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貴州技校安排學生發廊實習,這樣的職教現實叫人心寒
文 | 令狐卿
近日,有網友在中紀委網站留言稱,中國鋁業貴州高級技工學校121名學生被中介層層轉包,到正規醫院實習的承諾沒兌現,學生被安排到月子中心、養老院甚至發廊實習,學校不僅從實習單位支付給學生的報酬中按月收費,還向學生收取押金。中紀委網站對該留言進行公開回復,目前,有關責任人員已受到處理,貴州鋁廠紀委已督促貴州鋁業技師學院全面整改,該校與中介公司的合作已經停止。

近期職校學生反映的窩心事,不止這一起。湖南郴州市臨武縣職業中專學生小鵬向媒體透露,二月份實習時,他被工廠機器卷入手掌致殘。9月6日,校方代表對媒體否認了強制實習的傳言,表示將負責小鵬治療事宜,治到他滿意為主。實習工廠此前表態,會為小鵬安排崗位,解決后顧之憂。
職校生在實習階段面臨致殘風險,還成為中介、實習單位和學校的盤剝對象,種種令人憤怒的操作,顯示了部分地方職業教育中有待規范的重大缺陷。職校將安排實習作為學生畢業的前提條件,學生受制于此,只能被迫服從。而學校對畢業實習的規范不夠,亂象多多,以至于職校生被當成廉價勞動力,被各種利益主體“割韭菜”。
貴州技校生發現被剝削后,向有關部門投訴,尋求公正。媒體跟進,報道了職校生的心酸經歷,外人看來也覺得荒誕而不可思議。但職校實習諸如此類的不堪,也許就是職業教育某些不光彩面貌的縮影,它們經常發生在職校生身上,不到荒誕絕倫的時候不被外界關注。
貴州職校對學生施加惡劣的生財之道,已有主管單位介入處理,但無論處理結果如何,學生被欺騙、被買賣、被剝削的心理陰影短期內難以消除。最怕的是,這些職校生尚未走上社會,就因痛恨學校亂搞而失去對社會的信心,令本就自卑的職校生情結更加失衡。
這種擔憂也許不是多余的,實在是因為在職校、職校生和實習工廠三者中,學生處于絕對的劣勢,沒有話語權,只能聽從學校的安排。不是歧視發廊,但護理班的學生在發廊里能實習什么?中介與學校的黑心聯手沒有下限,職校不僅不尊重學生,也不尊重職業教育本身,任由弱肉強食的職校文化傾軋學生,這樣的職教現實叫人心寒。

普高和職高分流早已經成為主要的教育政策之一,這也就意味著,將有一半學生將進入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能否成為一個健康、體面的行業,決定著太多東西。不夸張地說,職業教育與國家未來息息相關。
可是,層層轉包職校生、實習致殘等新聞一再暴露的,是現有的職校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的現實基礎與它所擔負的使命不匹配。職校如果不能回到自我要求的基本線,如果不能自我更新,改頭換面,那只能是繼續混日子,還會對學生造成傷害。
從近期黑龍江職業學院查寢風波也能看到,在職校內部形成的職校文化還是前現代的,帶有野蠻強制、壓制學生的特點。把職校生當廉價勞動力一事也證明,不從職校文化上徹底改造職業教育,它很可能不僅無助于促進我國專業技術的發展,還會成為近一半高中生的噩夢,耽誤成千上萬學生的前途,這是不可饒恕、不該發生的事情。
具體到轉包職校生事件,不管校方和主管部門如何改正處理,它在職校實習亂象清單中又增加了新的教訓。如何理順實習流程,如何實現安全實習,如何不把實習做成“賣豬仔”的生意,都應該從中總結經驗。
重建一個正當、體面、有尊嚴的職校實習生態,涉及面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如果職校沉湎于學生的低人權優勢,破罐子破摔,在學生身上營造盈利模式,那只能讓職業教育往下沉淪。
當我們在討論職業教育的現實時,如果只是討論存量,而不是重新打量、重新設計優化職教本身,那是沒有未來的。讓職校學生走出這種無謂的犧牲,走出職業教育的低水平重復,首先是職校的責任,不自強、不自尊的職校應該被趕緊淘汰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