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新經濟人群自述|跑者劉暉:健康生活方式是新上海人標簽

34歲的外企中層劉暉是一名跑步愛好者。2015年9月,他加入了上海“慢慢跑”跑團,通過四個月努力、500公里跑量的積累,從最開始痛苦不堪的五公里,到最終成功挑戰馬拉松全程,他達成了業余跑者的馬拉松夢想。
憑借對跑步的愛,他還成功戒了煙。因跑步強度較大,2015年9月到11月,劉暉基本在傷痛之中度過,但他還是說,上海是年輕人的城市,節奏很快,壓力巨大,跑步是他嘗試過最好的減壓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會是新上海人的另一個標簽。
劉暉自述:
我從14歲開始打籃球直到現在,運動習慣保持了將近20年。去年9月突然有了跑步的念頭,剛開始一個人跑,跑了一段時間覺得枯燥,萌生加入一個跑步團體的想法。我在東方體育中心搜索到“慢慢跑”跑團的QQ群,成功找到了組織。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跑步的腳步再也停不下來。
剛加入時,我只能跑5公里左右,兩個月之后,完成了首次半程馬拉松(21.1公里)。2016年1月2日,我用四小時的時間跑完廈門馬拉松42.195公里,四個月成功挑戰馬拉松。跑團的伙伴也很驚訝我的首馬成績,全程馬拉松對心肺、肌肉、耐力、精神狀態等方面都要求較高,業余跑者準備期一般需要一年,但因我運動基礎較好,同時獲得慢慢跑“大神們“的言傳身教,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達成目標。盡管九月到十一月都是在傷痛中度過的,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上海是年輕人的城市,節奏很快,如果你適應這個節奏、習慣這個節奏,就不太會被這個城市淘汰。現在上班壓力很大,跑步是我嘗試過的最好的減壓方式。跑步過程本身挺痛苦,但過了前幾公里,身體上基本感覺不到物理方面的痛苦,跑完之后帶來的愉悅感和放松很強烈。我以前抽煙較多,跑步對心肺功能要求高,我覺得抽煙對此有影響,于是有了決心戒煙,漸漸發現不再依賴尼古丁了。
養成了跑步的習慣之后,去上海以外的地方,我都會隨身攜帶跑步裝備,每到一個城市都會用腳步去丈量這座城市。大多數城市跑步途中很少看到和我一樣跑步的人。但在上海,世紀公園、長風公園、東方體育中心、盧灣體育中心、三林體育中心、前灘大道、世博大道等諸多地方,從早到晚,你一直會看到跑者的身影,越來越多的人在加入跑者大軍。
我們沒法跑贏時間,但是我們能延緩逝去青春的步伐,拋棄不良的生活習慣。
東方體育中心是我夜跑經常出沒的地方,前灘大道是我的最愛,毗鄰黃浦江,緊挨前灘公園和后灘公園,路面寬廣,機動車稀少,空氣清新,很適合跑步。我的足跡遍布東體朝南五公里朝北十公里的區間。唯一遺憾,進入冬季上海的空氣質量變得很差,pm2.5如果在150以上,跑得遠的話,明顯能感到肺部喘壓,不像平時呼吸那么順暢。如果pm2.5在200以上,基本沒人會去戶外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