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華社:兒科缺大夫所暴露的問題,突出反映當前醫療體制弊端

新華網北京2月25日消息,國家衛計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1000名兒童僅擁有0.53名兒科醫生,這一數據令人憂心。特別是在“全面兩孩”政策下,患兒越來越多、醫生越來越少的困局將日益凸顯。根治兒科醫生“告急”,須加速推進醫療體制改革。
兒科醫師緊缺,原因包括病患年幼無法描述病癥,導致診療難度大、職業風險高;“以藥補醫”的體制下導致兒科醫生實際待遇偏低等。據業內人士介紹,一個體重10公斤孩子的用藥量最多只有一個成人的四分之一,這也就意味著同樣的工作量,兒科醫生的獎金可能只有其他醫生的四分之一。凡此種種,難以吸引更多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從事兒科醫療工作。
此外,在學科建設上,1998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調整時,兒科系一度被取消,兒科等專科醫生的培養,由畢業后的醫院專科培訓及研究生教育完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兒科醫師隊伍的建設。
兒科缺大夫所暴露的問題,突出反映了當前醫療體制的弊端。改變兒科醫生緊缺局面,除加強兒科專業人員培訓與繼續醫學教育、啟動兒科醫師轉崗培訓之外,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在全面取消“以藥補醫”的同時,應及時建立兒科醫療服務和薪酬待遇相匹配的績效考核機制,提高兒科醫生的收入。另外,還要不斷完善醫患矛盾化解機制、分級診療機制,化解兒科醫生職業風險與職業負擔。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兒科醫師緊缺,已成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社會持續發展的短板。國家衛計委提出,到2020年力爭使兒科醫師達到14萬人以上,每千名兒童擁有的兒科醫師數達到0.6人以上。實現這一目標,應當眼光長遠,加速推進醫改。社會各界應當意識到,尊重兒科醫師就是愛護我們的孩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