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隱形陪伴:失明女童獨自出行,媽媽悄悄跟了一年
因為一則獨自出門購物的視頻,重慶視力障礙女童小穎最近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

小穎借助盲杖獨自出行。視頻截圖
小穎今年十歲,她出生時患有先天性雙目失明。為了鍛煉女兒的生活能力,媽媽程英教會女兒使用盲杖,并鼓勵她獨自出行,而自己則悄悄跟在身后保護,“不讓孩子發現”。8月中旬,程英將女兒獨自外出的視頻發在短視頻平臺上,意外收獲了上百萬的“點贊”,她對孩子的默默守護也被網友稱為“最深情的隱形陪伴”。
“網上發布視頻最初只是想記錄一下女兒的生活日常,被網友們關注實在是太意外了。”程英近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去年春天,小穎第一次獨立出門,是去附近一家包子店買她喜歡吃的包子,離家有數百米,中間隔著一條馬路。
程英說,不讓女兒發現自己跟著,是希望孩子早日獨立,“我們做父母的,不可能永遠陪著她”;對孩子獨自出門,肯定也不放心,但未來生活中必定會面臨各種困難,“只能靠她自己獨立解決。”此外,她也享受守護女兒獨自出門成功后的那份成就感。
女兒持盲杖獨自出行,媽媽“悄悄陪伴”
在小穎的世界里,“白天黑夜都分不清的,一點光都沒有”。起初,家人都難以接受這個事實。程英說,自己視力也不太好,但還能看得見,她怎么也沒有想到女兒會遭遇失明。家里前后帶著小穎去了兩家醫院做相關檢查,又到處咨詢醫生,用了近兩年的時間,還是無法治愈。
滿兩歲后,小穎被留在老家,由奶奶照顧,父母則外出到重慶務工,直到六歲,她被父母接到身邊,進入特殊學校就讀,學習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如洗漱、穿衣服、疊被子。因小穎時常會被撞到或者摔倒,程英就買了盲杖,又在網上找了使用教程,手把手教女兒使用。
小穎學著用盲杖在地面來回擺動探測障礙,這讓她覺得新鮮,但遇到復雜路況時,對盲杖尚不夠熟練的小穎仍會被絆倒,幾番受挫后,她便失去耐心。每到這時,程英會耐心引導女兒:“想不想再試一下?你找到方法了就不會這樣了。”在媽媽的鼓勵下,小穎慢慢摸索著學習。

程英和女兒小穎。受訪者供圖
隨著小穎逐漸長大,程英想要鍛煉她獨自出門的能力。“我想到以后她長大了,必定要面臨這些出行問題,我們父母也不可能一直陪著她。”程英表示,這樣做是希望小穎早點獨立起來。
據程英回憶,去年春天開始就讓小小穎獨立出行了。小穎第一次獨立出門,是去附近一家包子店買她喜歡吃的包子,距離家有數百米,中間隔著一條馬路。“孩子起初有些抗拒,我告訴她,會在后面跟著。”程英說。
走出家門后,小穎憑借著之前的記憶,用盲杖慢慢探索,雖然時間比之前媽媽帶著要多了好幾倍,最終還是買到包子成功返回了家,收獲了巨大的成就感。“我會按照媽媽平日里的囑托,先在路邊仔細聆聽周圍的聲音——如果周圍有其他人在走動,也聽不到車輛駛過的聲音,這就是綠燈。”小穎回憶說,盡管這條路已經在母親的陪伴下走過了無數次,當時一個人出門還是很害怕,有點慌張。
“這次經歷讓她更加自信了。”程英說,自此以后,孩子想吃包子了,就會主動去買,并且讓媽媽不用再跟著。除了買包子,程英也經常“支使”孩子出門,或是買點水果,或是取些東西。無論是做什么、走多遠,每次小穎出門,程英總是悄悄跟在身后,默默地陪著女兒,她自稱“一年多了,沒被發現”。
對小穎來說,她需要跟著大人將相同的路走過很多遍,方能記住路線,依靠記憶出門。外出之前,程英會告訴小穎要走什么方向,是哪一條路線。小穎偶爾也會走錯,程英便教她,“如果發現不對勁兒,就倒回來,重新走”。
“有時候我在后面跟著,看她走得很慢,或者遇到什么困難,也忍不住著急,想要把她直接帶走。”程英說,想到以后的路必須由孩子“獨立走下去”,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沖動,默默跟在身后。看著小穎從最初走錯路時就陷入恐慌、辨不清方向,逐漸成長到現在熟練地獨自外出,程英心里滿是欣慰。
在這一年多的“隱形守護”中,程英注意到,小穎常常得到好心人幫助,比如提醒她“走路小心”。甚至有路人得知小穎要去買包子后,讓她在原地等待,自己跑去買了包子帶給她。
“放手,心卻栓得更緊了”
今年2月,程英將小穎獨自出行的視頻發到網上,“沒想到一下子火了”,收獲了上百萬點贊和5萬多條評論,她的個人賬號也因此積累了六萬多粉絲量。有網友稱贊小穎的勇敢與堅強,也有網友感慨母愛的偉大。“放手,心卻栓得更緊。”有網友評論說,媽媽的愛,永遠是兒女身后最柔軟又最堅強的陪伴,無處不在。還有網友私信她,學習如何培養殘疾孩子獨立。
程英告訴澎湃新聞,對她來說,印象最深的評論卻是眾多網友對于“不要占用盲道”倡議與承諾——“不要占用盲道,讓他們出行更安全”“希望以后能夠普及盲道的重要性”“對不起,以后不停盲道了”。在程英發布的視頻中,遇到盲道被車輛占住時,小穎不得不用盲杖小心翼翼地探路,然后繞開。而有些道路則未設置盲道,這也給小穎的出行帶來不便。程英給評論區里關于盲道的評論都點了贊,并回復“謝謝”。
目前小穎就讀于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三年級一班,學習盲文。她在學校寄宿,周末才能回家。在學校里,洗衣服的工作由生活老師負責,其他的事情由小穎獨自完成,或是其他低視力的同學帶著她做。
現在,程英幫人打理一家日用雜貨店,從早上八點半到晚上九點四十都要呆在店里,丈夫則在工地做工。夫妻倆忙起來,常顧不上小穎。“小穎總是想讓我去學校附近租房子,每天接送她上下學,但為了能多賺一點錢,一直沒能實現。”程英說到這里,有些慚愧和自責,她認為自己平時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能夠陪伴孩子。
小穎年齡不大,但對未來,已有過很多規劃。去年暑假,在一位會用電腦的視力障礙者幫助下,小穎學會了在電腦上打字,可以使用社交軟件和朋友聊天。那時,她也想做個老師,教其他視力障礙者使用電腦。媽媽將她的視頻發在網上后,有人夸她聲音好聽,小穎又說長大后想嘗試播音主持。
“很多東西她都還沒有嘗試過,不能確定她真正喜歡什么。”但對程英來說,放手讓孩子去獨立行走,盡管看不見,也能感受生活的多彩,這就足夠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