擁堵,怎么是人口負增長呢?

2005年,上海就已經犯過低估人口的錯誤,在2006年統計年鑒上(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6/html/D0404c.htm)說當年上海人口為1778萬,等2010年人口普查結束,修正成1890萬(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html/D0304c.htm),上調112萬。

同樣的錯誤,這次會再犯一遍嗎?

首先參考一下其他變量。第一是通勤人口數。

2015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市內公共交通客運量66.4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0.9%。其中,軌道交通客運量30.68億人次,增長8.5%;公共汽電車客運量25.48億人次,下降4.4%。

同樣的指標在2014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則是:

全年市內公共交通客運量65.85億人次,比上年增長3.6%。其中,軌道交通客運量28.27億人次,增長12.8%;公共汽電車客運量26.65億人次,下降1.7%。

事實上,近5年,每年的公共交通客運量的年增長率都在2.1%到3.6%之間,只有2015年突然下降到年增長0.9%,這表示上海市的通勤人口增長出現了停滯。

當然,公共交通客運量不能說明所有問題,相對于總人口,它在某些方面低估了常住人口(一些人口不需要通勤,一些人口使用私人車輛通勤),也在另一些方面高估了常住人口(上海市的旅客量從2014年開始連續兩年增長,2015年接待的外省市旅游者增加6.8%,一些游客也會使用公共交通),我們還需要觀察別的指標。

第二是居民用水量。用電量會和天氣有關,但用水量和天氣的關系要小一些。從2010到2015年,上海市居民用水和人口關系如下圖所示。

其中,橙色的線條代表居民用水,藍色線條代表當年常住人口總數。可以看到,用水量在2013年達到了頂峰,19.69萬立方米,隨后連續兩年幾乎保持不變,略有下降,到2015年是19.64萬立方米。值得注意的是,從2013年到2015年,上海市的統計人口也保持不變,與用水量數字相呼應。

當然,居民用水也不能說明所有問題,和用電量類似,用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天氣影響。比如,2013年天氣太熱,氣候極端,用電用水可能都會顯著上升,進而導致2013年在人口少于2014年的情況下,用水量卻仍然高于2014年。

但是,2014年和2015年的天氣并沒有什么差異,2015年的用水量卻仍在下降,這就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通勤人口停滯,說明上班需要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沒有增加;生活用水下降,可能意味著人口下降。那么哪些人減少了呢?總不能是上海的老人到外地養老了吧?

想一想,我們還漏了什么?是的,是那些不需要通勤、吃住在集體宿舍的產業工人。所以,我們要看的最后一個指標,就是工業增加值。

統計公報說,上海市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7109.94億元,比上年增長0.5%,但我們把2012年到2015年的增加值畫出來,見下圖:

大家要覺得奇怪了,明明從7362.8到7109.9,下降了4.5%,比2012年還低,怎么能說是增長了0.5%呢?這里就要說到這個「增長」的定義了,一般來說,有統計意義的增長必然去除了價格因素,比如你去年生產了100輛汽車,今年同樣生產一百輛同樣的汽車,你的產值增長理應為零,但由于汽車價格變動,你的「現價產值」有可能是會變動的,去除價格因素,就是要把汽車價格的變化給消除,算出「實際產值」的變動情況。

那么2015年上海市工業生產的價格因素怎樣呢?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6.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90.6。

也就是說,你買進的原材料,價格低了9.4%,你賣出去的產品,價格低了3.9%,那么再采取雙縮法,把2015年的現價總產出除以96.1%,減去中間投入品除以90.6%,就得到了「可比」的增加值了。所以,盡管現價工業增加值顯著降低,但實際上,他,咳咳,他還是升高了,咳咳。

價格因素,可以說是GDP計算里一個最說不清的因素。明明看著每個季度都在萎縮的現價GDP,一經過價格調整,不知怎的,增長率一下子就正了過來,而我們又不能像觀察CPI一樣用生活體驗觀察出廠價格,也只好說什么就是什么了。

言歸正傳,工業增加值顯著降低,哦不,增速放緩,又是通過哪些產業來體現的呢?上海有一套「六個重點行業」的定義,這些行業無論是從業人數還是總產值都占所有制造業的一半以上,而這些行業在近些年來的工業總產值(這六大行業沒有公布增加值,只公布了總產值)如下所示:

我們看到了同樣的趨勢。六個重點行業2015年的工業現價總產值低于2012年,有些行業甚至連年下降,這三年間,電子信息行業下降9%、石油和精細化工行業下降15%、鋼鐵下降了26%,如果只看2014到2015一年,石油和鋼鐵行業的總產值就分別下降了11%和20%(如果去除了價格因素,這幾大行業在2015年產值下降0.2%,鋼鐵行業也下降7.6%)。

2014年,上海市工業從業人員總量達到366萬人,其中外來人口比例超過60%。制造業的衰落,必定會導致這部分外來人口選擇上海的其他行業,或者離開上海。那么,上海市有沒有其他快速增長的行業,可以容納這批產業工人呢?

去當建筑工人?不行,2015年上海市竣工面積下降4.3%。

去當農民?也不行,2015年上海市農業產值下降12.7%。

那么只好去服務業了。這個是個不錯的建議,2015年上海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和居民服務業都是近幾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但轉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2012年,上海市進行了一次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我們發現,一來上海就從事制造業的外來人口,只有6.9%最后轉行到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和居民服務業,其他人則始終從事制造業。而且,這6.9%還是多年來的轉移存量,不是說今年制造業裁員6.9%,這6.9%的原產業工人馬上就能轉移到其他行業去。在當年沒有足夠崗位吸納這些人口的情況下(別忘了外來農民和外來建筑工人也有可能找工作),他們只能選擇離開上海。

綜上所述,結合停滯的通勤人口(白領通勤人口不變)、萎縮的用水量(總人口略微減少)以及多個部門的工業產值減少這三個因素,我們能夠推斷,這次上海市人口可能真的在減少。這批減少的人口,主要是上海的產業工人(也許還包括一些外來農民和建筑工人),他們原本生活在寶山、青浦、金山等上海郊區的工廠里,吃住都在工廠,平時并不會進入我們的視野。當這些工廠倒閉關停,減少生產,他們也選擇了離開上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武冈市| 简阳市| 县级市| 微山县| 屏山县| 堆龙德庆县| 滦南县| 白山市| 台南市| 平定县| 濉溪县| 丰县| 鞍山市| 兴国县| 田林县| 黄梅县| 海晏县| 彭山县| 宣恩县| 铁岭市| 淮北市| 略阳县| 兰西县| 名山县| 额尔古纳市| 班戈县| 和硕县| 江源县| 兴海县| 攀枝花市| 湟中县| 西昌市| 康平县| 龙海市| 潼关县| 迭部县| 车险| 阜康市| 寿宁县|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