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黨報刊文:健全司法職業保障,莫讓政法干警流血又流淚

2月26日晚,北京昌平法院回龍觀法庭的馬彩云法官被兩名持槍歹徒襲擊,不幸殉職。事件迅速引發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要依法嚴厲打擊襲擊殺害人民法官和家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維護法官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堅決維護法官的合法權益,堅決維護法治的尊嚴。
另據報道,名為《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規定》的文件也有望近期出臺。這項規定針對近年來屢有發生的司法人員因履行法定職責受到報復傷害等情形,制定了對司法人員人身保護和對報復傷害行為人依法懲處的具體措施。公安部有關方面也表示,對報復傷害司法人員及其家人的案件,接報一起、偵辦一起,迅速出警、從快偵破,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暴力是法治之敵,必須依法嚴懲。政法干警身處司法執法一線,每天面對大量矛盾問題和各類違法犯罪,壓力大、任務重、風險高。暴力襲擊法官,不僅為道德和法律所不容,而且挑戰人類法治文明的底線。一位法官曾說,對于黨政領導干部而言,遇到矛盾紛爭,尚可以研究之后再定奪,而對法官來說,無論是家長里短的民事糾紛,還是人命關天的刑事案件,都要在法定期限內裁判。正是因為肩負法定的判斷權,法院的權威、法官的安全才必須以法律的方式得到維護,這是法治得以有效運轉的基本保障。
近年來,暴力襲擊、威脅、誹謗法官的事件時有發生,說明全社會的法治信仰尚未完全樹立。在一些人的觀念里,自身利益滿足與否,才是衡量法院裁判的唯一標準。如果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判決就是有問題的。對于這樣的偏激觀念,需要進一步弘揚法治觀念,引導群眾運用法定程序表達意愿。對判決不服的,可以通過上訴等法律渠道解決,動輒威脅、誹謗乃至襲擊法官,只能將自己推向法治的對立面。
從根本上講,健全司法職業保障,需要通過制度設計,營造健康、安全的司法氛圍,獲得職業尊榮,贏得社會尊重。政法干警及其家屬的人身安全,既是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組成部分,又是維護群眾安全感的前提,需要堅決維護,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上述有關制度規定,即是著眼于此。
事實上,各地一直在摸索一些有益做法,值得進一步做制度設計。例如,健全法官遭受不實舉報、誣告陷害的追責和澄清機制;依法保護法官及其近親屬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依法及時懲治在法庭內外恐嚇、威脅、侮辱、跟蹤、騷擾、傷害法官及其近親屬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大對妨礙法官依法行使審判權、誣告陷害法官、藐視法庭權威、嚴重擾亂審判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懲罰力度,研究完善配套制度;對于侵犯法官人格尊嚴,或者泄露依法不能公開的法官及其親屬隱私,干擾法官依法履職的,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等等。讓相關制度規定對接基層,對接實際,加大執行力度,必將為司法人員搭建起立體而有效的“防護網”。
暴力嚇不倒法官,更不會阻斷中國邁向法治社會的進程。以制度為保障,對司法人員保護給予更大關注,才能消除暴力隱患,讓法官得到更多安全感和職業信心,在全社會樹立起法治信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