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人魚》票房過21億元,周星馳到底能賺多少

春節檔最火的影片當屬周星馳執導、投資制作的《美人魚》——2月17日,《美人魚》票房已經突破20億元。
《美人魚》的大火讓券商也加入到影評行列。比如,西南證券研報就用“獨步天下”來形容該片,稱四大因素推動《美人魚》成功:
1、周星馳帶來的市場號召力以及其對主要付費人群的吸引力;
2、鄧超等明星帶來的粉絲經濟;
3、內容兼顧了歡樂和內涵,擴大了受眾面;
4、其表現形式符合任何形式的觀眾組合,進一步的擴大了市場。
當然,這也離不開電影整體市場的環境好:2016年的春節檔實現票房30億,而2015年春節檔票房僅為18億,同比增長超過66%。市場盤子大,又沒有去年7部重磅影片擠在春節檔,造成大家都沒賺的錢的情況,《美人魚》票房高也自然好理解。
那么這其中,誰最賺錢呢?
周星馳是在上映前已經是穩賺不賠,畢竟有著“保底發行”——電影發行方支付的保底金,就是制片方的最低收入,這樣發行方獲得了相關地區版權,然后,發行方與制片方按票房情況再對凈收益分成、風險與收益對等。這與傳統的直接代理發行的相對應,直接代理發行即發行方的收益為一定比例票房。
一部電影的票房,先要扣除8%的稅費,余下的錢中,57%份額歸屬院線,剩下的才是發行方、制作方的凈收益,在扣除發行費用(傳統發行的發行費用約占票房3%~7%,而保底發行費用會達到10%以上),一般情況下制作方可以拿到票房的三分之一。
所以,如果保底為10億元的票房的話,發行方起碼要保證制作方有3億元以上的收入。一名電影發行公司地區高管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強勢的制作方甚至在發行收入上還有分賬的機會。
在影片上映前,星爺的《美人魚》曾有“保底20億元票房”的傳聞。不過,影片保底的牽頭公司和和影業和新三板公司龍騰影視對外回應,保底金額大約為16億元至18億元。
那么保守計算,星爺已經鎖定6億元的收入,而外界認定的這部影片制作成本4億元,這也一掃他的《西游降魔篇》時保底分賬的陰霾。
《西游降魔篇》雖然在2013年斬獲了12億元以上的票房,但由于保底額過低、相關細則不清晰,自感未能獲得太多經濟利益的周星馳最終與發行公司華誼兄弟(300027)陷入糾紛。
另外,參與保底發行的另外一家公司便是光線傳媒(300251)。在2月14日,《美人魚》票房成績已超過16億元,該公司及時進行了公告。
在最近兩年的電影市場上,與其他影視公司相比,光線傳媒頻繁發布利好的票房公告,這雖然得益于它逐漸對電影行業的加碼,A股熱衷“炒票房”或許也是驅動因素。
《美人魚》具體的分賬協議外界難以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和和影業、龍騰影視以及光線傳媒的老板們可以放心了,因為已經賭贏了。過了18億元之后,票房增長量中,扣除院線分賬之外的錢中,他們就有了拿大頭、甚至囊括。
到底賺多少錢還要細算,因為中影等企業也有介入該片,也會分羹,但保底公司在股市上已經先熱了起來。
2月15日、16日,光線傳媒分別上漲5.85%與2.24%,與從影片獲得收入相比,市值上漲數十億元的規模顯然更大;而在2月17日,在新三板上市的龍騰影視單日交易均價上漲39.53%。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