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西不是“你家媳婦20年前就埋土里了”,是統計數據的錯
最近“上海姑娘陪江西男友回老家過年,吃完一頓團圓飯就分手”的段子受到熱議。針對人們對江西小伙的同情,有一則流傳甚廣的文章《老天爺欠江西農村一個好兒媳?你家媳婦 20 年前就埋土里了》,引用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指出,該地重男輕女,后果嚴重,“在2000年中國各省市分性別嬰兒死亡率的統計表單上,江西女嬰的死亡率高達78.5‰,而同期同省的男嬰死亡率僅為31.36‰”。
嬰兒死亡率這個數據,默默無聞了一輩子,加起來都沒有收到過如此高的關注。這當然不是因為它不重要,它作為公共衛生情況的衡量指標,非常重要。但是《埋土里》這篇文章,似乎想要把分地區、分性別的嬰兒死亡率和「哪個地區最為重男輕女」這個問題掛鉤,這就值得商榷了。更何況,在近兩輪普查所報告的嬰兒死亡率都錯得一天世界的前提下,拿出一個女嬰對男嬰的死亡率比值來作為論證的唯一論據,就更加不合適了。
在開始討論之前,先明確一下《埋土里》這篇文章里數據的引用來源:《中國嬰兒死亡率性別比的地域差異》,刊登在2013年第2期的《中國衛生統計》上。這篇論文認為「造成嬰兒死亡率性別比地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偏好男嬰的傳統觀念在不同地區的差別」,和《埋土里》的觀點基本一致。
一,嬰兒死亡率的經驗數據
計算嬰兒死亡率,需要兩個數字,一是1歲以下的嬰兒總出生數字,二是1歲以下的嬰兒死亡數字,后者比上前者,就是「嬰兒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一起被提起的,常常是「幼兒死亡率」,指的是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情況。在正常情況下,由于影響嬰兒死亡率的公共衛生狀況常常會同方向影響幼兒死亡率,我們能夠看到下圖:

由于中國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僅僅報告了1歲之前的死亡和1歲后到5歲之前死亡情況,為了可比性,我們把上圖的坐標變換一下,比較世界各國的每千名出生人口在1歲之前的死亡情況和1歲后5歲前的死亡情況,得到下圖:

接下來,我們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各地區的1歲以下死亡率和1歲以上5歲以下拿出來,往上圖里放。

這個死亡率比較的逆轉十分反常。是中國對1歲以前的嬰兒照顧得特別好呢,還是對1-5歲的幼兒保護特別差?都不是,答案是嬰兒死亡的漏報。普查數據中嬰兒死亡率的漏報記錄常常見于學術論文中,不說汗牛充棟,也至少有幾十篇了,例如《中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國及部分省區死亡漏報研究》(http://www.cqvip.com/qk/97725x/199302/11223168.html)、《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死亡水平間接估計》(http://www.cqvip.com/qk/95683x/200305/8475445.html)、《“六普”報告的嬰兒死亡率誤差和實際水平的估計》(http://www.cqvip.com/qk/95654x/201302/45220454.html)等,主要證據和原因有這樣幾項:
1,普查的死亡登記詢問一年內家庭中的死亡情況,而嬰幼兒的死亡往往會對家庭造成更大的傷痛,有時會被被調查者選擇性遺漏,調查員也沒有手段加以驗證。
2,通過一些較為嚴格的抽樣調查和原衛生部的監測數據,可以發現普查可能嚴重低估了死亡情況。例如山東在1985年的一次嬰兒死亡回顧性調查中發現,常規生命統計的嬰兒死亡率漏報率為77.6%(《跨世紀的中國人口》);據原衛生部每年在全國婦幼衛生監測點統計的數據,2010年衛生數據顯示我國嬰兒死亡率約為13.1‰,而六普的嬰兒死亡率僅為3.81‰,兩者相差3倍多(《六普數據中嬰兒死亡率及兒童死亡概率的質疑與評估》,http://www.cqvip.com/qk/95654x/201305/47288699.html)。
3,計劃生育實行后,一些超生嬰兒既不報出生也不報死亡,加上風俗或者統計技術上的原因,一些活產后死亡的情況被記為死產,不計入嬰兒死亡數字——但是,在出生后1 個月內死亡人數大概占嬰兒死亡總數的70%左右,漏計這部分嬰兒死亡必定會極大地漏報嬰兒死亡情況。
三,江西發生了什么?
上面一段說的三個因素,主要會影響1歲以下的嬰兒死亡率數據,對1歲之后,5歲之前的兒童死亡率數據影響較小,因此我們可以用1歲后5歲前的死亡情況來大致代理這個地區的公共衛生情況。
現在我們再回到上一張圖??梢钥吹?,江西女童的1歲后5歲前死亡率和1歲前的死亡率組合,落在了世界的經驗數據點堆中,這說明江西1歲以前的女嬰死亡情況實際上與當地的公共衛生狀態(可用1-5歲的死亡率來體現)是相匹配的,并不能看出江西1歲以下的女童暴露在了超額的死亡率之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女嬰遭到遺棄虐待導致死亡的情況真實存在,她們的死亡也絕不會向人口普查員報告。
數據的問題主要出在男童身上。男童的1歲之前死亡率,比起世界的經驗數據偏低了60%左右。這當然不可能是江西人民有特殊的辦法能夠降低1歲之前男童的死亡率卻沒法降低1歲后男童的死亡率,只可能是死亡漏報。在我看來,漏報最有可能來自超生男童死亡后被隱瞞。假設所有計劃內子女的死亡都會報告,而計劃外子女的死亡會被瞞報,那么在B超性別判斷技術泛濫的地區,就會出現這種性別不對稱的漏報情況。
例如,一戶打算超生的家庭很容易判斷腹中男女,女性便流產,男性才被允許出生,那么當超生的男童如果在1歲前死亡,其死亡又被隱瞞下來時,男嬰的死亡率便會被低估;而女嬰由于不可能在計劃外出生,其死亡率不會受到影響。
小結
綜上所述,從統計數據里看到女嬰的死亡率高于男嬰的死亡率,不能推出江西女童的生存環境堪憂,更加沒法推出「女嬰土里埋」的結論,因為這完全可能是男嬰死亡相對于女嬰死亡漏報得更多造成的;反過來,女嬰如果真的在1歲之前土里埋了,這些死亡也不會體現在普查數據里。
如果要看男孩與女孩的生存狀態,1歲后到5歲前的死亡率由于受到的漏報影響相對較小,其對比可能會更有說服力,第五次人口普查算出的這個數字的排序如圖,江西排名第9,第1名是甘肅省,女童對男童的死亡率比值為1.13:1,也并沒有2.5:1這樣的夸張。

注:1-5歲的分性別死亡率也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也同樣會出現性別不對稱的漏報,只是比1歲前好一些而已,因此文章里的表格也完全不能用來當作「哪個地區最重男輕女」的榜單,切勿因不單純的目的引用該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