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貴州六盤水3億旅游項目爛尾,當地回應將積極整改并償還款項
近日,中國之聲獨家報道了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從2017年開始,規劃投資3億元,建設鞭陀小鎮、公路自行車賽道等一系列旅游項目,開工一年左右項目停工,至今爛尾一事(《貴州六盤水水城區計劃投資3億元旅游項目爛尾 盲目上項目留下爛攤子如何收拾?》)。水城區政府向中國之聲回應稱,未來將對問題積極整改,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尋找投資方,早日將爛尾工程完工,并償還拖欠款項。
2020年3月,六盤水市水城區脫貧摘帽。當地從2017年開始,在野玉海景區內開山修建公路自行車賽道,開建24棟樓組成的鞭陀小鎮、世界最大的鞭陀文化博物館等一系列景點設施。這些項目投資金額近3億元,由水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共同控股的水城玉舍森林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自籌資金建設。
2018年8月開始,自行車賽道、鞭陀小鎮等項目由于資金短缺陸續被叫停,拖欠的工程款也一直沒有結算。幾年下來,承建商馬藝珈伊欠下大量債務,她起訴業主單位水城玉舍森林公司勝訴,但還是拿不到錢。
“從2018年停工以后,我們就請業主方結算,按合同約定把拖欠的工程款撥付給我們,但是業主方就把事情拖著,一直都沒有解決。”馬藝珈伊說。

荒廢的鞭陀小鎮(總臺央廣記者任夢巖 攝)
報道播出后,項目所在地水城區委派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任杜麗昌,就報道中所提及的“大手筆建設”“拖欠工程款”等問題進行了回應。杜麗昌告訴記者,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區是六盤水市從2013年開始籌劃建設的,原本想靠景區設施提供的工作崗位解決當地老百姓的就業問題。比如鞭陀小鎮的24棟爛尾樓,原本計劃著在旅游服務業、健康養老產業上做文章,但規劃的確超前了。
杜麗昌說:“這24棟小樓當時是作為康養、旅居來補充豐富我們野玉海的業態。當時想的就是我們政府自己的平臺公司來出資做建設,完全走市場的路。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政策調整導致公司在融資上出現了困難,這個項目就先放著了,但是我們在尋找一些市場主體,(通過)招商引資尋找合作伙伴來繼續開發和建設。”
以計劃投資7000多萬的自行車賽道為例,賽道依山而建,中途爛尾,為何要選這個項目,如此高的成本是怎么考慮上馬的?杜麗昌解釋說,當年他們希望在景區內打造運動產業,通過舉辦賽事來吸引關注度。“定位是山地戶外運動基地,以這個為目標去做的,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產業,如果引入一些賽事,它是可以做活的。”

馬藝珈伊指向遠處山丘,自行車賽道還要再拐幾個彎(總臺央廣記者任夢巖 攝)
這些項目的上馬,有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批?水城區發改局局長曹思義告訴記者,當年野玉海公園管委會剛剛成立,各項審批、財政劃撥手續還不完善,市里面有要求,他們就批復了。
曹思義說:“當時在管委會成立的時候,總體規劃是市里面批出來的,從我們發改局的角度,這個規劃管委會申請要干,我們就給他立項,項目的審批程序是這樣。資金上面,一般如果是我們政府投資這種,原則上我們要跟政府領導匯報,有錢了才能干。因為它是個新成立的機構,就批給他們了。”
曹思義表示,目前水城區發改局也在積極協調各部門“盤活當地旅游資源存量”,在不新增旅游景點設施的前提下,努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省里面的意見,就是我們原來建的這些景區景點一些存量的項目,包括鞭陀小鎮以及這條路,都要求從盤活存量的角度(去解決)。原來省里面有主導意見,對原來我們建立的這些景區、景點,不再新增加項目。結合我們景區的特點,找合作方來對這些項目進行盤活,豐富業態,增加收入,解決一些歷史的問題。”
杜麗昌承認,幾年下來,野玉海景區欠賬不少,面對問題,他們在積極尋求上級政府支持的同時,也在尋求外部資金的注入。對于所拖欠的款項,也在設立目標,逐步償還。
“我實事求是說野玉海還是欠賬蠻多的,有幾個方式正在解決,從我們自己的角度謀劃,第一個我們要積極地向上級部門爭取支持。第二個是我們面向市場尋找一些合作主體,招商引資,跟合作伙伴共同開發建設。第三,我們也多次和銀行多方對接,按計劃逐步償還,用營收和發展來解決銀行的支持等問題。”杜麗昌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