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洋白話|老人“變壞”、“介護殺人”:長壽大國里的陰霾
日本是長壽大國,根據厚生勞動省2015年7月的調查結果,男性平均壽命達到80.5歲,女性平均壽命為86.83歲。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已經達到25.9%,8個人中就有一人75歲以上。
雖然日本是個長壽大國,眾多的高齡者依然活躍在社會各界,但是不可忽略的事實是,同時日本也是個“臥病老人大國”。
怎樣才算是“健康老人”?

長壽不等于健康。日本人走向生命終點前的平均“不健康期間”男性為9.13年,女性為12.68年。
日本還有個“健康壽命”的統計方式,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他人幫助、生活完全能夠自理的算是健康老人。
厚生勞動省每年公布每個都道府縣的男女健康壽命數據,2015年榮登榜首的是山梨縣,平均達到74.19歲。
至于全國有多少臥病老人,這個并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是從老齡人口的基數來看,日常生活需要人幫助、甚至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老人是相當多的。
由于醫學的進步,雖然長壽,但是不健康的期間越來越長。日本對于康復無望的高齡者實施“延命治療”。
日本的老人公寓里,坐輪椅的、臥病在床的、得了老年癡呆癥的老人日益增多。而據說在歐美的老年公寓,多是健康老人在運動。
養老已成日本社會的重負

在老人介護中心等地,頻頻出現介護士虐待老人的案例,為此專家們呼吁要對介護工作人員進行心理疏導。
據統計,厚生勞動省2013年度收到962件有關介護人員虐待老人的咨詢和通報,其中221件被判定為虐待。
日本醫院的病床,高齡住院者占了越來越多的比例,醫院的負擔也越來越重。由此政府希望老人臨終場所從醫院轉向家中。
介護問題已經成為日本家庭的一個重負。近年來日語中出現一個可怕的新單詞——“介護殺人”,就是一些人長期照顧臥床的家人,由此身心承受巨大的壓力,導致殺害患病家人。
每年“介護殺人”事件達到50件左右,而“介護自殺者”就更多了。
據2015年12月21日的《朝日新聞》報道,櫪木縣的一位71歲老人長期護理69歲的患老年癡呆癥的妻子,產生巨大心理壓力,一日因被妻子惡言數落,一氣之下用皮帶卡住妻子的脖子殺害了她,事后老人供認:“因為護理妻子感到很疲憊,因此殺害了妻子。”
老人連續11年護理患病的妻子,吃喝拉撒睡都要管,曾被鄰里稱道為“模范丈夫”,殊不知,當事人身心承受著極大的負擔。
還有些人自身低收入,卻還要照顧年邁多病的父母,為此又影響了工作,生活窘困,重壓之下產生了虐待甚至殺害患病父母的行為。
除了身體上的不健康,還有老人心理上得了痼疾,可謂精神不健康。一些老人身體尚可,但是隨著年齡增加,變得“任性”無比,比如不顧視力欠佳體力有限,不聽家人勸告執意駕車造成車禍,有些老人喜歡暴飲暴食,有些老人變得脾氣暴躁,動輒與人爭吵,這些都給家人增添了無盡的煩惱,甚至給社會增加了不安定因素。
老年人犯罪日增,如何養老政府也頭疼
日本的監獄里,老年服刑者人滿為患,監獄快要變成養老院了。
2015年日本的犯罪白皮書的數據顯示,日本的青少年犯罪連年減少,而老年人犯罪卻連年增加,犯罪的根源在于老年人的貧困和孤獨。“下流老人”、“老后破產”這兩個詞匯真實記錄了一些老年人的生活狀態。
2014年老年人犯罪人數比起20年前增加了4.6倍,其中女性犯罪增加了16倍。而且其中二進宮的比例比較大。老年人犯罪最多的案例是盜竊。
多年前,日本就出過一本叫做《不健康長壽國日本》的書。“長壽大國”光環的背后,存在大面積“不健康”的陰影,隨著老齡人口的迅猛增加,“長壽而不健康”愈加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對政府來說,老年人醫療、介護問題是頗為棘手的,因此考慮引進外國人護理人員,由于牽涉到外國人問題,阻力多,進展緩慢。
而對于康復無望的高齡者實施“延命治療”,在日本社會亦是贊否不一,議論紛紜:純粹維持著一口氣到底算不算“活著”?為此產生的龐大的醫療費如果用于別處,如解決貧困人群的生活問題等等是不是會更好些?怎樣讓生命更有質量?
日本著名演員樹木希林1月5日成為《朝日新聞》上的寶島社大幅廣告的主角,廣告上所寫的幾句話傳達了她的生死觀:“現在已進入不容易死的時代了,不要疏遠死亡,不要焦慮于死亡,放下一個又一個的欲望,干干凈凈地走向遠方,人死了就成為宇宙的塵埃,至少我想成為美麗放光芒的塵埃,這就是我最后的欲望……”像樹木希林如此灑脫的人還是不多的。
介護、“延命治療”等因為牽涉到道德、倫理方面的問題,日本各界總是十分慎重地對待。長壽大國里“長壽而不健康”的陰霾一時是難以散去的。
(黃文煒,旅日媒體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