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吉林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中途作廢,回應“貫徹人社部文件”
這個猴年新春,吉林省部分中小學教師有些心煩。
原本,按照省政府下發的職稱文件,2015年度全省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材料已基本于2015年底交由各縣、市審批完成。評上的教師歡欣鼓舞,準備喜滋滋地過年。然而1月9日左右,他們得知,省里又下發新通知,要求順延到年后開學再評聘,而且將增加答辯考核、擇優評聘制度等環節,淘汰率為30%—50%。
消息一出,引發了部分中小學教師的不解與不滿。
近日,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單先生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各基層學校的教師職稱評聘工作已于2015年12月底前結束,并上報到區、縣教育、人社部門審批通過,然后由區、縣人社部門上報到市人社部門并已審批完畢,在操作中使用2015“吉人社54號"文件、"2015年四平市職稱評聘工作安排意見",合理、合法,并無不妥。“我們申報材料中,有一個審批表,市、縣已經審批完畢,只差省里這個環節,確認、發證,但現在申報的材料都給打回到各縣、區教育局人事科。”
澎湃新聞看到一份由吉林省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與教育廳人事處聯合下發的一則《關于做好2015年度全省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工作的預通知》,落款日期為1月5日。該文件要求各評聘機構著力學習“《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79號),要求結合本省實際,計劃評聘工作于2016年3月份重新啟動。
而此通知的主要精神與之前的差別為增加了教師答辯考核、學校差額推薦、以及評聘機構差額終評三個環節。“綜合確定終評通過比例一般為50%-70%,鄉鎮學校專業組淘汰比例一般不超過15%”,這意味著,原本已基本確定的職稱評聘結果仍有不小的變數。
2月4日,吉林省人社廳宣傳中心向澎湃新聞證實了這一文件要求。人社廳一名工作人員稱,1月5日廳里相關部門開了一次會,要求貫徹人社部79號文件精神,因趕上中小學放假,所以把此次職稱評聘順延至3月再啟動。
“好不容易經過層層選拔的煎熬評完了,又說要重整,都怨聲載道。”單先生表示,涉及此事的吉林省四平市中小學教師大約就有幾千人,而白城市、遼源市等地區的部分教師由于難以接受這樣的變動還成立了網絡維權群。
“各基層人社、教育主管部門接到此通知后也是叫苦不迭,省里早不下文件,晚不下文件,為什么偏偏在都已經結束的事情上再下文件把以前的推翻重來,這不是增加工作難度嘛。一方面是關系廣大教師切身利益的事,弄不好要出亂子,另一方面是上方的行政命令,不執行不行。”單先生說,“他們在和廣大教師傳達時都感覺各種理由都很牽強,因為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我們這次千辛萬苦評上的教師本來很高興,沒想到會碰上政府和人事部門‘朝令夕改’。”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吉林省教師則介紹,近年來,教師職稱評聘政策時有變化,2003年,四平市曾因“評聘合一”改革,當年省里已經評完下發蓋章證件的職稱評聘結果就作廢了。
而在網絡論壇上,多名吉林中小學教師發言認為,該人社部2015年79號文件不適用于2015年的教師職稱評聘工作,“2015年教師晉級是2014年的指標”。這些教師們認為,79號文件明確寫道“各省自治區將改革實施方案和配套辦法于2015年12月31日前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審批”,這就意味著此文件只適用于2016年及以后。
為何新政策要趕在2015年這批已經基本晉級的職稱評聘上落實?針對教師們的疑惑,吉林省人社廳宣傳中心的一名郭姓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解釋,部里文件的要求是面向全國的,吉林省只是走在前面而已。
他表示,多年來,吉林省始終是人社部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項目的試點省份,評聘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各省前列。“部里的文件也是在吉林省試點的基礎上完善形成的,其中有6項為吉林省首創。本來是按照原文件執行的,現在新的要求下來了,那還是應該按照部里統一的文件來落實。別的省可能還沒有開展,但吉林省的這項工作始終是最規范、最嚴格的。這不是打官腔,而是事實。”
另外,對于新增的30%—50%的淘汰率,該名工作人員稱,職稱評審原本就是人才評價機制,“評審選拔都有淘汰率”。
對此,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的多名教師表示,“如果在評聘之前有這些評聘條件,大家都可以接受,但在評聘結束審批完畢后進行否定,我們心里接受不了……”
目前,有的教師已經收到了年后答辯的通知。同時也有些教師向所在教育主管部門表達不滿,或是通過網絡發聲,希望得到滿意的結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