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高郵釋疑“企業環境違法僅被罰603元”:還有13萬元

2月24日,江蘇省環保廳通報了4起環境違法案件查處情況。通報顯示,高郵市光明化工廠被查出有排放的廢水PH值超標等四項問題,被罰款603元。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注意到,通報中的其他三起環境違法化工廠,被處罰的金額數目都在十萬元及以上。
那么,為什么光明化工廠只被罰了區區幾百元?要知道,光明化工廠被發現的環境問題還不少。
據通報內容,去年下半年,這家化工廠被發現排放廢水PH值超標,還在沒有報批相關手續的情況下,擅自擴大產能。此外,他們還被發現擅自建設固體廢物焚燒中試設備,以及超期貯存危險廢物共約376噸。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化工廠周圍的魚塘曾被曝出出現不少畸形魚。
據《現代快報》2015年10月的報道,高郵有養殖戶反映,魚塘里打上來的魚多半都有些畸形。他們懷疑,距離魚塘幾十米遠的光明化工廠是罪魁禍首。
此后,高郵市環保局開始對這家化工廠進行調查,并發現了一系列問題。
因此,這樣的處罰決定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網友稱,這違法成本已經不能用低來形容了。對此,高郵市環保局法宣科科長蘇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其實是一場誤會。
蘇進稱,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高郵市環保局先后對光明化工廠罰過五次款,共計139600元。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公布的內容中只提到了其中一次的罰款,也就是603元,其他幾次都沒有提”。蘇進稱,這造成了這家化工廠一共只被罰了603元的假象。
據介紹,目前這家企業仍然處在停產整頓中。下一步,揚州市環保局和高郵市環保局將督促光明化工廠盡快安全處置超期貯存的危險廢物,未取得環保審批及竣工環保驗收手續前,不得擅自恢復生產。
那些畸形魚后來都怎么樣了?蘇進稱,經過檢測,那些畸形魚都是可食用的,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畸形魚養殖戶耿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得知畸形魚無害后,他就將手中的魚賣掉了,一共十萬斤左右。
他說,為此他蒙受了近三十萬元的損失。“本來可以賣6塊一斤,后來我賣的4塊一斤,最后甚至是2塊一斤處理掉。”
耿先生稱,目前他已經不在光明化工廠附近經營魚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