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圍觀|務工人員返滬求職:“人多機會多,做什么事情都好做”
正月十五后,返滬務工人員的招聘會陸續進行,但“用工荒、招工難”現象仍普遍存在。雖說提薪是招人最簡單有效的一招,但有專家表示,企業要解決“招工難”的問題,不應僅僅從工資待遇方面入手,更要突出企業的人文關懷,企業提供“軟福利”就是人文關懷的體現,這樣不僅能招到人還能留住人。關于新年求職的期待,返滬前來求職的務工人員這么說:

“上海是國際大都市,人多,工資好掙,所以我來上海打工。”
“去年我在寧波的萬科里面做裝修,一年賺了5、6萬,除去開銷,存了3萬左右。”
“今年跟著老板來到上海,準備做老本行,做室內裝修,今年就希望能夠和公司簽個正規協議,這樣工作可以有安全保障。”
“去年工資200多一天,今年希望工資能夠持平就行,因為現在人太多,農民工找工作越來越難。”
“我的孩子在老家讀書,由媳婦照看。”

“因為上海工資高一點,山東老鄉也多,媳婦也在這里,所以選擇來上海工作。”
“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就準備回老家了。”
“去年我在青島做電焊工,每天可以掙150塊,一個月就4000多塊,我們那里管吃管住,沒有什么地方花錢,每個月可以存下3000多塊。”
“上海這邊比較正規,做電工要有專門的證件,所以只要工資有4000多塊,隨便做什么都行。”
“我的孩子已經4歲了,但我的媳婦也在上海打工,孩子只能由老人照看。”

“家鄉經濟不景氣,我還有一種感覺,相信來到上海,生活應該能好一點。”
“去年在老家自己開了一個保潔公司,做做個體戶,一整年下來可以賺2,3萬,但是開銷也很大,一年要3,4萬,所以一分錢都沒有存下來,夫妻兩人勉強維持生活。”
“因為我是復員軍人,所以會考慮銀行保安工作或者酒店保潔。”
“作為退伍軍人 ,我不怕苦不怕累,可以在工廠做工人。”
“我的期望工資是5000左右,能夠包吃包住最好。”
“我有兩個女兒都在老家上學,一個11歲,一個8歲,媳婦在老家醫院做護士,并且照顧孩子。”

“因為上海的發展速度快,我希望能夠跟著上海的發展速度。”
“另外,上海的基礎設施也比較完善,城市包容性也挺強。”
“去年我在鄭州工作,從事人事工作,因為剛畢業,一個月才2000多元,基本上是‘日光’。”
“這次來上海想從事房產相關工作,可能從事房產銷售,房產中介的工作。”
“希望工資能夠達到6000以上,因為上海的物價實在太高了。”

“先前來上海玩過,感覺這里不錯,生活環境比較好,所以這次選擇來上海打工。”
“前兩年都在家里帶孩子,沒有收入,基本靠老公做電焊工,每天打零工可以有200多元,因為在老家,平日里沒有什么花銷。”
“我希望今年能夠從事服裝或者手機銷售一類的工作,3、4000塊包吃包住就足夠了。”
“孩子現在一歲多了,在老家,由爸媽帶著。”

“希望工資能夠高一點,所以來上海打工。”
“去年我也在上海的飯店里做配菜員,一個月掙3000多,每個月花銷1000多,可以存2000左右。”
“今年想做保安,因為做保安輕松,希望工資和以前差不多。”
“我有兩個女兒,大的15歲,小的11歲,都在老家,由媳婦帶著。”

“上海人多就業機會多,做什么事情都好做。”
“去年我也在上海和妻子一起在閔行魯匯鎮開早餐店,每個月可以賺到10000左右。”
“平時沒有什么花銷,可以存很多錢,但是沒有營業執照,店被迫關門。”
“今年還是想做回老本行,從事餐飲業,希望一個月可以拿到8、9000千塊。”
“我有兩個孩子,一個上高中,另一個上初中,現在都在寄宿制學校,每人每個學期的學費要5800。”
“沒辦法,為了養家,只能出來打工。”

“這次來上海,主要想看看,如果能夠找到工作,我就在這安定下來。”
“去年我呆在老家自己做點水果、飲料的小買賣,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因為在家,一個月開銷6、700塊就夠了。”
“這次出來主要想換換環境,因為歲數大了,已經45歲了。”
“再不出來,就沒有機會了。”
“我看了招聘會,一般超過45歲的,找工作基本上挺困難。”
“現在看下來,我只能干老本行,從事水電木工的工作,希望工資能夠一個月達到5、6000元,并且包吃包住。”
“我有個12歲的孩子待在老家,由媳婦照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