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未來五年上海全科醫生缺口約五千人,收入有望提高兩至三成
未來上海將在區域衛生規劃中做好全科醫生隊伍建設,人才培養重點落在上海健康醫學院,其他部分高校今后也有望布局全科專業,同時上海將逐步加大人事薪酬改革,全科醫生將在原來收入基礎上增加20%~30%。
上海分級診療制度建設2016年有望在6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同時上海將進一步加大對全科醫生隊伍建設以及培養力度,今后有望提高全科醫生的收入。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近日從上海市政府召開的2016年上海市衛生計生工作會議獲悉,上海將全面部署深化醫改、推動計生服務管理改革等各項衛生計生工作。目前,上海正在申報全國省級綜合醫改試點,今年將啟動實施推進“5550”改革試點任務,即推進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基本醫保制度改革、藥品供應保障機制改革、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5項重點改革,推進政府投入機制、醫療服務價格、人事薪酬制度、學科人才隊伍建設、衛生信息化等5項配套改革,并細化為50條具體改革舉措。
加大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通過社區首診、逐步轉診,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被列入今年衛生計生重點工作之一,同時也被列為“十三五”規劃。
會議透露,目前上海有6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去年下半年起成為上海首批分級診療試點單位,已經有超過四成居民簽約家庭醫生,今年將會在跟蹤評估的基礎上制訂面上推廣計劃,力爭年內啟動第二批市級試點。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指出,分級診療的試點將仍然堅持自愿原則,推進“1+1+1”醫療機構組合(即社區居民簽約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區級醫院、1家市級醫院)簽約試點,加強對家庭醫生服務的支持和保障,研究家庭醫生對社區衛生服務平臺的運用規則與路徑,整合資源提升家庭醫生服務能級,逐步擴大簽約規模。
會議同時指出,當前分級診療制度推廣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全科醫生的隊伍建設”,“十三五”期間,上海全科醫生缺口約5000名。此前在上海兩會期間,多名人大代表指出,由于收入低、職業發展面窄、任務重,全科醫生離職率高,相關人士指出,目前全市計劃每年規培醫生2500名,原來設想500名是全科醫生,但這幾年每年只有200-300人報名,不容樂觀。
如何解決全科醫生缺口問題,市衛生計生委相關人士指出,未來將在區域衛生規劃中做好全科醫生隊伍建設,人才培養重點還是落在上海健康醫學院,其他部分高校今后也有望布局全科專業,同時上海將逐步加大人事薪酬改革,全科醫生將在原來收入基礎上增加20%~30%。
而對于今后上海如何提升基層醫生的能力,會議透露,一方面,三級醫院要加大對社區醫院的支撐力度,為社區轉診病人預留床位資源、專家號源,建立綠色轉診通道,同時根據當前需求,重點支持社區醫院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管理以及腫瘤早期診斷、術后治療等,另一方面,要加快區域影像診斷中心的建設,使市民在社區醫院做的心電圖、X光片、CT報告等能同時上傳至三級醫院。
擴大老年護理床位規模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在上海目前老年戶籍人口420萬,占人口比例28.8%,養老床位僅11.5萬張,到2020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達到530萬,比重突破30%,上海已經進入深度老齡社會。如何推進養老工程,尤其是如何推進老年醫療護理體系建設和醫養結合工作是2016年上海衛生工作的一項重點。
據市衛生計生委透露,今年將制定實施老年護理規劃,擴大老年護理床位規模,鼓勵社會資源參與舉辦老年護理機構,多層次滿足老年醫療護理服務需求。“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平臺,以簽約服務形式,進一步做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的基本醫療護理服務支撐,同時將繼續指導推進養老機構新增醫療機構的市政府實事項目。”市衛計委相關人士表示。
此外,上海將進一步推進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實現更為有效的老年照料和護理資源配置和服務供給。同時,還將加快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項目建設,集臨床、醫技、科研、培訓等多功能為一體,重點發展老年神經科、骨科、心血管科、內分泌科、老年全科等臨床學科,帶動老年醫學科研、教學和服務水平的總體提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