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西高院新任院長葛曉燕:用3年時間解決江西法院的四個短板
【編者按】
1月29日,江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閉幕,葛曉燕當選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1964年生的葛曉燕是江蘇南京人,畢業于華東政法學院經濟系經濟法專業,1986年7月畢業后進入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工作,此后在反貪系統工作多年,曾任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局長。調任江西高院院長前任南京市檢察院檢察長。
3月2日,《法制日報》刊登了對葛曉燕的專訪。
葛曉燕說:“我初來乍到,對全省法院情況還不是很熟悉,需要深入調研。我曾長期在檢察院工作,算是政法戰線上一名老兵。法檢兩家工作有共性,我有信心帶領全省法院干警把各項工作做好。”
被問到江西高院有哪些問題和短板時,葛曉燕說:“經調查研究,江西高院黨組初步梳理出信息化發展滯后、訴訟難、執行難、基層基礎薄弱四個方面的難題與短板。”
葛曉燕說,江西高院黨組經過研究,決定今年在全省法院系統開展“堅持弘揚井岡山精神,爭創一流工作業績”活動,用3年左右的時間,有效解決全省法院當前存在的短板問題。
談到江西法院隊伍建設時,葛曉燕說,將健全對舉報投訴的受理核查機制,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司法腐敗;突出問題導向,大力整治“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現象,堅決查糾損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的不正之風。同時完善職業保障制度,為干警依法履職創造良好條件。
以下是專訪全文:

今年1月,51歲的葛曉燕從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調任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30多天中,她除了參加各種會議以外,便是馬不停蹄深入基層法院、企業走訪、慰問和調研。
猴年初春,江南大地楊柳吐綠。百忙之中的葛曉燕接受了《法制日報》記者的采訪。她熱情地把記者讓進辦公室,和藹的臉上既顯示出大法官的威嚴,又透露出女性的溫柔。
努力工作不負重托
《法制日報》記者:履新一個多月,您對江西的初步印象如何?
葛曉燕:江西確實是塊神奇的土地,充滿生機活力。王勃《滕王閣序》中贊嘆的“人杰地靈”名副其實。這里的干部群眾堅忍不拔、勤奮努力、樸實敦厚。特別是大革命時期在這塊土地上孕育、經歷數十年淬煉結晶的井岡山精神,成為全黨全國人民攻堅克難、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強大動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江西民風淳樸,江西老俵渴望經濟社會更好更大發展的意愿強烈。作為新老俵,我備感榮幸,也深知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唯有努力工作,才能不負江西人民的重托。
《法制日報》記者:一年之計在于春,對未來全省法院的工作,您有什么打算?
葛曉燕:我初來乍到,對全省法院情況還不是很熟悉,需要深入調研。我曾長期在檢察院工作,算是政法戰線上一名老兵。法檢兩家工作有共性,我有信心帶領全省法院干警把各項工作做好。
今年,全省法院將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按照中央、全省政法工作會議和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的部署,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持續推進“三大任務”,積極推動法治江西建設提質增效,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和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狠抓執法辦案,打好司法體制改革攻堅戰,強力推進信息化建設,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責任,切實加強法院隊伍建設,不斷夯實基層基礎,著力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公信力,為“十三五”開好局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破解難題補齊短板
《法制日報》記者:剛才提到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您認為江西法院的難題和短板在哪些方面?將如何破解和補齊?
葛曉燕:經調查研究,江西高院黨組初步梳理出信息化發展滯后、訴訟難、執行難、基層基礎薄弱四個方面的難題與短板。
對于信息化發展滯后問題,我們將在深化認識的基礎上,抓緊抓實信息化建設“一把手”工程,省高院抓好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列出建設任務時間表,把任務分解到各個法院,確保見到實效。同時,不斷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使得信息化建設實實在在地為司法公開、訴訟服務、網上辦案、執行遠程指揮系統、網絡查控、審判管理、人事管理、司法行政、審判數據傳送與分析等方面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對于群眾訴訟難問題,我們將通過司法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完善案件繁簡分流機制,理順司法流程,強力推進審判流程、執行信息、裁判文書公開,倒逼人員素質、管理水平、案件質量、辦案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同時,依托信息化平臺,對案件審理情況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及時對未結案進行催告和警示,實行長期未結案件通報制度,預防久拖不決、拖延辦案。
對于執行難問題,我們將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實現嚴厲打擊拒執罪、反規避執行、反消極執行和反干預執行常態化,并加快執行遠程指揮系統建設,認真落實《人民法院、銀行業金融機構網絡執行查控工作規范》,進一步完善信用懲戒機制。全面推行網絡司法拍賣,提高司法拍賣的透明度與成交率、溢價率,更好地維護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對基層基礎薄弱問題,我們將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地投入到基層,努力提高基層工作保障水平。同時,加強業務培訓,加強參考性案例發布工作,提高基層法院、人民法庭正確適用法律、化解群眾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工作指導,完善人民法庭設置和布局,促進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糾紛、創新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職能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法制日報》記者:深化司法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江西法院將如何如期推進?
葛曉燕:這一輪司法改革體制機制觸動之深、利益格局調整之廣、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之巨、社會關注之強烈前所未有,這要求我們必須認識到位、責任到位、組織到位、工作到位,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
隨著司改的逐步推進,員額制、司法責任制、省以下法院人財物統管等改革可能會帶來一些利益調整,帶來一些新情況、新矛盾。我們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和擔當,要有把“好事辦好”的智慧和方法,更要正確引導干警思想,做到“司法體制改革進行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超前走到哪里”。
激發爭一流“精氣神”
《法制日報》記者:您上任后召開的第一個省高院全體干警大會是有關隊伍建設的。能否介紹一下您對搞好全省法院隊伍建設的想法?
葛曉燕:全省法院的隊伍建設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有比較好的基礎。但是,隊伍建設永遠沒有止境,不進則退,需要常抓不懈。江西高院黨組經過研究,決定今年在全省法院系統開展“堅持弘揚井岡山精神,爭創一流工作業績”活動,目的就是激發全省法院干警勇爭一流的“精氣神”,以井岡山精神為引領,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勇于爭先,用3年左右的時間,有效解決全省法院當前存在的短板問題,力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進入全國法院先進行列。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江西高院抓隊伍建設的重點,一是全面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切實加強黨組建設,把牢正確政治方向,保證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在全省法院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從嚴落實“兩個責任”,堅決糾正軟弱渙散、不敢真抓實管的問題。健全對舉報投訴的受理核查機制,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司法腐敗。
二是不斷強化司法能力建設。創新教育培訓體系,深化初任法官培訓和崗位培訓、專項培訓,培養審判骨干和專門型人才。采取分類、分級、全員培訓方式,著力提升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裁判文書說理和化解矛盾能力。
三是堅持不懈推進司法作風建設。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嚴肅查處各種違規行為,切實防止“四風”反彈回潮。突出問題導向,大力整治“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現象,堅決查糾損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的不正之風。
四是加大對干警的關心愛護力度。堅持從嚴治警與從優待警相結合,最大限度激發法院隊伍生機活力。完善職業保障制度,為干警依法履職創造良好條件。
《法制日報》記者:在“爭創一流”活動動員會上,您提出在案件的審判執行具體工作中要“有溫度”,展現為民情懷,要有敢于擔當的精神,體現公平正義。請詮釋一下這段話的含義。
葛曉燕: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既難又不難。這需要我們有情懷、有使命、有責任、有擔當。我們要充分感受到這片紅土地上的人民渴望發展、致力發展的強烈脈動,要捫心自問“我們來自哪里”“我們做了什么”“什么是我們的貢獻”,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以更好的司法服務回報百姓。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爭創一流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只要鍥而不舍,就一定能夠達到目標。要激活紅色基因,讓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的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以一流業績打造全國法院的“江西樣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